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耳部黑头粉刺痣继发粟丘疹1例

2011-06-01王连祥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黑头耳部丘疹

王连祥,刘 锐

• 病例报告 •

双耳部黑头粉刺痣继发粟丘疹1例

王连祥,刘 锐

A case of nevus comedonicus secondary to milium on both ears

黑头粉刺痣;粟丘疹

临床资料

患儿,男,6岁。双耳部针头大小黑头粉刺样损害4年,粟粒大淡白色丘疹2年,于2010年7月1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双耳廓出现散在针头大黑褐色凹陷及丘疹,持续不退,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延及耳蜗及耳背侧,偶痒;2年前原皮损区局部出现粟粒大淡白色丘疹,无痛痒。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智力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超声检查示:肝、脾和肾无异常。皮肤科查体:双耳廓及耳背密集分布针尖大小黑褐色凹陷及丘疹,部分皮损内有黑色角质物,黑褐色皮损上间杂数十个粟粒大淡白色丘疹(图1),无溃破,质略硬。右耳部皮损组织病理:切片内见高度扩张的毛囊,内充以角质栓;真皮内见小囊肿,囊壁为表皮全层,囊腔内充满角质物(图2)。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诊断:黑头粉刺痣继发粟丘疹。治疗:局部以75%乙醇消毒,用无菌针挑破粟丘疹表面的皮肤,挑出白色颗粒;0.025%维A酸乳膏外涂,1次/晚。

讨论

黑头粉刺痣(nevus comedonicus)又称痤疮样痣(nevus acneiformis)或角化性毛囊痣(nevus follicularis keratosus),系先天性毛囊畸形[1],于1895年由Kofmann首次描述[2]。大多在青春期前或出生时即有,好发于面、颈、前胸和腹部,有时泛发,罕见于头皮和生殖器部位[3]。其发病特点为群集的黑头粉刺样丘疹,排列呈带状,多单侧分布,临床上本病的损害持久,分布局限,愈合可形成萎缩性瘢痕,临床应与外源性痤疮或婴儿寻常痤疮鉴别[4]。罕见家族患病,褚学森等[5]报告了姐妹同患黑头粉刺痣的个案报道。本例患者皮损累及双侧耳部,临床较少见。

粟丘疹(milium)亦称白色痤疮(acne alba)或粟丘疹白色苔藓,系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可为原发性或继发于一些皮肤损害中,继发性损害常发生于大疱性皮肤疾病基础上,如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皮肤卟啉症等,也可发生于带状疱疹的水疱后,外伤炎症后;继发性型多发于耳廓、手背、前臂及外伤部位,为乳白色或黄色粟粒大丘疹[6]。笔者查阅国内外文献未见有继发于黑头粉刺痣的临床报道。本病例组织病理结合临床表现,黑头粉刺痣继发粟丘疹的诊断成立,推测本例继发粟丘疹与患儿自制能力差,长期搔抓、摩擦、炎症等因素有关。本病确诊后一般无特殊治疗,可对症处理,也可采取激光和手术切除。

(志谢:本文的组织病理部分承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蔡有龄教授倾力指导,特此致谢!)

[1] 王侠生, 廖康煌. 杨国亮皮肤病学 [M]. 1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983.

[2] Guldbakke KK, Khachemoune A, Deng A, et al. Naevus comedonicus; a spectrum of body involvment [J]. Clin Exp Dermatol, 2007, 32(5):488-492.

[3] Ghaninezhad H, Ehsani AH, Mansoori P, et al. Naevus comedonicus of the scalp [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6, 20(2):184-185.

[4] 秦小卫, 史维平. 黑头粉刺痣1例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9, 2(1):48.

[5] 褚学森, 秦国强, 冯佃芹, 等. 姐妹同患黑头粉刺痣2例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 21(3):174

[6] 张学军, 傅志宜. 临床病例会诊与点评-皮肤性病分册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238.

R758.5+1

B

1674-1293(2011)04-0237-01

2010-10-08

2011-03-16)

(本文编辑 祝贺)

图1 耳部黑头粉刺痣继发粟丘疹患者皮损

双耳粉刺样丘疹和黑头粉刺样凹陷,散在分布针头大小白色丘疹

图2 耳部黑头粉刺痣继发粟丘疹患者皮损组织病理

真皮内见小囊肿,囊壁为表皮全层,囊腔内充满角质物(HE染色×40)

100192 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中医皮肤科(王连祥); 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刘锐)

王连祥,男,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皮肤病中西医治疗及银屑病,E-mail: lianxiang1967@163.com

猜你喜欢

黑头耳部丘疹
耳部用药安全须知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3招科学祛黑头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挤挤挤,坑坑坑
如何去掉鼻子上的黑头?
挤挤挤,坑坑坑
耳部放血疗法治疗风热血热证风瘙痒的疗效观察
一种阳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