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儿童皮肤微静脉畸形疗效分析

2011-06-01徐子刚孙玉娟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激光治疗染料皮损

李 丽,徐子刚,孙玉娟,马 琳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儿童皮肤微静脉畸形疗效分析

李 丽,徐子刚,孙玉娟,马 琳

目的 探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儿童微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 应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351例皮肤微静脉畸形患儿,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351例患者中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13次,间隔4~6周,总有效率43%;皮损位于面部的患儿138例,不同部位皮损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13次,有效率在22.7%~44%之间,疗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4例(1.1%)。结论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微静脉畸形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见。

微静脉畸形;脉冲染料激光;儿童

皮肤微静脉畸形又称为鲜红斑痣或葡萄酒色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容需求的增加,使这类皮肤疾病愈来愈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脉冲染料激光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血红蛋白,成为微静脉畸形治疗首选方法。本研究将2002年1月~2010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51例采用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不同部位微静脉畸形患儿进行治疗次数与疗效的统计分析,并对其中138例皮损位于面部的患儿的疗效单独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51例来自2002年1月~2010年2月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激光门诊就诊的微静脉畸形患儿,临床明确诊断。详细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发病年龄、第一次就诊年龄、皮损部位及皮损大小。治疗前向患儿家长解释激光治疗原理、疗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150例、女201例,男女比1:1.34;皮损出生后即有者310例(88.3%),皮损位于面部者1例(39.3%);第一次就诊年龄分布较散,以1~3岁最多;皮损面积多小于5cm2。

1.2 仪器

vbeam 595nm脉冲染料激光系统(美国美中互利公司),波长595nm,脉宽0.45~40ms,能量密度7~40J/cm2,光斑直径7mm,频率1.5Hz。

1.3 治疗方法

每次取相同位置对皮损进行拍照。患儿取仰卧位,清洁治疗区域皮肤,毳毛及有毛发的部位按外科备皮处理,患儿眼部用眼罩或湿纱布覆盖。根据患儿年龄、皮损性质及前次治疗效果等综合因素调整激光能量密度及脉宽,常用的能量为9~13J/cm2,最常用的是11 J/cm2,脉宽为3~20ms;判断标准为激光照射后皮损立即变为紫红色,皮肤无破溃。治疗时将激光垂直对准皮损进行扫描。术后用冰袋冷敷5~10min以上,以减轻疼痛、烧灼感,减少红肿、水疱、紫癜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外用莫匹莫星软膏或金霉素眼膏,一般不需口服抗生素。外用抗生素3~7天后,在整个治疗间隔期应用皮肤保湿修复霜,同时外用防晒霜防止出现晒斑或色素沉着斑。治疗间隔时间一般以4~6周治疗1次为宜,病变完全消退或经多次治疗无效果者停止治疗。通常告知家长约需5~7次治疗。

1.4 疗效评价标准[1]

治疗效果分为四级。无效:皮损色素消退≤25%;有效:皮损色素消退25~49%;显效:皮损色素消退50~75%;痊愈:皮损色素消退≥75%。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疗效评价由医生与患儿家长共同完成。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软件,采用X2检验对不同部位及不同治疗次数间的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次数与疗效(表1)

351例患儿中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13次。治愈57例(16.2%),总有效率43%,治疗效果范例见图1a,1b。疗效与治疗次数成正比,即治疗次数越多有效率越高。疗效组间差异经过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 面部不同区域皮损疗效比较(表2)

对位于面部三叉神经第1、2、3支支配区域及额中部共4个不同部位的138例微静脉畸形患儿进行分析。其中,位于三叉神经第3分支支配区域的皮损治疗有效率最高,为44%,而额中部皮损的有效率最低,为22.7%,但4个部位之间的有效率差异经X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414)。

表1 351例微静脉畸形患儿激光治疗次数与疗效

表2 138例面部不同部位微静脉畸形患儿激光治疗疗效

图1 a 位于三叉神经第1支的微静脉畸形患儿治疗前

图1 b 位于三叉神经第1支的微静脉畸形患儿治疗4次后

2.3 不良反应

色素沉着2例,分别出现在治疗2次和3次后;点状浅表瘢痕2例,分别出现在治疗1次和2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经过后期2年随访,2例色素沉着基本消退,2例浅表瘢痕明显改善。

