针刺时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中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实验观察
2011-06-11陈铭吴祖星胡翔龙许金森
陈铭 吴祖星 胡翔龙 许金森
本实验室以红外辐射成像技术显示:人体的体表普遍存在与古典经脉循行线路基本一致的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radiant track along meridian course, IRRTM)生命现象[1-5]。进一步的工作表明:IRRTM的形成是基于该部组织活跃的能量代谢[6-12]。有鉴于此,笔者以深部组织温度与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为指标,同体同步对大肠经进行了一些实验观察,希望从中获取一些有意义的线索,为阐明IRRTM的形成机理提供一些实验资料。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30名健康志愿者,均为福建中医学院学生,年龄19~25岁。其中男25例,女5例。
1.2 实验仪器
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提供的智能化三通道氧分压测试仪(WH-Y01A)和组织氧分压传感针。瑞典百灵威公司生产的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Perimed 5000)。
1.3 测试部位
取大肠经上6个部位为测试点。其中4个为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上廉),两个为非穴位点(曲池臂臑中点、手三里上1寸)。6个测试部位分为三组(臂臑—曲池臂臑中点,手五里—手三里上1寸,手三里—上廉),对每名受试者每次观察一组,其中一个水平为组织氧分压,另一个水平为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每名受试者共测试6次。并在各测试点内外1.5~2 cm处各取一个非经对照点。
1.持续巩固“基础建设年”工作成果。进一步抓实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创新优化组织设置,按期换届选举,加强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着力打造党支部党建示范点。认真应用党建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对每名受试者每次观察一组,每两次实验之间相隔2~3日,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8±1)℃。受试者在进行实验之前应在测试环境中适应20分钟左右。同时选择性能稳定的传感针,在生理盐水中于20.6 KPa保持稳定20分钟。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4 测试程序
LIANG Qiao-kang, NAN Yang, XIANG Shao, MEI Li, SUN Wei, YU Guan-Zhen
本实验室以往的工作显示:人体的体表普遍存在与古典经脉循行线路基本一致的红外辐射轨迹(IRRTM)生命现象,而且经脉线上的皮肤温度通常都较非经的部位高[1-5]。那么它的热源到底是来自何处呢?本课题组认为:它的直接热源是皮肤的微循环[6],但其主要热源则应该是位于经脉线下的深部组织之中,是基于该部组织活跃的能量代谢[7-16]。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走到快到街的尽头,有一栋漂亮的小洋房。铁栅栏围着的小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这个时节,还有大片金黄的菊花盛开。我按了铁栅门上的门铃,一会儿里面的大门打开了,陈浩的奶奶看到我很高兴:
3 讨论
人体体表究竟有没有古人所描述的十四经脉路线及其相应的物质基础,仍是当前经络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应用形态学的方法困难较大,但从检测经脉线上的理化特性和能量代谢过程入手,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对30名受试者的大肠经线上6个水平测试点的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结果(见表1、图1、表2、图2)显示:正常情况下沿大肠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非常显著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P<0.01)。电针合谷穴时,大肠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降低与电针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值呈上升趋势,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电针后氧分压与电针期间比较无差异,与电针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电针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电针前比较无差异,与电针期间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时,内外两侧对照点的氧分压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电针前比较无显著变化,电针后氧分压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也没有显著的变化。
受试者仰卧,暴露左上肢大肠经位置,对将要进行检测部位的皮肤常规消毒,然后将消毒过的氧分压传感针刺入所要检测水平的3个部位,深度为1.5 cm,不运针。再将参考电极贴于检测部位附近,连接好导线;将消毒过的测试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光纤刺入所要检测水平的3个部位,深度为1.5 cm,不运针,连接好导线。即可进行观察记录。记录过程中要求受试者保持安静、清醒,身体尽可能保持不动。本实验共连续同步记录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60分钟,电针前先观察20分钟,电针合谷穴时(连续波,2 Hz,电压范围2~4 V,电流强度8~12 mA)观察20分钟,电针后再观察20分钟。实验数据为计算机系统自动记录。
实验中笔者观察到常态下沿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下的组织氧分压与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较两侧非经对照部位高,说明该处组织中的氧供及血供较两侧非经对照部位多。组织中较高的氧供及血供,为该部组织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氧、营养物质以及多种调节因子,为该组织能量代谢的活跃准备了条件,也为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与传递创造了条件,使沿经组织参与人体功能的调控成为可能。
