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役文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实践
2011-06-08蒋萍萍柴晓红熊新娟管清丽
蒋萍萍,柴晓红,熊新娟,管清丽,张 静
非现役文职护士是军队编制体制改革应运而生的新生力量。对其军事素质、专业技能及卫勤保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研究一直是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非现役文职护士队伍,以适应军队护理工作所具有的突发事件急、保障任务重、工作标准高的要求,需要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及手段。2009-01~12笔者所在医院借鉴、吸纳国内外护理教育培训先进理念,变革传统培训模式,着力将培养核心能力贯穿于非现役文职护士业务训练工作中,通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8年分三批共招聘非现役文职护士54名,均为女性。年龄23~30岁,平均27岁。学历:大专13名,占24.07%;本科41名,占75.93%。招聘方式:院内选拔9名,占16.67%;社会招聘45名,占83.33%。均取得护士执业注册证书,其中护师47名,护士7名。
1.2 方法
1.2.1 建立核心能力培训管理组织 成立文职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管理小组,护理部主任为组长,科训助理员及各科护士长为组员。根据成员的专业方向及能力特长,按培训模块内容分工,确立各自工作职责和目标。在护理部统一协调下,依据时间节点,按计划落实各项培训考核工作。
1.2.2 设定培训目标及计划 通过前期调查培训需求,在详细评估笔者所在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结构特点后,依据Lenbure提出的护士核心能力(nursing core competency,NCC)[1]及核心能力教学模式(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ode,COPA),结合新形势下军队护理工作的任务需求,确立“夯实基础、固强补弱、提高能力、全面发展、满足需求”为核心能力培养目标,设置围绕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礼仪与沟通能力、应急救护能力及科研教学能力5个模块的核心能力培训计划。
1.2.3 培训内容及方法
1.2.3.1 专业知识培训 侧重护理“三基”知识、工作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常用急救知识等内容。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文职护士中本科学历占75.93%,在校期间受过系统的基础理论培训,部分同志留存各自院校的教案及多媒体课件等特点,将培训内容确定书目,划分范围,汇编成册,采取个人自学、科内讲座、护理查房、院内大课等形式进行培训。结合人民军医出版社护士“三基训练”《护理学分册》教材,将较难理解、记忆的有关章节如生理、病生等部分,根据受训者专业定位分配内容,由受训者承担教学任务。安排专人审查把关,通过“学生主讲型”互动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讲解。将各阶段业务理论学习计划通过院局域网下发,由科护士长以晨会提问、理论笔试等形式跟踪检验受训者学习效果,达到督促、指导之目的。
1.2.3.2 操作技能培训 以常规十五项基础护理操作为基础,增加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法、心肺复苏术等10项护理操作项目。采取专项操作专人负责的方式,按照讲授-示范-训练-考核的步骤实施。以医院护理技能培训中心为基地,购进一系列高仿真模拟护理教具及教学软件,结合当前最新护理器具使用情况,修订操作流程,细化评分标准,规范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评估、健康教育、沟通等难以定量的软指标,侧重人文关怀、评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操作中的体现。为克服操作培训与临床实践脱节的现象,对人工呼吸机使用、电除颤等项目培训依托院内进修机制,安排受训者到ICU、急诊科各轮训3周。以连续影像记录法[2]拍摄受训者操作过程及模拟情景角色扮演考核的方式,使受训者体验监考、考生、患者等角色,在提高操作纠错能力的同时,加深到对操作程序、细节的理解。
1.2.3.3 礼仪与沟通能力培训 分为礼仪与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形态及形体礼仪训练、舞蹈训练、音乐鉴赏、语言技能训练和仪容修饰等六个方面。将6~8人编为一实训小组,安排22个课时的集体训练。采取教员讲解示范、形体形态训练、模拟情景分组训练演示、综合展示(以礼仪沟通大赛为形式)四部分进行。训练中由教员提供护士临床工作、日常学习、生活、社交较常见的典型案例,由受训者编排模拟,通过小组讨论、教员点评,加强对礼仪、沟通技巧的掌握。结合国际维和医疗队组训任务,将跨文化交流、涉外护理等概念引入礼仪、沟通能力培训中,增加英语口语、外交礼仪的训练比重,以提高受训者跨文化护理敏感性及技能。
1.2.3.4 应急救护能力培训 包括战救五大技术、战伤基本护理技术、战伤专科和野战内科护理知识、卫勤基础知识等内容。专人施训,先讲解示教,后分组练习,再综合训练。组织专项比武,从模拟战场、设置伤情、扮演伤员、快速接近、伤员识别、伤情判断到实施救护技术、火线搬运、后送各环节进行系统演练。将《战伤护理技术规范》按章节进行分解,由受训者查找资料、编写救护预案,承担医院野战救护所训练教学任务,达到系统理解各种战创伤的救治要点和护理措施的目的。
1.2.3.5 科研、教学能力培养 通过讲座讲授科研设计、文献检索等基本科研方法,要求受训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由指导教师指定的综述,引文不少10篇,并将其做成幻灯,以全院大课形式,通过授课、评比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对受训者的科研、教学能力进行评价。要求受训者从编写教案入手,运用双语授课、PBL教学法等教学技巧教学。
