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近期疗效研究

2011-06-08王晓华陈建安张金成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保乳转移率腋窝

陈 勇 王晓华 陈建安 张金成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肿瘤科,广东 中山 528415)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容易复发与转移[1],一直是临床治疗上的难点与重点,多年来临床上采取的治疗措施多是切除范围大的根治术。由于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被确诊,其发病年龄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2],因此,外形与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乳腺癌保乳手术已经相当普遍,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的乳腺癌Ⅰ、Ⅱ期患者172例,以探究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近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院收诊的乳腺癌Ⅰ、Ⅱ期患者172例,其中,0 期(TisN0M 0)11例,Ⅰ期(T1N0M 0)87例,ⅡA 期60 例(T2N0M 025例,T01N1M 035例),ⅡB 期(T2N1M 0)14 例,将所有病例分为治疗组82例与对照组90例,治疗组均为自愿选择行保乳手术的患者,年龄范围为23~65,平均年龄40.5岁,右侧40例,左侧42例,肿块位于内侧区的患者33例,位于外侧区35例,位于中央区14例,对照组为选择行改良根治术(乳房全部切除+保留胸大小肌+清扫腋窝淋巴结)的患者,年龄范围为23-65,平均年龄40.5岁,右侧44例,左侧46例,肿块位于内侧区的患者37例,位于外侧区39例,位于中央区14例.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粘液腺癌。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乳腺癌保乳手术,术中进行快速冰冻切片,以确定切缘为阴性,以肿瘤为中心,切除肿瘤周围2cm正常腺体,同时切除肿瘤深部的胸大肌筋膜,一般保留皮肤,同时清扫腋窝淋巴结,前端以胸大肌外缘为界,后端以背阔肌外缘为界,Ⅰ、Ⅱ组淋巴结全部清扫,Ⅲ组淋巴结部分清扫,腋窝淋巴结也要术中作快速冰冻切片,以检查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若发生转移,重新评估保乳的可能性。对于肿瘤直径>3cm的患者,切除面积相应增大,并确保切缘瘤细胞阴性,若为阳性,则进行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手术切口根据肿瘤所在的位置选择,若肿瘤位于外侧,选择一个切口,若肿瘤位于内侧或者中央,则选择两个切口,腋窝另作一切口进行淋巴结的清扫。手术完成要尽量保持乳腺的外形。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乳房全部切除,胸大小肌以及筋膜保留,Ⅰ、Ⅱ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进行随访,记录两组病例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局部复发转移率、3年生存率,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术后进行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治疗。

1.3 统计分析

将收集的数据用SPSS 19.0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术后随访21~7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3个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2±3.3)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7.6±4.1)d,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中皮下积液3例(3.7%),无皮瓣坏死、患肢水肿和功能障碍,放射性肺炎以及胸膜炎15例(18.3%),对照组皮下积液16例(17.8%),皮瓣坏死11例(12.2%),患肢水肿和功能障碍7例(7.8%),放射性肺炎及胸膜炎17例(18.9%),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6.9537,P<0.05)。经过随访,治疗组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5例,远处转移3例,对照组1年内局部复发7例,远处转移5例,两组术后1年复发转移率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0.9169,P>0.05)。治疗组随访3年后尚存活74例,对照组3年后尚存活78例,两组的3年存活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治疗组对外形与生活质量还满意者53例,对照组对外形与生活质量满意者6例,两组外形满意率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两组结果比较

3 讨 论

乳腺癌是女性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各类肿瘤疾病中占7%-10%,发病率逐年提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Fisher从对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3],认为乳腺癌自发病开始即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认为不断扩张手术范围不但不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反而会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严重负担,并且增加术后并发症,因此,他提出应该缩小手术范围,加强术后综合辅助治疗。随着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彩超与钼靶X线射片的普及[4],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被诊断出,并且乳腺癌的发病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患者对术后外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保乳手术在临床上的普及。本组资料共172例患者,其中选择保乳手术的患者82例,占47.7%,这与几年前以乳腺癌根治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情形有了显著的改变。

在本研究中,治疗组皮下积液3例,3.7%),无皮瓣坏死、患肢水肿和功能障碍,对照组皮下积液16例(17.8%),皮瓣坏死11例(12.2%),患肢水肿和功能障碍7例(7.8%),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2±3.3)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7.6±4.1)d,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3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保乳手术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且生存率与改良根治术差别不大,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在乳腺癌Ⅰ、Ⅱ期患者中具有不小的优势。保乳手术常规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范围至Ⅰ、Ⅱ站水平,数目至少10枚[5],肿瘤一般为<3cm的孤立肿瘤,切除范围为周围正常2cm的组织,以防止复发与转移。本组资料中,治疗组的1年复发转移率为(9.8%),对照组1年复发转移率(13.3%),两组无显著差异(χ2=0.9169,P>0.05),表明在保乳手术不会增加术后的复发与转移率。为了保证保乳手术的安全性,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6]:手术必须保证切缘无瘤,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是主要的手段;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后续的放、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必须严格执行。

综上所述,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对外形满意率高,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做好,保乳手术不会增加术后复发转移率,且3年生存率与改良根治术无明显差别,在临床治疗上有积极意义。

参考资料

[1] 张保宁,张涛,胡伟国,等.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研究体会[J].肿瘤学杂志,2002,8 (6) : 311-314.

[2] 沈镇宙,邵志敏.乳腺肿瘤学[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

[3] Fisher B.Biological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the use of surgery and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 [J] .Cancer,1977 40 (1) : 574-587.

[4] Mannell A.Breast-conserving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 a 12-year experience[J].S Aft J Surg,2005,43(1):28-30.

[5] Dillon MF,Hill AD,Quinn CM,et al.A pathologic assessment of adequate margin status in breast-conserving therapy[J].Ann Surg Oncol,2006,13(3):333-339.

[6] Veronesi U,Saccozzi R,Del Vecchio M,et al.Comparing radical mastectomy with quadrantectomy,axillary dissection and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mall cancers of the breast[J].N Engl J Med,1981,305(1): 6-11.

猜你喜欢

保乳转移率腋窝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乳腺癌老年患者应用保乳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的价值评价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42例临床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系统评价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