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2011-08-28钱湘毅王海琴
钱湘毅 王海琴
糖尿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据估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2.99亿[1],2型糖尿病占糖尿患者总数的90%以上。研究发现,强烈而持久的抑郁、焦虑情绪可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患病率很高,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与糖尿病同时影响着躯体疾病的各个阶段,糖尿病并发的抑郁、焦虑情绪引发的心理障碍应当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社区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抑郁、焦虑情绪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助于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15人。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提出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②入组前未服用过任何精神药物;③既往无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能理解问卷内容者;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表示能够如实表达心理状态。排除标准:①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②有严重精神病、思维不清、痴呆的患者;③非糖尿病引起的各种严重器官病变患者,以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和神经内分泌疾病患者;④恶性肿瘤患者。剔除无效问卷5份,最后收回有效问卷11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65%。
1.2 方法
1.2.1 研究人员 由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前接受专题培训。
1.2.2 研究工具
1.2.2.1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 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组别、婚姻状况、经济状况、职业、受教育程度、体质指数BMI等。(2)糖尿病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控制情况、病程和并发症等。
1.2.2.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14项版本)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焦虑状态时使用最普遍的量表,用于衡量抑郁、焦虑状态的严重程度。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如小于6分,便没有焦虑症状。本次分组方法为:评分≥7分,为抑郁、焦虑组;<7分,为非抑郁、焦虑组。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资料录入电脑,使用SPSS 18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BMI、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参加社区活动情况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各变量相关关系采用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计算优势比(OR),确定其危险度,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患病情况 研究对象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焦虑组(评分≥7分)有3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患病率31.82%。其中,男9人,占25.71%,女26人,占74.29%。
2.2 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
2.2.1 抑郁、焦虑组和非抑郁、焦虑组之间可能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 在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年龄的分布比较显示:χ2=11.236,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增加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性别的分布比较显示:χ2=5.472,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病程的分布比较显示:χ2=11.11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焦虑组较非抑郁、焦虑组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长;有无并发症的分布比较显示:χ2=13.86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焦虑组较非抑郁、焦虑组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血糖控制情况:χ2=13.45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抑郁、焦虑组较抑郁、焦虑组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好;受教育程度的分布比较显示:χ2=11.585,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减少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是否经常接受健康教育的分布显示:χ2=10.043,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健康教育可能有助于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是否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的分布显示:χ2=9.318,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否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可能有助于对抗抑郁、焦虑情绪;是否经常接受家人各种精神和物质帮助的分布显示:χ2=13.60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家人各种精神和物质帮助对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有利。
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χ2=0.583,P=0.445),体质指数(χ2=2.357,P=0.125)、经济水平(χ2=3.308,P=0.191)分布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2.2.2 抑郁、焦虑情绪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有抑郁情绪障碍作因变量(Y=1,0),将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血糖控制情况、受教育水平、是否经常接受健康教育、是否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是否经常接受家人各种精神和物质帮助作为自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最终有6个因素入选(P<0.05)。其中,性别(OR=4.674,95%CI(1.171,18.661),P=0.029)、病程(OR=4.225,95%CI(1.021,17.475),P=0.047)、是否积极参加社区活动(OR=8.602,95%CI(1.803,41.052),P=0.007)、是否经常接受家人各种精神和物质帮助(OR=7.912,95%CI(1.565,40.007),P=0.012)4个变量与抑郁、焦虑情绪正相关,是危险因素;并发症 (OR=0.131,95%CI(0.029,0.602),P=0.009)和受教育程度(OR=0.396,95%CI(0.158,0.990),P=0.048)与抑郁、焦虑情绪负相关,是抑郁、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见表2)
表1 可能影响抑郁、焦虑情绪评分的各因素分布情况
表2 抑郁、焦虑情绪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患病率较高。抑郁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或愉快感,存在自罪感、自我评价低、睡眠障碍或出现食欲下降、思维迟钝、联想缓慢、注意力难以集中,抑郁状态是在不能确定何种抑郁时最常用的临时诊断[3]。正常人群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存在,周连华等[4]报道国内正常人群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在15.1%,2型糖尿患者群中抑郁、焦虑症状出现率为32.4%,合并重度抑郁达8.5% ~27.3%。本次研究对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中31.82%合并抑郁、焦虑情绪,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常人,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3.2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
3.2.1 2型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焦虑情绪有一定的性别倾向。一项多因素研究发现,男性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为14%,女性为4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5],与本次调查结果相近。可能与女性特有的生殖生理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心理和性格特征等有相关。
3.2.2 2型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焦虑情绪与病程、并发症有关。有研究显示糖尿病病程大于5年者比病程不足5年者抑郁患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大于5年组抑郁的危险性是病程小于5年组的2~3倍[5]。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等)的发生与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显著相关,且随着糖尿病并发症数目的增加,抑郁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持续抑郁状态也趋于严重[6,7]。其中,合并3个以上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远高于无并发症者或并发症少者。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病程的进展,胰岛细胞不断凋亡,胰岛功能日益衰减,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逐渐出现,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逐步加重,引发抑郁、焦虑情绪。
3.3.3 2型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焦虑情绪与接受教育程度有关。教育程度低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高,与患者疾病知识的缺乏,信息来源少,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而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糖尿病知识,对疾病有清楚的认识,理智处理问题,能采用良好的应对方式调节情绪。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尤为重要,尤其是针对低学历的糖尿病患者采取适合的方式,使其容易掌握相关知识,以应对抑郁、焦虑情绪。
3.2.4 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糖尿病的病因至今还不十分明确,目前无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糖尿病患者由于生活方式改变、担心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治疗的经济付出等对患者而言无疑都是负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均可产生较强烈的应激反应,出现一系列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负性情绪[8]。经常接受健康教育、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经常接受家人各种精神和物质帮助、接受健康教育等均可以对抗负面情绪,建立正确、积极的生活态度。
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他们的抑郁、焦虑问题值得关注,有必要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积极防治,以帮助糖尿患者积极控制病情,最终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King H,Aubert RE,Herman WH.Global burden of diabetes,1995-2025:prevalence,numerical estimates,and projections.Diabetes Care,1998,21:1414-1431.
[2]王吉耀.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69-1000.
[3]李广智.抑郁症.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3:60-61.
[4]周连华,周湘兰,施晓红,任风车,等.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分析.中国临床医,2004,11(6):7211-8211.
[5]阎摇爽,李摇强,孙予倩.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状况的多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3.
[6]许摇玲,王德全,任建民,等.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46-50.
[7]李摇红,郑姜钦,吕绍光.解郁方治疗2型糖尿病抑郁症的临床观察.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5):488-489.
[8]程恩荷,刘祝娟,束永平,等.糖尿病患者200例焦虑抑郁状况调.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4):38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