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2011-06-05高作梁
高作梁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医院CT室, 内蒙古鄂尔多斯017400
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已成为目前我国导致死亡的第3位原因,胸部创伤也成为一种常见外伤,并常有严重的复合伤存在,需尽快完成影像学检查并及时作出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对笔者所在医院救治的重症或有复合伤的2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改变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CT胸部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2年来26例胸部创伤进行CT扫描,对胸部损伤进行分析。男15例,女5例,年龄16~52岁,平均(38±3)岁;致伤原因首推车祸,占78%。其次为工伤,占19%。男3例,女2例。1例为刀伤。26例中,均先行X线平片检查,后进行CT扫描。
1.2 方法
CT扫描采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肺尖至横膈,层厚10 mm,间距10 mm。神志清醒者,尽量作屏气扫描,对可疑部位加扫5 mm的薄层,伤情严重者,采用动态扫描,以缩短检查时间。
2 结果
肺损伤20例多表现为大片状或多发片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密度较淡,大部分湿肺在伤后48 h开始吸收消散,慢者5~38 d[1]。见图1。
图1 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肺损伤
图2 左肺下叶损伤并肺内血肿
合并有肺内血肿3例,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类圆形均匀性高密度影[2],CT值40~80 HU,直径多在1~3 cm之间。1例最大直径8 cm,并有气体溢入时,则可见气液平面,血肿吸收消散较慢,在1~2个月之后。见图2。
合并血气胸者5例,形成X线平片所示的气-液平面。见图3。
图3 左肺下叶损伤并血气胸
图4 左侧血胸
合并血胸者4例,CT表现为与后胸壁平行的弧形均匀高密度影,边缘整齐,CT值在30 HU左右。见图4。
合并气胸者5例,CT表现为患侧胸腔前缘无肺纹理之弧带状低密度影,CT值-1000 HU,肺组织压缩5%~90%不等,纵隔向健侧移位程度与气体量多少有关。见图5。
图5 左肺下叶损伤并左侧气胸
图6 胸骨骨折
单纯肋骨骨折6例,合并有胸骨骨折者3例。CT及X线表现均为:肋骨及胸骨骨质连续性中断,肋骨骨折多发生于4~9肋外侧缘,胸骨于胸骨体部骨质断裂。见图6。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车祸外伤的增加,胸部创伤也不断增加。CT扫描不仅能明确胸部损伤的部位,还能显示损伤的程度及范围。CT显示肋骨骨折、胸骨骨折并不比X线平片优越,但对于X线平片不易发现的隐匿性骨折错位,CT可清晰观察到细微的骨折线,具有特异性。本研究有2例X线胸片显示正常,CT扫描则显示肋骨线形骨折,骨折处局部软组织肿胀。
气胸、血胸、血气胸:CT优于X线平片。少量气胸、异位气体积聚,X线平片几乎不能确定或发现,CT对其敏感度达100%。因卧位扫描少量气体显示于前胸壁下,CT表现为细条状的透亮带,肺组织压缩边缘锐利、光滑,且在较低层面显示。少量胸腔积液,X线平片难以发现。CT由于对各种组织的密度敏感性较高,因此当液体很少时也能分辨出来。血气胸在CT上一般表现为气液分离,按气体在胸腔前部,液体在胸腔后部分布而形成气液面。
创伤性湿肺、肺内血肿:创伤性湿肺CT表现较X线平片更为明确[3],呈现大片状或多发片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密度较淡。较轻程度的湿肺显示为肺纹理周围的模糊影;较重者以肺叶或一侧性肺野的磨玻璃状改变。肺内血肿,CT可明确其数目、大小及形态等[4-5]。
胸部创伤CT检查的价值:通过CT与X线平片对比分析,CT检查的优点在于:对隐性胸部损伤的检出,如单纯少量气胸、血胸、轻度肺挫伤出血、隐匿性骨折及肺内血肿的数目、分布,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所以能很好地显示出上述病变,使损伤的检出率提高。
可发现创伤性湿肺的早期肺内改变,并早期作出准确诊断。本研究有4例普通X线平片显示正常,CT扫描则显示有特征性的点片状高密度影,从而为创伤性湿肺的早期诊断及轻度肺挫伤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早期预防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因此,笔者建议在急性胸部创伤病例中,对于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咯血等症状,在做X线平片的同时或普通X线平片又不能解释其原因者,应及时进行CT检查助诊。
[1]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848.
[2]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68.
[3] 潘纪戍,张国桢,蔡祖龙.胸部CT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55.
[4] 莫国友,姚亮平,陈勤.重症胸部创伤96例CT评价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78.
[5] 谢丽峰.X线与CT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