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1-05-31牛大力杨立东张永旭
牛大力 杨立东 张永旭
D-二聚体(D-Dimer,D-D)存在于纤溶酶降解因子XIIIa交联的纤维蛋白(XDP)的可溶性产物中,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在全血或血浆中,采用针对D-D的抗体可以很容易地检测D-D含量。其检测可以对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先兆子痫等有早期快速诊断价值。D-D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关,也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①正常对照组:共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0~45岁(平均32.5岁),系我院体检合格人员。②患者组共88例,按病种分成三个小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45~82岁(平均49.5岁);动脉粥样硬化28例,男23例,女5例,年龄51~80岁(平均55.5岁);高血压患者36例,男29例,女7例,年龄50~71岁(平均60.5岁)。
1.2 检测方法 D-二聚体的测定用免疫比浊法,(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Company 售后服务企业 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
1.2.1 试剂 包被有鼠单克隆抗体MA-8D3的聚苯乙烯乳胶颗粒冻干悬浮液,与含有牛血清蛋白,缓冲液,稳定剂和防腐剂的D-二聚体直接对比。D-二聚体校准品从人纤维蛋白(经人纤溶酶酶切)中部分纯化的D-二聚体冻干溶液,含有牛血清白蛋白,缓冲液,稳定剂和防腐剂。
1.2.2 仪器 Beckman Coulter ACL Elite Pro 自动分析仪进行分析。
1.2.3 样品采集 9体积新鲜静脉血与1体积枸橼酸三钠混合,充分抗凝。
1.2.4 测定 合格血浆样本,在37℃下孵育一定时间后,加入适量的反应缓冲液稳定一段时间,加入乳胶试剂,乳胶颗粒上包被的单克隆抗体与血浆中的D-二聚体结合,使乳胶颗粒凝集,凝集程度与D-二聚体浓度成正比。并通过测量于405nm波长处由于凝集引起的透射光的减少即吸光度的增强(比浊免疫测定法)对应D-二聚体的定标曲线,从而进行D-Diemr测定。样品测定值以ng/ml表示,因D-Diemr结果受多个变量影响,因此每个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正常值范围。本实验室正常值上限<255 ng/ml。
1.3 统计学处理 用t检验比较各组均值。
2 结果
2.1 心血管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含量(表1)。
自表中可见,心血管疾病病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相比无明显差异;急性心肌梗死较动脉粥样硬化明显增高(P<0.05),较高血压显著增高(P<0.01)。
表1 心血管疾病患者与对照组D-二聚体含量比较(±s,mg/L)
表1 心血管疾病患者与对照组D-二聚体含量比较(±s,mg/L)
注:bP<0.01 vs 对照组。
组别 n D-二聚体含量对照组 50 0.62±0.17b高血压 28 3.91±1.03b动脉粥样硬化 24 5.41±1.14b急性心肌梗死 36 8.97±1.06b
2.2 各心血管疾病组内,D-二聚体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值增高例数的比例也不同 表2。
表2 心血管疾病者D-二聚体增高阳性率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组D-二聚体含量阳性发生率的高低依次为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三种疾病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之间无明显差异;急性心肌梗死较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明显或显著增高[1]。
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的激活、凝血机制的亢进及血流状态的变化,使循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在心脏或血管内形成异常凝块,堵塞部分或全部血管腔,导致血栓栓塞。D-二聚体含量升高,检出率明显增加,在疾病的急性期升高幅度大,经本科测定,有的升高值甚至达到正常值几十倍,2周后有所下降,表明D-二聚体水平的波动与病程密切相关,能反映出纤溶酶的活性,可以作为观察溶栓疗效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因此D-二聚体的检测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亢进的指标,同时有助于推测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另据文献记载,D-Diemr测定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有显著意义。王军等[2]测定心房纤颤患者D-二聚体水平,对预测此类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杨烨等[3]研究发现,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较标准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究其原因,认为高血压患者程度严重时,其内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及不同范围的损伤,内皮细胞损伤时组织因子凝血活酶活化凝血酶,继而导致继发性纤溶增强,使纤维蛋白溶解,引起D-Diemr水平的升高,这也解释了(老年)高血压轻度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与文献[4]一致。
D-D在诊断DIC、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梗复发和术后血栓形成、各种肝细胞性疾病,恶性肿瘤早期转移中的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相信随着方法学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广泛深入,D-D检测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宽广。
[1]刘爱俊.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11):148.
[2]王军,朱平辉,任雨冰,等.心房纤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9):1447-1448.
[3]杨烨,江旭兰,张春花,等.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0-31,
[4]黄尉国,王鸿利,张颖琪.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