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支原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2011-05-31孙富宏赵敏
孙富宏 赵敏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特殊的哮喘类型,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特殊类型的哮喘,也是常见的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1]。目前临床上对CVA的治疗主要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患儿对吸入技术的不能完全掌握而导致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且对于支原体诱发的CVA,一般的抗哮喘治疗都难以奏效。近年来,支原体(MP)感染率正在逐渐上升,其诱发的CVA的患儿也在逐渐增多,因此,寻找有效的药物来治疗MP诱发的CVA已逐渐成为临床上的研究热点。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环内脂类药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 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诊断标准符合全国《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防治指南》[2],经血、尿、大便常规,X线胸片,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等检查。检测血清MP-IgM均呈阳性,均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肺功能检测。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及其他肺部疾病,不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肝炎、肾炎或肺部疾病等。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4岁~12岁,平均(5.5±1.2)岁,所有病例在纳入研究前1个月未吸入或全身激素治疗。将该组患儿按照数字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家族遗传史及病情严重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
持续或反复刺激性干咳,多为阵发性,遇粉尘、冷空气、刺激气味等可诱发,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常伴咽喉发痒,痰少、无或有少量白痰,该组患者均无发热、喘息,肺部未闻及哮鸣音,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使用抗生素治疗未见明显缓解。经检查胸片阴性、血象不高、通气功能正常、气道呈高反应性,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正常,有个人过敏史或家庭过敏史,变应原皮试阳性等可作辅助诊断。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给予抗感染、镇静,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加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改善肺部微循环及纠正酸碱平衡、镇静、加强营养支持治疗[3]。⑴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布地奈德悬液0.5mg加入生理盐水10ml超声雾化吸入,每次10min,2~4次/d。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红霉素3d后,改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予红霉素20~30 mg/(kg·d)加入5% GS 500ml,浓度为1.0 g/L,静脉滴入疗程3 d后,采用阿奇霉素500mg+5%GS 500ml,1次/d,45滴/min,连用3d,停4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3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3疗程后比较疗效。
1.4 评价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4.1 肺功能测定 于实验前、后由同一位技师使用同一台肺功能仪测定如下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R)。
1.4.2 疗效评定 ①咳嗽症状分度标准[4]:轻度咳嗽:患儿咳嗽呈间断性,不影响正常睡眠和活动。中度咳嗽:介于轻度和重度咳嗽之间。重度咳嗽:持续性阵咳或昼夜咳嗽,影响活动和睡眠。②用药疗效标准[2]:显效:治疗7d,咳嗽减轻2级,精神、食欲正常,治疗2周内咳嗽症状消失或不够轻度标准。好转:治疗7d内咳嗽减轻1级。精神、食欲恢复,治疗14d至1个月之内咳嗽症状消失或不够轻度标准;③无效:治疗7d,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结果以(±s)表示,t检验做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8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91.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42/6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R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FVC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差值比较
3 讨论
CVA是特殊发作类型的哮喘,是小儿常见慢性咳嗽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咳嗽、持续及反复性咳嗽,听诊时无哮鸣音,检查X线胸片无明显改变,抗迁延难愈,且反复发作[5]。长期以来临床上哮喘常考虑以病毒感染为主,往往忽视MP感染。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支原体感染广泛存在,好发年龄仍以学龄前、学龄期儿童。近年来随着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变迁,肺炎支原体感染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支原体是呼吸道及呼吸道外感染的重要病原,并导致肺外多器官系统的损害,因此对于支原体诱发的CVA的治疗更为关键。
布地奈德是目前国内惟一被批准可以用于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有较高的糖皮质醇受体结合力,是地塞米松的900倍,有强有力的抗炎作用。用1%~5%溶液雾化吸入即可达全肺,抑制气道高反应,减少腺体分泌,抑制细胞因子与肥大细胞的产生,应用较为安全,无成瘾性。但CVA同时存在MP感染的患儿,单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难以缓解[6]。治疗关键是控制和消除MP感染,在有明确病因时,针对病因的治疗意义将更大。红霉素属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在临床上较多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7]。阿奇霉素也属于大环内酯的抗生素,能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组织渗透性好,在呼吸道内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8]。此外,阿奇霉素除有抗菌活性作用外,还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组胺的释放,减少粘液分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可抗炎而减轻哮喘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前提下,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MP诱发的CVA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和肺功能,P<0.05。这表明,大环内脂类药物对于支原体感染较为有效,其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MP诱发的CVA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1]王素青.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误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5,12(5):896-897.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8,42(2):100-103.
[3]史绍丽.孟鲁司特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57-58.
[4]朱毅,陆丽华.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2):259-260.
[5]杨皓.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4):54-55.
[6]于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5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50-51.
[7]孙玲.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4):4761-4762.
[8]何燕青,何伶俐,缪春健.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6):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