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分析

2011-06-07郑宝玲

河北医药 2011年24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素护士

郑宝玲

糖尿病(DM)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而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最生理、最有效、不良反应最小的治疗手段[1]。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多次皮下注射法(MSII)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法(CSII)。在临床工作中,胰岛素注射由护士进行操作,护理操作的正确性和护理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患者的安危。由于护理工作有很大的经常性和重复性,容易引起思维定势,所以护士任何一个操作环节的疏忽,都会形成护理缺陷,甚至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同时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本研究通过2种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比较,旨在探讨哪种注射方法更有助于降低临床护理风险,归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护理工作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至6月糖尿病住院患者200例,年龄35~65岁;诊断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分成2组:CSII 100例 ,MSII组100例。2组治疗前原始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均接受一对一糖尿病教育。

1.2 方法 CSII组遵医嘱采用珠海福尼亚泵IP-101型,胰岛素泵主要有3部分组成:泵主机、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输液管前端有一引导针扎入皮下,泵有电池驱动马达推动小注射器的活塞,24 h持续输注基础剂量的胰岛素及三餐前追加剂量,医生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MSII组采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

1.3 调查方法 自制统一的调查表,收集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时的风险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SII组在针刺伤、抽取药物、注射用具选择、注射剂量、漏液现象、低血糖的护理风险因素方面显著低于MSII组(P<0.05);CSII组在穿刺点感染方面和MS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 讨论

护理工作是连续、动态的过程。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如社会因素、人力资源因素、护患关系等)的影响,护士严重短缺,造成了实际在岗护理人员人力不足,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及风险。只有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查找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正确化解并处理风险,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品质[2]。(1)胰岛素泵有“人工胰腺”之称,能模拟胰腺持续基础分泌和进食时的脉冲式释放,使胰岛素释放更符合生理特性,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2)胰岛素引入针直接埋与皮下,减少了护士皮下注射的操作程序,节省了时间,软管针的置入避免了护士发生针刺伤事件,降低了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3)胰岛素泵解除了糖尿患者多次注射的痛苦,最大限度满足了患者的需要。总之,胰岛素泵治疗DM患者安全有效,是目前DM患者强化治疗最佳手段[3]。

表1 胰岛素注射方式风险因素比较 n=100,例

胰岛素泵的管理:(1)胰岛素泵体积小,价格高。管理方法:专柜加锁,实行泵编号,严格做好泵交接班,保证泵性能稳定,更好为患者服务。(2)胰岛素泵内使用的是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当泵传输系统出现问题时,如管道脱落、阻塞、电池耗尽等,会导致体内血糖迅速升高,严重者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此,临床护士要求做到:(1)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每班检查泵是否正常运转;置管部位皮肤情况;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皮肤情况3~5 d更换导管及注射部位。如遇外出洗澡、做核磁检查等情况时,需取下胰岛素泵[4]。(2)应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知识和操作流程,能够识别各种报警,根据报警原因及时处理。(3)应对患者加强糖尿病知识、泵相关知识的教育,从而达到泵的最佳治疗效果,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1 蓝善花.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7-68.

2 任秋芸.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2,8:54-55.

3 杨素华,陈晓敏,王永业.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30.

4 王申.胰岛素泵及动态血糖仪的临床应用.河北医药,2011,33:2018-2019.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胰岛素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