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羽咋还“让球”遍地?
2011-05-30南风
南风
9月18日,伦敦奥运会积分赛、中国羽毛球大师杯在常州落幕。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并非大师们精湛的球技,而是一场又一场的“默契球”、“让球”比赛。更让球迷有一种被愚弄感觉的是,甚至连世界羽坛最强大的“超级丹”也陷入“让球风波”之中。对于中国羽球来说,多少年来“让球”早已成为行规,成为“潜规则”,目的就为了在奥运会上尽可能多创造佳绩,属于内部调控。然而,在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日益完善的大环境里,这种违背了体育道德的举动,对于羽毛球运动长远发展而言,无疑是饮鸩止渴……
“超级丹”身心俱疲?
9月17日晚,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男单半决赛吸引了现场5000多名球迷的关注。为了一睹世界羽坛天王“超级丹”的风采,很多球迷宁愿坐上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到常州开发区新城体育馆。然而,在这场半决赛开赛前,网上突然曝料:林丹与陈金的半决赛早已内定了,为了保证陈金拿到足够多的伦敦奥运积分,林丹“被命令”一定要放水。
如果仅凭一位网友提供的信息,就认定林丹与陈金的比赛是假球,显然很难让人信服。然而,早已让人浮想联翩的是,在此前几天的比赛中,林丹就已表现出极其“反常现象”:当时,面对马来西亚二流选手、30多岁的老将哈菲兹,林丹表现得出奇的“失常”,整场毫无斗志。当场,有业内人士指出,林丹并非是实力问题,似乎是想放弃比赛,看看首局比赛,整场没有一拍像样的杀球,这哪还是林丹啊?不过,值得的一提的是,那天赛事组织方专门安排了1000多名小学生来现场观赛,在第二局林丹眼看要输掉比赛的情况下,全场可爱的小学生齐声高喊“林丹,加油!”,场面甚是感人。正是出现这样的小插曲,林丹突然发力,逆转了比赛。后来,那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一天前,林丹曾赴藏族中学参加推广羽毛球活动。他表示,积极推广羽毛球活动,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羽毛球,比拿金牌更有意义!”显然,那一天,林丹之所以改变放弃比赛的初衷,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些可爱的孩子,林丹不想让那些喜爱羽毛球、喜欢他的孩子们失望。
林丹说,自己小时候走上羽毛球之路不是因为崇拜谁,而是专业运动员那漂亮的扣杀动作将自己深深吸引。因此,面对像伦敦世锦赛上与李宗伟的终极决战时,他总会使出浑身解数:“很可能有的人看了这场巅峰对决,因为某个比赛动作,就会选择羽毛球。参与羽毛球运动的意义,要远远超过拿一个冠军。”
然而,在场下当谈起那场反败为胜的比赛,林丹脸上却没有任何欣喜的表情,反倒是皱着眉头,“赢了哈菲兹算是幸运了。不过输了也没有关系,没什么好找原因的,就是状态没出来呗。”有人问他状态为什么没有出来,林丹说:“每年都是打不完的比赛,一个接一个,我不可能每个比赛都拼尽全力。这样也算不错,除非是一些大赛,否则现在想把林丹从比赛开始就调动起来还真不容易。”
现在正是抢夺奥运积分的关键时候,林丹不用为自己积分发愁,但男单想要拿满三个名额还有些困难:“只有大家努力了,李宗伟肯定在前四,必须还要挤掉一个盖德,这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反正我现在比赛,除了额外的动力,这样的比赛不管输赢都没什么,要是输了,还挺好,不是每个比赛我都想拿冠军的。”
常言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林丹朴实的言语明显带有一些情绪,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关于林丹会在半决赛故意输给陈金的消息在坊间流传。9月17日晚,当那场备受关注的半决赛如期上演时,一切都印证了赛前“让球”的传言。
“感觉两个人怎么都不认真?”看着林丹和陈金的比赛,不少观众都开始抱怨,这场本来强强碰撞的高水平男单比赛,不仅没有像观众想象中的精彩,而且非常乏味。当时,就有不少记者都在嘀咕,“谁还看不出来啊,林丹负于陈金是为了奥运考虑,让陈金多拿积分,这样才能挤掉盖德。”结果,林丹很快就以0:2输给了陈金。
走出赛场,来到混合采访区时,林丹解释败因时称,“队内比赛,下午谌龙赢完,金牌已经是中国队的。”而在问到为何一天前与佐佐木翔交手状态非常好,对陈金状态又会如此之差时,林丹欲言又止,“一天前,打的是外国人嘛,今天自己人就……”接着,又有记者让林丹评价一下队友陈金的表现,此时林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用评价了吧,金牌是我们的人,评来评去,有什么好评价的。”留下这么一句,林丹拾起了地上的背包,头也不回地走了……
