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1-06-07柴英娟邓兰兰张燕刘铂颖王劲松王连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饮酒斑块血脂

柴英娟, 邓兰兰, 张燕, 刘铂颖, 王劲松, 王连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卒中的重要预警信号,TIA发病90天内卒中风险高达17%,发病1周内卒中风险最高,且TIA极易再发卒中[1,2]。而卒中又是目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为探讨TIA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本文对在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部分TIA患者进行了生活方式及既往健康情况的调查,同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血糖、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的检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3月~2010年6月在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部分TIA患者89名,其中男性51例,女性38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6.91±6.88)岁。并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12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6.55±6.28)岁。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匹配。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50岁,符合TIA诊断标准者;②高血压、糖尿病者为已经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明确诊断者;③年龄≥50岁,健康体检者。排除标准:①年龄<50岁;②既往有脑梗死或脑出血病史(经头颅CT检查证实);③心瓣膜病变、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或低血压者;④低血糖患者;⑤癫痫患者;⑥精神疾病史及不能合作者。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内容 使用自制统一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②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等情况);③躯体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④家族史。

1.2.2 体格检查 对入选对象进行一般情况体格检查。

1.2.3 判定标准 ①吸烟:为现在每日吸烟且烟龄≥1年,大量吸烟:平均每日吸烟量>20支;中等量吸烟:平均每日吸烟量10~20支;少量吸烟:平均每日吸烟量<10支。②饮酒:饮酒史≥1年,大量饮酒:平均每日饮酒量>50g乙醇;中等量饮酒:平均每日饮酒量25~50g乙醇;少量饮酒:平均每日饮酒量<25g乙醇。③测量安静状态下肱动脉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为高血压[3]。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按国内标准,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④血液生化测定: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血脂异常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FPG 异常标准:≥5.6mmol/L[4]。⑤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斑块类型判定标准参照超声医学科诊疗常规及简明超声检查正常值手册进行[5,6]。

1.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比较

本调查显示,TIA组中吸烟及饮酒者分别达到该组总数的74.2%及60.7%,其中大量吸烟及过量饮酒者分别占吸烟及饮酒总数的19.7%及18.5%,而对照组中吸烟及饮酒者所占比例较TIA组明显降低,其中大量吸烟及过量饮酒者亦明显少于病例组,分别占10.4%及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比较 n(%)

TIA组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者占该组总数的80.9%,其中以原发性高血压为最多,其次为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与对照组相比,TIA组合并慢性病例数较对照组的37.5%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

本调查显示,TIA组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2.3 两组临床指标检测比较

本研究显示,TIA组中SBP、FPG、TC、LDL-C、TG的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及 P<0.05);TIA 组中HDL-C检测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与对照组 DBP、BMI的检测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s

表3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为P<0.001,**为P<0.05

?

3 讨论

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TIA作为卒中的先导事件一直倍受关注。在促发TIA的各种危险因素中,以颈AS与TIA的关系最为密切。AS是一系列进展性病理过程,由内膜增厚至AS斑块形成,进而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引起血流量减少,甚至斑块脱落造成远端血管腔闭塞,最终引起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本研究发现,TIA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87.6%的患者有颈AS,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研究结果提示,AS与TIA密切相关。因此,积极防治AS、稳定斑块,对减少和防止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3.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高血脂异常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TIA组血脂水平尤其是TC和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5),而HDL-C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血脂异常与TIA有关。其主要发生机制与AS有关,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富含胆固醇和脂肪的饮食可引起与人类AS相似的血管病变。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能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和灶状脱落,致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脂蛋白得以进入内膜,引起巨噬细胞的清除反应和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形成斑块[7]。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血症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向小而密的B亚型转化,显著增强致AS作用或使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促进动脉血栓形成,而餐后高脂血症则能导致动脉壁细胞脂质沉积,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我国居民膳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极易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进而促进AS的发生及发展。

3.3 高血压、糖尿病及不良生活方式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与AS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血压增高也是导致AS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8]。在其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连续性中断,内皮细胞回缩,从而暴露内膜下的组织。此时,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使之黏附、聚集于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其斑块破裂或血栓脱落可能造成TIA等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糖尿病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导致TIA,首先,它是公认的AS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它还可以加速AS的进展,进而导致TIA;另外,糖尿病引发的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异常,与TIA的发生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TIA组中患高血压、糖尿病的例数 (78/89)明显多于对照组(46/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TI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提示高血压、糖尿病是TIA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还显示,TIA组中大量饮酒及吸烟者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提示不良生活方式与TIA有关。大量饮酒可诱发或加重血压增高,从而促进了TIA的发生。

综上所述,TIA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AS,AS是导致TIA的主要原因。而AS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这一过程,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不良生活方式是重要的危险因素。TIA是发展为脑梗死的高危时期,因此应尽早发现TIA患者的AS和高危因素,早期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TIA的发生及发展。

[1]杜万良,栾璟煜,王春育,等.美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预防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11,6(1):53-86.

[2]Ois A,Gomis M,Rodríguez-Campello A,et a1.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minor stroke.[J].Stroke,2008,39(8):1717-1721.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空腹血糖受损下限诊断切割点的建议[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8):1947-1950.

[5]姜玉新.超声医学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8-232.

[6]曹荣辉,杜起军.简明超声检查正常值手册[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96-98.

[7]王连成,冯金玉.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病变与血脂相关性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9):530-532.

[8]陆再英,钟南山.动脉粥样硬化·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7-268.

猜你喜欢

饮酒斑块血脂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你了解“血脂”吗
请勿过量饮酒
《陶渊明 饮酒》
与猫狗共饮酒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