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水旱灾害规律和防治经验
2011-05-29王道虎皇甫全欢孟佳佳方高干
王道虎 吴 兵 皇甫全欢 孟佳佳 方高干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苏北地区,市域总面积10072km2,耕地面积590万亩,总人口538万人。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120km2,人口110万人。
多年的水利建设,使淮安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雨大灾”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洪水威胁依然存在;“小雨小灾”虽然基本解决,但区域发展还不平衡;“无雨旱灾”虽然有了很大缓和,但水资源仍较紧缺。因此,研究淮安洪涝灾害规律,总结防治水旱灾害经验,提出对策措施,对农业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一)气候特点
淮安市位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过渡区,濒临黄海,具有明显的季风和过渡性气候,表现为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夏季常出现梅雨,梅雨后又常遭台风袭击。梅雨、台风雨常形成洪涝,若受副热带高压势力或西风带气流控制,常出现干旱少雨天气。
(二)降雨时空分布规律
淮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60mm,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但在时空分布和地域上存在差异。
一是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且多以暴雨形式集中降落,所以造成夏秋多洪涝,冬春易干旱;二是年际间存在差别,丰水年与枯水年降水量之比可达2倍以上,最大超过4倍,所以常导致旱涝交替;三是地域分布有差异,东北部的涟水和南部的盱眙、金湖为相对高值区,相对底值区在洪泽,总体是低山丘陵区易旱、平原坡地和低洼圩区多涝渍。
(三)实测降水量资料分析
从1953年有较为完整的降水记录算起,至1998年的46年中,实际出现洪涝灾害有14个年份,平均3.3年出现一次。对照实际降雨资料分析,发生洪涝的年份一般年降水量都大于平均值。其中,1954年、1956年、1957年、1974年和 1991年等 5年为大或较大洪水年。
据1999~2009年降水资料分析,11年中有5年为大或较大洪水年,其中2003年降水量最大。据调查,洪水灾害周期为11年一大灾,2年一小灾。
二、农业干旱的基本特点
(一)干旱指数分析
根据淮安市干旱指数等值线图,淮安市干旱指数在0.8~1.0之间。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86,总体属湿润地区。北部属半湿润亚热带鲁淮气候区,南部属湿润的亚热带江淮气候区。
(二)干旱灾害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从最近10余年资料分析,干旱频率、旱灾面积与播种面积之比的成灾率逐年增加,旱灾发生频次也是逐年增加。
(三)历年旱情及其特点
年均值小于平均值100~200mm及以上的年份为旱年或大旱年,1998年以前大旱年共计10个年份,平均4.7年发生一次。特大旱有1966年、1978年和1994年,其特点是面积广,各地特旱月出现的一致性及连续性。从汛期降水分析,3个大旱年都比常年少5成或近5成。每当旱年,淮安和全流域的降水都少。从1999年至今的资料分析,大旱年有1999年、2001年、2002年、2004年等 4年,平均2.8年发生一次,近10年发生的频率频次都在增加。从统计资料可看出,旱年往往连续出现,一般2~3年;每一次旱年周期中,必有一年为重旱年。
三、防治水旱灾害基本经验
(一)平原坡地治理
