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2011-06-08刘秀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比容妇产科红细胞

刘秀丽 刘 芳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7)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发的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严重的危害了母儿的安全,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在临床早期可以用多种方法预测,本文对我院322例孕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探讨各种预测方法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表1 几种预测方法预测结果[n,(%)]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产检孕妇454例,其中32例失访。322例随访至分娩,年龄18~38岁,平均28.2岁;初诊孕周在16~28周;初产妇286例,经产妇36例;孕次1~3次;产次0~2次。

1.2 预测方法

对所有孕妇在初诊时即进行预测试验。①翻身试验(ROT):孕妇选择左侧卧位测试血压数值到平稳,翻身仰卧5min测仰卧血压,仰卧舒张压较左侧卧位时候升高≥20 mmHg为阳性。②平均动脉压测定(MAP):测定收缩压及舒张压,按照公式MAP=(收缩压+舒张压χ2)/3计算,MAP≥85 mmHg为阳性。③红细胞比容测定(HCT):抽血检查红细胞比容测定,HCT≥0.35为阳性。

1.3 诊断标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按照《妇产科学》第7版的标准诊断[1]。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1.5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322例孕妇,24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3.11%;24例患者ROT+ MAP+HCT方法预测出22例,占患者人数91.67%,MAP方法预测12例,占患者人数的50.00%;ROT+ MAP+HCT预测率最高达91.67%,MAP方法预测率最低为54.55%;4种预测方法预测率之间及分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

表2 不同预测方法预测率比较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免疫功能、胎盘着床、血管内皮损伤、遗传、缺乏微量元素、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因素联合致病,涉及多个器官,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2]。在病理学表现为小血管痉挛、血流灌注减少,从而进一步导致各个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损伤[1],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早于症状出现的[3],所以检测平均动脉压、翻身试验,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预测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可能性,并且在全身小动脉痉挛的情况下,血管壁通透性会增加,血液出现浓缩,部分患者红细胞比容会增高,此时检测HCT可以协助预测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的预测方法主要有检测动脉压、翻身试验、血HCG、抗抗心磷脂抗体、纤维结合蛋白、红细胞比容、全血粘度等,但是没有一种预测方法是百分之百可以预测准确的,并且由于受到医院医疗设备等条件限制,预测难度更大。临床上多选择方法简单的平均动脉压及翻身试验预测,本组孕妇采取ROT、MAP、ROT+MAP预测,预测率分别为54.55%、63.64%、80.95%,与报道的相符合[4],ROT+MAP+HCT预测率为91.76%高于其他三种方法,但是四种预测方法预测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存在(P<0.05),考虑与检测样本数数量少有关。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MAP、ROT及HCT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率相对较高,预测方法简单,方便,利于早期干预性的治疗,对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围产期保健有重要意义。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9.

[2]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01-105.

[3] Song J,Zhang S,Qiao Y,et a1.Predicting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with dynam ic hemodynam ics[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2004,117(2):162-168.

[4] 王玉华.256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预防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784.

猜你喜欢

比容妇产科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超声波在线表征MVQ/EVA复合材料的交联过程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火药比容标准物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