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县级医院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对策

2011-06-02罗贤海陈蓉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2期
关键词:不合理药师处方

罗贤海 陈蓉美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的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用于临床各类药物日益增多,因而不合理用药现象在各级医院均有不同程度存在。不合理用药,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造成了卫生资源巨大浪费;不仅影响药物疗效致其不良反应增加,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江汉平原某县级医院不合理用药现状的调查,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不合理用药处方300份进行归类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江汉平原某县级医院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的不合理用药处方300份,以书面资料为依据,如药品说明书、文献和书籍[1,2]等对处方中存在的给药方案、用法用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方面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表1 常见不合理用药处方统计(份,%)

2 结果

在收集的300份处方中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见表1。

3 不合理用药典型分析

3.1药物选择不合理 喹诺酮类的药用于12岁以下儿童。动物试验证实,该类药物可影响幼年动物软骨发育,导致承重关节损伤,因此应避免在18岁以下少年儿童中使用。

3.2溶媒选择不合理 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葡萄糖注射液因弱酸性往往使主药分解增快而导致疗效降低,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溶媒最好采用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

3.3用法用量不合理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未考虑其“持效时间”,β-内酰胺类药物多为1次/d给药。该类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剂,最大效能取决于给药间隔期药物维持浓度超出MIC(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它的杀菌效应与体内血药浓度相关[3],主要用于细菌繁殖期(细菌繁殖周期6~8 h),而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的t1/2很短,抗菌后效应很弱,一般采用2~3次/d给药,若1次/d给药药物在人体的血药浓度不稳定,降低药物疗效,易产生细菌耐药性。另外药物浓度瞬间升高,也会增加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机率。

3.4用药浓度不合理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未把握给药剂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给药未达有效浓度。该类药物有很强的后效应,可给药1次/d(重症感染、特殊患者例外),在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保证其安全的前提下,要给予足够的药物总量,提高药物浓度。

3.5给药途径不合理 Vitk1静脉推注。Vitk1不能静脉推注,只能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重症患者静注时,滴注速度不应超过1 mg/min。

3.6联合用药不合理 青霉素与氢化可的松联用。两药混合可发生透明度不改变而效价降低的潜在性变化。

4 讨论

调查中,除以上六种不合理用药典型情形外,临床用药中的“无指征用药”、“有禁忌证用药”、“不必要甚至错误的重复或长时间用药”、“中药的不当使用”、“给药操作不当”、“辅助用药过多”、“过度性用药”等都不同程度存在。虽然资料来源于个别县级医院,笔者认为大体反映了县级医院目前用药现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部分临床医师对临床用药重视不够,对药物知识不够熟悉。(2)临床药师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且专业知识十分欠缺。(3)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的力度不够,临床药师和医师缺乏交流,不能及时传递信息。(4)存在利益驱使现象。

不合理用药是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之大忌。有报道[4]称上市药品中70%被不合理用药等诸多原因而浪费,我国每年死于其不良反应者近20万人,若能大力推进合理用药,使用药做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则可减少60%的浪费和大量药害。针对该县级医院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全员合理用药意识和技术素质。医学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还需要临床知识和诊断经验的不断积累。制订医务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定期组织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考核是非常必要的。医疗机构要善于利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有效采集、加工、传播与药物治疗密切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能力。(2)积极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建设一支合格的临床药师队伍。合理用药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复杂性工作。药物品种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增加,现在国内常用的处方药物已达到7000种之多[4],临床药师对药品的剂型、适应证、毒副作用等有更深入的了解。201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提出: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临床药师,三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5名,二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3名,并建立起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治疗团队,开展合理用药工作。县级医院大多为二级医院,应当配备不少于3名临床药师全职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指导患者安全用药。(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制约机制。基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编制符合县级医院用药情况的基本药物目录和常用药物手册,制定、修订注射剂使用基本原则、抗菌药物分类管理办法、不合理用药奖惩办法等。窗口药师严格审方,发现不合格的处方及时与医师沟通纠正。每月进行处方点评,包括医疗管理人员、质控人员、药师、医生等参与不合格处方分析研讨。对开具不合理用药处方者与医疗质量考评挂钩,给予一定经济处罚。引进合理用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实现药品自动化信息服务。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强化职业道德教育,采取综合治理,减少“人为”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

[1]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376,84.

[2]王辰,侯生才,潘世芬,等.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6.

[3]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290-330.

[4]吕杰.对我国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原因及解决对策的探讨.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138-139.

猜你喜欢

不合理药师处方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中韩药师交流签约活动在京举行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