氧是参与生物体能量代谢的最基本的物质。微循环系指器官和组织内的血液和淋巴循环。微循环具有复杂的功能,它承担着血液的运输功能、维持循环系统血压,平衡血流分布,不断与机体组织进行氧、营养物质和代谢物质交换,以及感受和分泌多种调节因子,维持内环境稳态,调控组织及器官的功能,保障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17]。
表1 电针合谷穴时大肠经线及左右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的深部组织氧分压的变化
表2 电针合谷穴时大肠经线及左右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的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
△△P<0.01内对照点与手阳明大肠经比较
▲P<0.05,▲▲P<0.01外对照点与手阳明大肠经比较
☆P<0.05,☆☆P<0.01与电针前比较
★P<0.05, ★★P<0.01与电针前比较
图1 大肠经线上各测试点及旁开对照点的深部组织氧分压的变化
△P<0.05,△△P<0.01内对照点与手阳明大肠经比较
▲P<0.05,▲▲P<0.01外对照点与手阳明大肠经比较
与电针前比较(vs before acupuncture)
★P<0.05 电针后与电针时比较(vs acupuncture)
图2 大肠经线上各测试点及旁开对照点的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
同时,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氧分压降低,可以使沿经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略增,而对非经线对照部位的组织氧分压与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则无明显影响。提示电针时该处组织在供氧量略增情况下耗氧量显著增加,表明氧利用率提高,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为该经组织对人体机能的调控创造了条件。
由于现有技术条件的限制, 目前还不可能在同一点同时检测组织氧分压及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所以在检测某一点组织氧分压的同时,检测其相邻部位的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来近似地反映该组织的氧供及血供的情况。在方法上虽有不足,但还是将这项研究推进了一步,所获得的结果也是可靠的。
3)建立“强护表高韧性整体支护法”,通过支护构件均化预应力在围岩表面的分布,降低部分应力差,避免局部产生更大的应力差导致的大变形,形成预应力均匀分布的整体延伸型支护结构。
笔者认为,作为人体功能的联络、调节和反应系统,经络调控有其特殊的规律。本课题组至今没有发现其特异的实质性结构。这说明经络的功能并非某种单一的因素所能实现,它可能包含了某些已知结构的已知功能,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可能还有其他未知的因素参与。经络可能是一条具有多元结构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和传递的通道。经络研究是探讨人体机能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
[1] 胡翔龙,吴宝华,汪培清.人体体表经脉循行路线的自然显示[J].针刺研究,1993,18(2):83-88.
[2] Hu Xianglong, Wang Peiqing, Wu Baohua, et al. Displaying of the Meridian Course over Human Body Surface with the Thermal Imaging System[J]. Rev Paul Acup, 1996,2(1):7-10.
[3] 胡翔龙,汪培清,许金森,等.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主要特征和显现规律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20(5):325-328.
[4] 汪培清,胡翔龙,许金森. 人体体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红外热像显示[J].针刺研究, 2002,27(4):260-261.
[5] 许金森,汪培清,胡翔龙. 红外辐射成像技术中等温显示与全温显示在中医经络研究中的应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4,14(2):20.
[6] 吴祖星,胡翔龙,许金森,等.针刺和加热合谷穴对大肠经线上经皮氧分压和微循环灌注量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3):37.
[7] 胡翔龙,汪培清,许金森.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J].针刺研究, 2002,27(4):258.
[8] 胡翔龙,许金森,叶蕾.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加热诱发[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2,21(1):6.
[9] 许金森,胡翔龙,汪培清. 冷负荷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影响的初步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 2002,6(7):967.
[10] 胡翔龙,许金森,汪培清.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3,22(3):175.
[11] 汪培清,胡翔龙,许金森.人体体表督脉与任脉的红外辐射轨迹显示的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 2003,7(9):1379.
[12] 陈铭,胡翔龙,吴祖星.针刺时督脉线下深部组织中氧分压的实验观察[J].针刺研究,2008,33(6):402-405.
[13] 张栋,付卫星,王淑友,等.经脉温度特性的红外热像图显示[J].针刺研究,1996,21(3):63-67.
[14] Sandberg M,Lindberg LG,Gerdle B.Peripheral effects of needle stimulation(acupuncture) on skin and muscle blood flow in fibromyalgia[J].Eur J Pain,2004,8(2):163-171.
[15] Stener-Victorin E,Kobayashi R,Kurosawa M.0varian blood flow responses to electro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and intensities in anaesthetized rats[J].Auton Neurosci,2003,108(1-2):50-56.
[16] 刘芳,黄光英,张明敏,等. 针刺对经脉穴位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07,17(1):8-11.
[17] 修瑞娟.微循环—— 微妙的生命泉源[J].微循环学,1997,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