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2011-06-09杜惠容王远明

河北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热毒阿奇

杜惠容 王远明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秋冬季高发,全年均有散发,特别是每3~5年1次地区性流行。近年来其发病显著增高,并且有居高不下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引起肺外各系统损害,有的病程长、病情重,甚至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死亡[1]。临床上一般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按序贯疗法是一种新的抗生素治疗方案,随着药物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疗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效,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头痛,我科近年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6月96例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排除对大环内酯类过敏及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男59例,女37例;年龄5个月~15岁;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83例,气促26例,喘憋21例;体温38.0~39.5℃;双肺呼吸音增粗67例,减低18例,干性啰音40例,湿性啰音43例,混合性啰音13例;消化道症状31例,胸痛胸闷12例,头痛、呕吐15例。心肌酶谱异常5例;心电图异常9例,末梢血白细胞在正常范围(4.0~10.0)×109/L 26例,<4.0×109/L 39例,>10.0×109/L 31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先给予阿奇霉素 10 mg·kg-1·d-1,静脉滴注5 d,继用阿奇霉素口服制剂10 mg·kg-1·d-1,口服连用 3 d,停服 3 d,再服 3 d,共 11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10 ml/支)0.5 ml·kg-1·d-1加入 5%葡萄糖静脉滴注,疗程3~5 d。

1.3 观察指标 开始治疗后每日观察并记录患儿发热、咳嗽和肺部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和X线胸片,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

1.4 疗效标准[2]显效:治疗5 d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明显减轻,肺部啰音开始消散,10~14 d复查胸片阴影吸收。有效:治疗5 d体温趋正常,咳嗽减轻,肺部啰音开始消散,10~14 d复查胸片X影像好转。无效:治疗5 d后体温仍异常,咳嗽无缓解,肺部罗音增多,10~14 d复查胸片影像无好转。

1.5 统计学分析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48,例(%)

2.2 症状、体征缓解时间 观察组退热、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n=48,d,

表2 2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n=48,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退热时间 咳嗽消失 肺部啰音消失观察组 2.2±0.6* 8.0±1.7* 9.3±1.6*3.5±0.9 11.5±2.1 12.7±2.5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恶心呕吐2例,腹痛3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和1例,停药后自行缓解。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病原为肺炎支原体,非细胞内生长的最小微生物,含有DNA和 RNA,无细胞壁结构,小儿支原体肺炎不仅多见年长儿,幼儿感染率也很高。临床表现为起病急,热型不定,热程长,初期以刺激咳嗽为主要表现,痰液黏稠年长儿还伴胸闷、胸痛、肺部干湿啰音;幼儿则起病急,病程长,病情重,呼吸困难,喘憋,哮鸣音等。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因此,对于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等均不敏感,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敏感,故临床上通常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入细胞及组织的浓度较红霉素高,不良反应少,因而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取决于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在炎症部位的浓度及在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上维持的时间。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的MIC在大环内酯类药物中最小,为0.00024 μg/ml,在组织内药物浓度较高,细胞内外浓度比为 79∶1,阿奇霉素在组织中半衰期长达 68 h,用量10 mg·kg-1·d-1,1 次/d,用药 3 d 后有效组织浓度可维持10 d[1]。

热毒宁注射液有效成分为青蒿、金银花、栀子,青蒿味苦辛、性寒,辛可发散,苦寒清热,故能透散风热,邪毒从肌表而解。金银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热解毒,助君药青蒿以增强其清热及透散之功,在方中为臣药。栀子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及泻火除烦之功,为佐药,助臣药金银花解毒,方中的青蒿通过药理研究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镇痛及提高免疫力作用,金银花含有机酸(绿原酸等)、环烯醚萜苷等,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栀子含苷类物质(栀子苷、去羟栀子苷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等作用[3]。本文通过观察,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缩短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1 陆惠兰.热毒宁联合阿齐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007-3009.

2 侯朝阳.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772-2773.

3 陈倩.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9.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热毒阿奇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阿奇,出发
2012—2016年大环内酯类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分析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