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原因分析

2011-06-09李秀珑

河北医药 2011年20期
关键词:压疮体位入院

李秀珑

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长期卧床和强迫体位的患者中。患者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加重病情,增加治疗费用,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危及生命。我院实施压疮三级监控管理流程,对住院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和高危筛查,高危患者重点采取预防措施,明显降低了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但2年内仍有36例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全院入院筛查出366例带入压疮和1331例压疮高危患者。36例住院期间发生压疮,其中男 21例,女 15例;年龄 39~88岁,平均年龄70.11 岁。

1.2 方法

1.2.1 采用改良Norton(诺顿)量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内容包括5项:一般身体情况、意识状态、活动能力、行走灵活性、便失禁情况,每项评分1~4分,总评分范围5~20分,分值越小,表示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15~19分有发生压疮的可能,但可能性较小;13~14分为中度危险;12分以下为高度危险患者[1]。对诺顿评分≤14分患者定为压疮高危患者。

1.2.2 设计《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记录表》和《压疮发生记录表》,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诺顿评分、预防措施,住院诊断、合并疾病、体位限制情况、营养失调、水肿情况、主要阳性化验指标。发生压疮部位、颜色、面积、深度、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等。

1.2.3 护士对入院患者皮肤检查,进行压疮高危筛查,确定压疮高危患者。经护士长审核上报护理部。实施重点皮肤监测,填写《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记录表》,采取压疮预防措施,包括:定时体位变化(强迫体位及禁忌者除外);保持床单位整洁;患者皮肤会阴清洁;减压用具使用等;严格执行床头交接制度。患者入院带入压疮和住院发生压疮,填写《压疮发生记录表》,上报护理部。

1.3 结果

1.3.1 压疮发生部位:以骶尾部最多19处;其他部位依次左右臀共21处、足跟8处、外踝1处、内踝1处、会阴1处。压疮深度依其严重程度和侵害深度分为四期,此统计病例均为Ⅱ度以下。其中Ⅰ度19处;Ⅱ度32处,平均发生压疮部位数为1.416处,其中发生一处25例、两处8例、三处2例、四处1例。

1.3.2 患者年龄分布:39~88岁,其中80岁以上12例、70~79岁9例、60~69岁7例、50~59岁4例,50岁以下4例。

1.3.3 患者入院原因:脑干出血2例、脑梗死8例、肺感染呼吸衰竭7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发骨折1例、腹部外伤合并多发骨折1例、多发骨折休克合并糖尿病高渗昏迷1例、颈椎骨折高位截瘫1例、股骨颈骨折1例、胸椎压缩性骨折1例、癌症晚期3例、胃穿孔腹膜炎2例、癫痫持续状态2例、尿毒症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肺心病心衰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1例、多发骨折心肺复苏术后2例。患者合并慢性疾病见表1。

表1 36例压疮患者合并慢性疾病情况

1.3.4 患者住院时间及体位限制情况:患者从入院卧床至发生压疮时间8 h~24 d,平均124.96 h.其中强迫体位2例,因病情限制体位患者19例。

1.3.5 主要监测指标:低蛋白血症30例,贫血21例;血糖升高22例;发热患者18例。患者诺吨评分及分项评分情况分别见表 2、3。

表2 36例压疮患者诺顿评分情况

表3 36例压疮患者诺顿评分分项评分情况

1.3.6 压疮转归情况:患者出院压疮痊愈14例;压疮好转16例(其中好转出院10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2例);压疮未愈6例(其中死亡5例,放弃治疗1例)。

2 原因分析

2.1 护理人员对患者压疮高危因素估计不足 此组病例中35例入院筛查定为压疮高危患者,由于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及时发现压疮发生,未发生Ⅲ度以上压疮及感染情况,属于难免压疮范围。但仍有1例患者入院时不够高危患者标准,手术后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患者高危因素增加,忽视压疮的预防,压疮发生后受到护理质控处罚。

