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蛋白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2011-06-06陈勇坚
陈勇坚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广东江门 529030
脑梗死是由脑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1]。主要因素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等,许多患者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2]。由于该病的并发症复杂,预后的效果与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有极大的关系。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215例脑梗死病例血清内D-二聚体和铁蛋白含量在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2010年我院脑梗死患者215例(治疗组),包括182例脑梗死,14例心源性脑梗死,19例腔隙性脑梗死。其中,男 109 例,女 106 例,年龄 49~78 岁,平均(55±10)岁。有糖尿病史21例,有高血压史54例,心脏病史43例。选择研究对象标准[3]为:年龄>80岁者排除;有肝肾疾病或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障碍、恶性贫血肿瘤患者排除;反复脑梗死者排除。将门诊正常体检者215名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尿激酶溶栓,测定前后血清中D-二聚体和铁蛋白含量。
1.2 方法
清晨取血8~10 ml,受检者12 h内空腹分别行D-二聚体和铁蛋白检测[4]。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内铁蛋白和D-二聚体的含量。对脑梗死患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再次取血检测血清铁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D-二聚体采用ELISA快速实验盒检测,铁蛋白含量擦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各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二聚体
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内含D-二聚体明显比正常人体内含量高,两组含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采用尿激酶溶栓后,D-二聚体急剧增加但患者病情有所缓解,治疗组溶栓前和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由此可见D-二聚体在反应脑梗死患者病情和溶栓治疗效果方面是一个敏感指标。
2.2 血清铁蛋白
脑梗死患者比对照组的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高(P<0.01),见表1。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血清含铁蛋白水平高,本次治疗组中2例患脑梗死合并下壁心肌梗死,其血中铁蛋白含量为978μg/L,最终死亡。经过溶栓治疗进入恢复期后,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铁蛋白含量下降(P<0.01),见表2。
表1 两组D-二聚体及血清铁蛋白比较(x±s)
表2 尿激酶溶栓前后D-二聚体及血清铁蛋白比较(x±s)
3 讨论
本次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有6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脑疝,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脑梗死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此6例患者血清内D-二聚体和铁蛋白在溶栓前表现远高于正常人群。阻止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为纤溶系统[5],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其在心脏方面的异常反应。正常生理状态下凝血和纤溶系统是相互制约而存在的,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6],而血浆中D-二聚体的增高则是检测原、继发性纤溶及溶栓治疗的重要指标,此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得到证实。尿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水解,当新血栓形成时,便会由于尿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裂解而引起D-二聚体增多,来证明溶栓的有效性,故D-二聚体可作为溶栓的一项敏感指标[7]。铁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在脑组织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合成需要铁在其中起到作用,一旦出现短缺将造成功能性障碍发生;相对的过量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害。铁催化自由基产物在脑梗死和再灌注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可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在细胞环境紊乱的情况下使细胞死亡;有作者认为高浓度铁在脑梗死过程中起到直接的神经毒作用[8],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总之就目前研究来看,血清内D-二聚体和铁蛋白可作为判断脑梗死的损伤程度和恢复程度的敏感的辅助指标,而与预后有密切关系。今后研究将会偏向每个阶段含量的表示,旨在通过该指标更准确表示病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Davalos A,Manuel J,Femandez Real JM,et al.Ironreleated damag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2006,25(8):1543-1546.
[2]马丽.脑梗死患者D2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与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意义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034-1036.
[3]卢开林,元小冬,王小玲.血清铁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J].血栓与止血学,2007,13(5):216-217.
[4]金庆,任艳.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8(3):201-202.
[5]徐昆,龙幼敏.血浆D-二聚体在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7):632-633.
[6]Montaner J,Fernandez Cadenas I,Molina CA,et al.Poststroke reactive p rotein is a powerful p rognostic tool among candidates for thrombolysis[J].Stroke,2006,37(5):1205-1210.
[7]马丽.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与脂蛋(a)的变化及其意义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034-1035.
[8]杨坤军,朱榆红.急性脑梗死与CRP、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清铁蛋白的关系[J].医学综述,2009,15(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