后来,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林丹故意放水给陈金,绝不是网友无中生有,为了有更多的选手参加奥运会,这也是羽毛队的内部调控,算是战略安排。其实,上有国际羽联赛制积分的政策,下有中国队的对策,不仅仅是林丹与陈金这场比赛,此前还有多场比赛,每当国家队内部的两位(对)选手相遇时,非主力队员都要为有望参加奥运会的主力队员让路。其中,在女单决赛中,蒋燕皎就主动退赛为奥运会重点运动员王适娴让路;在女双决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晓理/于洋同是主动退赛。玩积分,假球成风,对此,热情的常州观众非常失望,并纷纷表示:“这样的比赛已经失去观赏的意义和乐趣,对于我们自己掏腰包买门票的球迷来说,的确是被欺骗了。”
早在几个月前,在新加坡公开赛上,打进决赛的林丹就曾主动退赛,将冠军拱手让给了陈金。当时,林丹非常诚恳地来到现场,亲自向观众做出解释:“我知道有很多人买票来看这场男单比赛,但是今天我不得不让大家失望了,因为生病,不得不放弃比赛。”可现场观众却不买账,一时间炸开了锅,嘘声四起。当时,林丹世界排名第二,与李宗伟的差距有17000多分,而陈金则世界排名第九。这个久违的冠军,也让陈金拿到9200分,显然这样的结果对国羽实现三名男单赢得伦敦奥运参赛资格的目标非常有利。
针对这种情况,另一位超级巨星李宗伟早在今年年初就提出质疑:“或许国际羽联需要介入。现在如果一位运动员不想参加一场比赛时,国际羽联能做什么呢?他说他受伤了,但这可能只是一个战术上的策略。”李宗伟没有指名道姓,但这个“他”显然指的就是林丹。同时,昔日天王陶菲克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不知道他的伤势有多重,但我觉得这时候表示退赛很没有体育道德。这是焦点时刻,国际羽联必须介入,因为随便退赛对羽毛球运动是非常不利的。”
多少名将空余恨
其实,“让球现象”曾经在中国乒乓球队、羽毛球队非常普遍,甚至直到现在,在体育职业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也时常会出现这种怪现象。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对于那些所谓的重点乒羽选手来说,他们对这一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了:让球者不敢有半句怨言,接受让球者似乎也大言不惭,受之无愧。
竞技体育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强调的是公平和平等,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金牌战略的驱使下,以中国乒乓球、羽毛球为代表的“让球”传统却一直延续至今。多年来,外界或许只是铭记那些成功人士胜利的笑脸,却不知那些甘于牺牲的人内心的痛楚和遗憾。由于在奥运会或世锦赛上的“让球”,不仅令他们永远地与梦寐以求的冠军失之交臂了,而且让他们毕生的努力和付出付之东流……
喜欢羽毛球的朋友不会忘记,11年前在悉尼奥运会上,羽球女单一姐叶钊颖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女单半决赛,与队友龚智超相遇。对于叶钊颖来说,她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获得奥运会冠军,而且在此前她已经多次战胜过龚智超,几乎拿遍了世界大赛的所有冠军。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就在她距离自己的奥运冠军梦仅有一步之遥时,国羽教练组突然决定,让叶钊颖做出牺牲,故意输给龚智超。教练组的理由是,龚智超在决赛中战胜丹麦名将马丁的希望更大一些。就这样,叶钊颖永远地与奥运会冠军说再见了。时隔多年后,国羽总教练李永波在央视的纪录片中回忆,并承认了当时是安排让叶故意输,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夺取奥运金牌。类似的情况还曾出现在四年后的雅典奥运会上,当时状态正佳的周蜜在半决赛中碰到了老将张宁,结果教练组还是做出同样的决定,让周蜜为张宁让路,因为张宁在决赛中战胜张海丽的把握更大一些。最终,悲情周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奥运冠军梦想的破灭,可是这个梦想又曾离她如此之近,最重要的是她完全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却不敢违背教练组的命令。
与逆来顺受的叶钊颖、周蜜相比,曾经的国羽名将王晨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与“国羽让球”战略抗争。早在13年前,在中国羽毛球队效力的王晨已经是世界排名前3位的高手。遗憾的是,因为落选次年的尤伯杯名单,王晨一气之下选择挂拍。当时,王晨在落选后主动找到国家队主教练李永波询问究竟。李永波给她的答复是:“韩晶娜(顶替王晨的选手)年纪大了,水平在走下坡路,所以我希望她拿一个世界冠军再退役,而你呢,还年轻,打球的水平也在上升,以后机会有的是……”但对年轻气盛的王晨来说,李永波的解释没有说服力。王晨甚至当场顶撞李永波说:“照你这样说,以后我的腿要是瘸了或者断了,是不是你也能保证我拿到世界冠军?”与总教练对着干的后果可想而知,王晨只能离开国家队。
后来,王晨选择了加盟中国香港队,王晨和中国队之间的恩怨,尤其是和李永波之间的矛盾仍然在继续。在6年前的第十届全运会上,王晨的状态非常好,她在淘汰了国羽一姐谢杏芳以后,杀入半决赛。然而,就是在这场半决赛中,她却多次遭遇了裁判不公的判罚,结果遗憾地输掉了比赛。赛后,王晨炮轰李永波,并气愤地表示正是李永波控制了裁判员,所以她才会输给蒋燕皎。不过,让王晨自豪的是,在一年后的多哈亚运会上,她以接近完美的表现战胜了多名国羽选手,为中国香港队夺得女单金牌,同时这也是她个人第一枚国际大赛的单打金牌。
