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2011-06-01霍红
霍红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急诊科,辽宁沈阳 110024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由于全身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引起代谢障碍,细胞缺氧受损,导致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病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2]。现对8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66例,女20例;年龄 20~70 岁,平均(40.1±12.3)岁,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创伤原因:46例交通事故伤,12例高空坠落伤,18例刀砍伤,10例机器绞伤。损伤类型:46例开放性损伤,40例闭合性损伤;20例心脏刺伤,26例肺挫裂伤,4例肝破裂,6例脾破裂,30例四肢伤。根据采取护理方式不同分为50例观察组(特殊护理组)和3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组)。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急诊外科常规护理方法,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一般生命体征,常规口腔护理、输血护理等。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措施,①急救物品准备:迅速做好术前化验、配血、皮试、备皮、置胃管、导尿包、电凝刀、吸引器等。②伤情的判断和评估: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常有威胁生命的损伤,一般伤后1 h是患者治疗的最佳时间,如果脉搏存在,立即进行抢救处理,并且做好进一步检查和观察。③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一般取平卧位,头部稍微抬高。④保持休克患者呼吸道通畅:休克患者因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可能造成堵塞,应及时清理。⑤尽早控制出血:患者在创伤过程中,因大出血引起的休克,首先应该快速找出失血原因和部位,进行快速有效的止血,如进行局部出血部位的压迫、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等治疗。⑥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通过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为患者补充血容量。⑦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变化等进行观察,如果在休克早期脉搏一般细速,晚期脉搏细弱,甚至可能触摸不到脉搏。⑧休克患者尿量的观察:对于尿量<20 ml/h者提示可能出现休克。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救护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分为好转、无变化及死亡。好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或明显恢复;无变化: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死亡。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患者急诊创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分,以术前准备、消毒质量、管理质量及规章制度作为标准,满分100分计算。③观察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救护结果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救护结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的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的比较
见表3。
3 讨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尤其是内脏损伤及大量失血引起的,是严重创伤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引起组织灌流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如果不能有效地复苏治疗,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3-4]。本研究对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患者救护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救护效果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特殊护理提高了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护效果。护理人员对于手术物品,如无菌器械包、敷料包及无菌物品进行准备,并且做好登记[5-6]。休克患者往往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降低、心率加快、脉搏细弱、烦躁不安、意识淡薄等临床表现,因此,应该对休克患者伤情做好准确的评估,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7-8]。一般患者取仰卧位,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负担[9-10]。同时由于休克患者往往处于缺氧状态,如果患者缺氧较为严重应坚持持续给氧,病情有所好转后,进行间断给氧。对低氧血症或者高碳酸血症患者进行机械辅助呼吸。如果肝脏、脾脏及四肢大血管出血难以控制时,应用绿色通道,进行快速输血、输液的同时,护理人员尽快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等。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特殊护理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另外疼痛也是休克的原因之一,注射吗啡5~10 mg或者哌替啶50~100 mg,并且尽可能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注意操作的轻柔、细致、准确,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创伤失血是休克的主要原因,尽快恢复有效的循环血量,是抢救休克患者的关键所在。休克早期患者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常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激动,随着休克的逐渐加重,大脑皮层由兴奋转变为抑制状态,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可能出现昏迷。尿量是患者休克时较为敏感的监测指标,同时也是反映肾脏血液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的比较(x±s,分)
表3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的比较[n(%)]
综上所述,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效果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成超.31例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护理杂志,2007,4(9):36-37.
[2]秦欢.5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6):429-430.
[3]赵爱淑.创伤失血性休克32例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0):67-68.
[4]林艳,韦武燕.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0,8(2):501-502.
[5]赵云.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救护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7,6(6):51-52.
[6]张秀霞,董慧春,徐云云.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1915-1916.
[7]雷姗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140-141.
[8]丁玉英,李莉.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104-106.
[9]俞乃英.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监测和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84.
[10]田卫江.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28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2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