3 讨论

微静脉畸形是先天性、低血流量的真皮内血管畸形,大部分为出生时即存在,一般不能自行消退,新生儿发病率约0.3%[2]。皮损表现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片,随年龄增长,可隆起或形成结节。本病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均可发生,但以头面部等暴露部位最为多见,故对美观造成很大影响。我们曾做过统计,微静脉畸形男女比例为1:1.49[3],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目前,国内外治疗微静脉畸形的一线方法是选择具有光热作用的激光如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4]。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微静脉畸形的工作原理已得到广泛共识[5]。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紫癜、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6]。激光治疗微静脉畸形的疗效除了与激光各种治疗参数相关,还与患者年龄、皮损部位、皮损颜色及治疗次数等有关[7-9]。随患者年龄增长,在长期异常的血流动力学作用下,血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65%的患者在40岁以前血管壁增厚[8],并形成不同程度的斑块,甚至结节,因此该病应尽早临床干预,青春期以后开始的治疗往往效果较差[10]。同时,脉冲染料激光很难穿透增厚的血管,其治疗效果与皮损厚度密切相关[7],皮损越薄,疗效越好。因此本病在儿童期及早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采取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微静脉畸形时,总有效率为43%,低于文献报道(76.2%)[11]。但本研究4次以上治疗有效率为85.9%,与文献报道治疗8次后有效率为84%的结果一致[7]。本研究证明,在保证必要治疗次数的前提下,脉冲染料激光对于儿童微静脉畸形的疗效比较满意。随着治疗次数增加,治疗有效率也明显增加。尤其是治疗3次以上,有效率高于70%,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未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多而增多。同时,面部不同区域的治疗效果虽然有数字上的差异,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是否与样本量较少有关,还需进一步积累资料研究。本研究中47%的患儿对激光治疗无效,但这其中80%的患儿只进行了1次治疗就放弃,未完成规范的疗程,致使这部分患儿成为整体无效率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只有20%的患儿确实在经过规范治疗2次以后没有明显效果,但是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治疗无效的患儿逐步减少。可以看到,治疗4次以上,只有7.7%的患儿无效,这部分最终治疗无效的患儿,属于难治性病例,与患儿年龄、激光参数及间隔时间无明显关系,而与皮损累及范围较深有关,常见于面颊部的皮损直接穿透口腔颊黏膜者。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多次治疗对有效率的增加有一定作用,所以对于难治皮损,在家长经济可以承受及患儿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多次治疗的方法来提高疗效。

本研究统计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低于既往报道[11]。但对儿童进行激光治疗时,由于患儿不能很好地配合,故一定要注意治疗过程中对眼睛的保护。同时患儿皮肤比较薄,有报道显示,儿童浅表瘢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成人[7],故治疗后要注意冷敷、防晒等措施,以免形成紫癜、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同时要叮嘱家长,如果治疗处出现结痂,一定要监管好患儿不能搔抓,待其自然脱落,以避免瘢痕形成。

[1] Goh Cl. Flashlamp-pumped pulsed dye laser (585nm) for the treatment of portwine stains-a study of treatment outcome in 94 Asian patients in Singapore [J]. Singapore Med, 2000, 41(1): 24-28.

[2] Railan D, Parlette EC, Uebelhoer NS, et al. Laser treatment of vascular lesions [J]. Clin Dermatol, 2006, 24 (1):8-15.

[3] 李丽, 徐子刚, 孙玉娟, 等. 小儿皮肤脉管异常3010例临床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9, 38(3):148-151.

[4] 林晓曦, 王炜, 曹谊林.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治疗中的美容原则探讨 [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3, 9(3):190-192.

[5] Laube S, Taibjee S, Lanigan SW. Treatment of resistant port wine stains with the Vbeam pulsed dye laser [J]. Lasers Surg Med, 2003, 33 (5):282-287.

[6] Bernstein EF. Treatment of a resistant port-wine stain with the 1.5-msec pulse duration, tunable, pulsed dye laser [J]. Dermatol Surg, 2000, 26 (11):1007-1009.

[7] 左亚刚, 王家璧, 姜国调, 等. 58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2317例回顾性分析 [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28(2):206-209.

[8] 李勤, 廖元兴, 彭丽霞, 等.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评价 [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7, 36 (4):258-259.

[9] 曾丽, 谢红炬, 王晖, 等.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455例 [J]. 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9(4):549-550.

[10] Minkis K, Geronemus RG, Hale EK. Port wine stain progression: a potential consequence of delayed and inadequate treatment? [J]. Lasers Surg Med, 2009, 41(6):423-426.

[11] 付俊, 孙林潮, 马睿, 等.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回顾性分析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8, 1(2):106-108.

The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595nm pulsed dye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port-wine stain in children

LI Li,XU Zi-gang,SUN Yu-juan,et al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5,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595nm pulsed dye laser (PDL) in the treatment of port-wine stain in children. Methods 351 children patients with port-wine stain were treated with 595nm PDL,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ide effect were analysed. Results All patients received 1~13 consecutive treatments with PDL at a 4~6 week interval.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43%. 138 children with facial port-wine stain children received 1~13 consecutive treatments. The curative effec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area of fac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four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 was 1.1%. Conclusion 595nm PDL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port-wine stain in children.

Port-wine stain;Pulsed dye laser;Child [J Pract Dermatol, 2011, 4(4):200-202]

R756.6

A

1674-1293(2011)04-0200-03

李 丽

2011-03-04

2011-08-02)(本文编辑 祝贺)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李丽,徐子刚,孙玉娟,马琳)

李丽,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血管瘤及血管畸形,E-mail: luckylili@126.com

马琳,E-mail: bch_maleen@yahoo.com.cn

猜你喜欢

激光治疗染料皮损
眼睛的激光治疗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肾移植术后泛发性扁平疣1例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染料、油和水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新型含1,2,3-三氮唑的染料木素糖缀合物的合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