与国羽那样失意的众多名将一样,国乒名将王励勤也曾因为让球,让他的奥运会男单冠军梦灰飞烟灭。当时在奥运会男单半决赛中,王励勤遇到了队友王皓,他之前对王皓的战绩极为有利,再说自身状态正佳,结果因为教练组的刻意安排,他只能默默地为王皓做出奉献。然而等到决赛时,当时对柳承敏七连胜的王皓,最终却没能顶住的强大压力,将奥运金牌拱手让给了韩国人。让球让丢了金牌,那是中国乒乓球刻骨铭心的一天,也是王励勤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在中国体育拿了这么多奥运金牌,金牌战略早已与政治无关的前提下,“让球事件”与职业化时代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要金牌更要费厄泼赖
名噪一时的中国体育“让球事件”,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4年前《新民周刊》封面报道披露的“何智丽往事真相”曾引起极大反响。当时,印度新德里举办的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半决赛时,国乒教练组决定让何智丽在半决赛为队友让路,当时何智丽未表示任何异议,然而在比赛开始后,何智丽却全力以赴战胜了队友管建华,紧接着又在最后的决赛中战胜了那位韩国名将。金牌虽然保住了,可是何智丽却打破了队内的行规,严重挑战了国乒教练的权威。其实,乒乓球让球传统由来已久,包括上世纪60年代的庄则栋成就三连冠霸业,其中就包含李富荣(三连亚)和其他队友的无私让球。更有甚者,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为了照顾中朝友谊,中国女单选手张力,连续两届决赛让给朝鲜选手朴英顺。乒乓让球观念,实在是根深蒂固。
由于何智丽的叛逆,直接导致她失去了参加汉城奥运会的机会。当时,何智丽,戴丽丽,焦志敏,陈静和李惠芬5人获得了奥运会参赛资格,但最终只有3人可以入围。结果,教练组毫不犹豫地将何智丽排除在外。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何智丽一气之下离开国家队。某上海乒乓名宿,60年代乒乓女子世界冠军,何智丽的启蒙教练,在报纸上公开表示了对选拔制度的不满……奥运会结束后,何智丽远赴东洋,改名小山智丽,一度销声匿迹。而两年后,汉城奥运会冠军陈静在落选北京亚运会参赛资格后,则去了台湾。
那个年代,体育与政治紧密相联,因此每每出现何智丽或陈静赢得比赛的消息,都会招来媒体和球迷极具爱国主义色彩的耻骂。如今,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体育更多地还原了体育本身的面目,几乎再也没人会将一场比赛的得失,上升到爱国的政治高度。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当数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当时中国名帅郎平率领的美国队,在全国亿万观众的注目下,将中国女排淘汰出局。媒体和球迷尽管很为女排出局深感遗憾和伤心,可是却没有人像当年指责小山智丽那样去指责郎平。
近些年,中国足球、篮球相继走上职业化道路后,中国乒乓球、羽毛球也实行了职业化联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化体育取代计划经济时代中的专业体育,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国乒、国羽为了奥运金牌战略还要延续“让球”传统,显然已经有悖于时代的发展。
像中国羽毛球大师赛这样的世界级高水平赛事,近些年开展得非常火爆,球迷热切关注,赞助商积极参与,甚至整个赛场的包装也呈现世界网球大师赛的风格和特色。然而,让球迷无比失望的是,由于金牌至上的思想作祟,本来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大师赛却成为国羽备战奥运会的牺牲品。为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满贯网球公开赛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而我们的羽毛球、乒乓球,尽管水平很高却始终无法与国际接轨。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原国乒总教头蔡振华表示:“从乒乓球的长远发展及全球推广普及的角度来看,并不希望国乒在国际大赛上长期包揽全部金牌。”显然,由于国乒的“一统天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放弃这项运动,长此以往乒乓球必将遭遇被踢出奥运会的尴尬。如今,国羽为奥运会夺取更多金牌,炮制出系统的“战略性让球”,何尝又不是将羽毛球逼入死胡同呢?
听听观众的声音吧,“我们花钱买票,居然看到一场场‘假球。这是中国羽毛球的悲哀,也是中国羽毛球的损失。它迟早会失去民心……”竞技体育追求卓越、追求金牌无可厚非,可是前提一定要公平,一定要真实,否然,即使伦敦奥运会中国队包揽了所有羽毛球金牌,又与我们何干呢?如果那样,外界更关注、更同情的是周蜜、叶钊颖们的眼泪,更担心的是国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