2.2 组织血液灌注不足 此组病例30例患者在原有严重慢性疾病基础上再发急性病变,5例多发创伤合并器官功能衰竭,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灌注减少,致使受压部位皮肤组织发生缺血破溃。

2.3 局部受压时间过长 意识障碍是患者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运动障碍和活动受限在导致压疮发生因素中更加重要。此组病例中63.9%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38.9%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活动能力和可移动性两项评分97.22%在2分以下,属于卧床、活动受限患者,并有58.33%的患者因病情危重禁忌翻身,长时间局部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淤血水肿、破溃。

2.4 年龄因素的影响 患者年龄段越大发生例数越多,此组病例60岁以上年龄段占77.77%,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一方面,老年人运动及神经活力较低,感觉功能衰退,保护性反射迟钝。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多合并慢性疾病,全身营养状况差,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减少,肌肉萎缩,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老年人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2.5 营养状况 此组患者身体状况评分平均1.53分,31例患者在身体状况很差、差的范围,低蛋白血症30例、贫血21例、水肿10例。患者消瘦,皮肤缺乏弹性,皮肤易损性增加,成为患者产生压疮的重要原因。

2.6 应激反应 手术、急性损伤、急性严重疾病时个体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糖代谢紊乱,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破坏[2]。此组病例中有1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有22例患者表现血糖升高,出现糖代谢紊乱。

2.7 物理力的联合作用 造成压疮的3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患者卧床时重力因素在患者与床接触部位产生压力。患者病情危重、手术、严重创伤时,身体安放各种抢救监护仪器、管路,有时需要伤肢固定、约束带等,造成患者体位限制或移动时产生摩擦力、剪切力。护理难度增大,受压时间延长,这也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

2.8 发热及潮湿 此组病例18例发热,22例患者便失禁。患者全身皮肤和床单衣服潮湿,皮肤抵抗力减弱。由于卧床局部皮肤受压,散热减少,致使局部温度升高,组织在持续受压缺氧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

3 讨论

3.1 随着对压疮护理研究的不断发展,国内护理界与国外护理界在压疮的认识上趋向一致,尽管预防压疮措施是非常有效的,但在一些高危个体,仍然可能发生压疮[3]。所以临床工作中要做到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发生压疮客观分析、科学对待。

3.2 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分析,高危患者实行重点预防,可使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4]。评估患者不仅只限于入院当时,病情加重、手术后要随时发现压疮高危因素增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临床资料显示,1331例压疮高危患者只有36例住院期间发生压疮,压疮高危患者发生率为2.4%,充分说明采取预防措施效果显著。

3.3 压疮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为绝对卧床、感觉丧失、肢体活动受限、截瘫、偏瘫患者,占78.6%。次要因素为年龄,与老人患病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有关。位于第三的是体位因素,制动体位、大型手术或长时间局部受压者占48.8%。这3种因素占高危因素的50%以上[5]。对于存在这些因素的患者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极度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血糖、水肿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予以足够重视。注重增加患者营养,应用气垫床时要保持气垫压力适宜,增加变换体位频率,选用柔软的海绵垫或新型敷料--聚硅酮凝胶垫保护受压部位,可有效防止压疮的发生。

3.4 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剧增,进一步导致压疮的高发。社会要重视老年保健和疾病预防。家庭对长期卧床患者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压疮。

1 何金,林清然.实施预防压疮“四化”管理的成效.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13-614.

2 张晓明,胡风云,杜燕,等.急性损伤期与非急性损伤期患者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92.

3 胡宏鸯,冯金娥,叶志弘.皮肤管理和压疮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75-177.

4 刘红,鲍霞,苏惠芳,等.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新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7:72-73.

5 刘海萍,张敏.量化评价压疮高危因素降低压疮的院内发生率.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27-129.

猜你喜欢

压疮体位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论对老年压疮的治疗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