1.2.4 考核评价方式 在培训前、后,通过以下3个项目分别组织了综合性评价:①受训者对开展核心能力培训的评价:在培训前后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受训者对开展核心能力培训的必要性评价,评价程度分必要、不必要、无所谓;②各项能力考核结果:理论采取笔试方式进行,按百分计,合格分数为75分;技能考核按百分计,合格分数85分;礼仪沟通能力采取礼仪大赛形式进行,按10分计,通过专家评分,其中个人成绩占70%,团体成绩占30%,合格分数为7分;应急救护能力考核采取个人抽签考核、分组比赛及知识竞赛进行,各项成绩累加取均分为考核成绩,合格成绩为85分;科研教学能力根据综述写作成绩及教学成绩进行评价,按10分计,各占综合成绩的10%,合格成绩7分;③院内其他人员对受训者的综合评价:由护理部组织,采用自编的“文职护士综合素质评价表”,随机抽取本院部分科主任、护士长、机关人员、军人及聘用护士于培训前后对受训者群体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工作能力、服务态度、精神面貌、沟通能力方面,按“优”、“良”、“差”3个等级给出评价结果;测评表当场填写后即收回,培训前后各发放调查表120份,回收有效问卷各1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5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培训前后受训者对开展核心能力培训必要性的评价比较培训前后受训者对开展核心能力培训的必要性,从培训前的50%提高到83.3%。前后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表1 受训者对开展核心能力培训必要性的评价
2.2 培训前后理论、技能、战伤救护技术考核结果比较 培训后,受训者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战伤救护考核成绩明显提高,与培训前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合格情况
2.3 院内其他人员对文职护士综合素质的评价 培训前、后分别收取有效测评表120份,回收率均为100%。培训后护士在工作能力、服务态度、精神面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均有改善(P<0.01),见表3。
表3 其他人员对培训前后护士综合素质评价
3 讨 论
3.1 文职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是军队医院后备护理人才梯队建设的必要措施 近年来,能力本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性的文化理念。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军队护理工作功能的拓展,护士核心能力受到重视。文职护士作为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因其具有学历高、知识面宽、思维活跃等特点[3],加之年龄结构合理及地位特殊性,被护理管理者作为护理骨干来培养与任用。因此,有必要按照护士职业成长规律,有计划为她们设计从新手到骨干、专家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培训手段,使其尽快适应角色转变,提高知识和能力,增强职业满意度,满足当前和今后军队医院服务保障需求,成为军队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3.2 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全方位提高文职护士的综合素质 通过1年来开展核心能力培训,笔者所在医院文职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提升了专业形象。目前,有12名同志通过培训,因操作技能熟练、教学技能突出被聘为院级操作示教员。在系统的礼仪、沟通能力培训后,文职人员形成了良好礼仪习惯,更加注重自身素质修养,提高了审美意识,陶冶了情操,主动服务、沟通协调能力得到加强,文职护士群体形象得到改善,院内开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由2008年度的65.9%上升到2010年度的86.1%,形成了积极向上、协作融洽的良好氛围。同时,卫勤保障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现有36名非现役文职护士纳入了医院野战医疗所及应急分队编制中,多次出色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2009年度文职护士共发表论文5篇。
3.3 核心能力的培训目标要紧贴军队护理工作的需求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卫勤保障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展,未来一定时期内,以非战争军事任务行动应对突发事件将成为我军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作为文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紧紧围绕当前军队护理工作的迫切需求。管理者必须要有敏感、超前的培训意识,采取有效手段,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确保培训目标方向与军队护理工作发展相一致。如针对医院担负国际维和医疗队的任务,护理部在礼仪沟通训练中就注重文职护士跨文化护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使文职护士拓展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们生活方式、习俗禁忌、健康观念的认识,为今后的国际维和行动打下基础。
3.4 核心能力的训练管理要讲求持续性、科学性 核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培训者制定长期的训练目标,并做好各阶段训练考核工作的落实与监督。在培训过程中要与时俱进、科学合理运用教学训练手段,应重视难易结合,将不同训练内容有机穿插,合理搭配。作为医院护理培训管理者要掌握护理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培训对象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以提高训练效能。
3.5 核心能力培训要注重文职护士的训练需求 1年的培训考核工作,对于文职护士来说是压力与耐力的对抗。护理培训管理者要及时了解掌握文职护士思想动态,消除厌学、厌考的消极情绪。在各阶段通过召开座谈会,书写反思日记等方法,了解文职护士的所思、所想,增强文职护士学习的主体意识,通过激励机制及加强训练手段的新颖力和吸引力,让文职护士主动参与训练。
[1]Lenburg CB.The 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odel applied to nursing case management systems[M].In:Cohen E L,Cesta T G.Case management:from concept to evaluation,3rd.St Louis:Mosby,1999.66-100.
[2]沈雪琴,黄彩娥.连续影像记录法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66-67.
[3]王 灵,王 艳.非现役文职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2):1186-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