平原坡地的梯级河网化始于1957年,治理平原坡地中存在“大小、高低、多少、涨落、深浅、好差”等6对矛盾。它不同于一般的灌溉渠系的布置,也不同于一般的河网化,而是根据地面高程将水网分为若干梯级,同一梯级内的不同水系之间相互调度,从而使它不仅具有能引、能排、能灌、能降、能航的基本作用,而且在控制、调度方面有它特有的工程作用,可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除害兴利效能。
1.梯级的划分
淮安市平原坡地规划为12个梯级,由梯级河道和相应的控制建筑物组成。分别为海堤线、官沟大新河线、盐东控制线、两六调度线、柴塘朱码线、淮沭河线、刑西淮泗河线、总六塘河线、路北河线、衡河线、总渠线、废黄河线。梯级地面级差一般为2.5m,个别为3m。
2.梯级调度河的设置
全区规划梯级调度河共8条,说明如下:
(1)海堤河:沂北第一梯级调度河,沟通烧香、善后、车轴、五图等河道。
(2)官沟大新河:沂北第二梯级调度河,沟通善后、车轴、牛圩、东门等河道。
(3)盐河:中段为沂南第三梯级调度河,沟通南、北六塘河,柴米河、沂南河等,全河又为引淮、引江补水东线。
(4)两六调度河:沂南第四梯级中的南、北六塘河间的梯级调度河。
(5)两柴调度河:沂南第四梯级中的柴南、柴米河间的梯级调度河。
(6)淮沭河:沂南第六梯级调度河,沟通淮柴河、总六塘河,又为两河排向新沂河直接出海的调度河,全河还为引淮、引江补水干线,又为淮沂水系调度分洪。
(7)柴塘河:沂南第八梯级中的砂礓河与总六塘河间的梯级调度河。
(8)横河:渠南第十一梯级调度河,沟通头溪河、涧河、塘河、十字河等。
3.河网布局
(1)布局原则
根据水系、地形、地势统筹考虑,一般干渠、分干渠与干、支河相对应,支渠对应于大沟,斗渠对应于中沟,农渠对应于小沟,毛渠对应于腰沟,以下还有田间工程。
一般大沟及支渠每3~5km布置1条;中沟、斗渠每800~1200m布置1条,小沟及农渠间距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布置。砂土及砂质壤土地区沟渠距在200m左右,粘土及粘壤土地区沟(渠)间距在100m左右,腰沟、毛渠每50m布置1条。
(2)设计要求
标准:日雨150~200mm不受涝,70天无雨保灌溉,地下水控制在1.0~1.5m。
要求:对河网提出“深、网、平、通”要求。“深”即沟河要深;“网”即沟渠成网,灌排分开;“平”是沟底要平;“通”是同梯级河网之间要通。上述要求对解决平原坡地的6对矛盾有鲜明的针对性。
尺寸:按排和蓄的要求进行核算,一般地区大、中、小沟的挖深分别为 4~5m、3~4m 及 1.5~2m,底宽分别为4m、2m及1m,特殊地区特殊处理。
(3)布置型式
挖沟结合修渠、筑路、青坎,路旁植树造林,沟、渠、路、林的布置方式有“路、沟、渠”、“沟、路、渠”、“沟、渠、路”等3种型式。经比较,以“沟、路、渠”型式为主,其他两种型式为辅。
(二)丘陵山区治理
丘陵山区主要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相结合,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形成小流域系统工程,即梯、截、蓄、提、排、保。
梯,坡耕地治理改造,进行等高条垦。沿等高线修建水平梯田,改变过去从坡脚种到岭顶的坡耕种植方式。梯田不仅改变了微地形,而且台阶式田面切断了坡面径流,拦蓄了雨水和泥沙,有效减弱了水土流失强度。
截,建设梯级截洪沟。根据地形情况开挖一条或两条以上截洪沟,一般多和库塘相连接,形成“长藤结瓜”工程。截洪沟以上一般是林区,以营造防护林和经济林为主,截洪沟以下是农田。梯级截洪沟可分级拦截山洪,归槽排泄,蓄洪兴利。既能减缓洪水和泥沙对山下农田的危害,又能高水高截、高蓄、高排、高用。
蓄,兴建蓄水的小水库和塘坝、截潜流等工程,充分拦蓄地表径流,积极截蓄地下潜流,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提,兴建引水工程和提水站,补库补塘,发展灌溉。
排,在坡改梯的同时兴建坡面排水工程。一种是排灌结合型,梯田的坎下沟和坡面沟结合,既灌又排,在和道路相交处设置灌、排、交通三结合跌水,减缓水流冲刷;另一种是单排型,在无灌溉条件的梯田和造林坡地,利用原坡面的冲沟作为排水沟,排除坡面径流,在冲沟内修建谷坊防冲。
保,营造水土保持植物防护体系。山顶布置用材林,山腰布置以板栗等果树为主的经济林,梯田坎埂以三条为主的护埂林,沟头、沟底、滩地等以草甸、灌木、乔木为主的防护林。
(三)低洼圩区治理
“除涝改制”是进行圩区治理的重要措施。根据“低洼地区结合除涝治碱,改旱作物为水稻”的方针,在淮北地区扩大旱改水面积800~1000万亩,亩产从不足百斤迅速提高到600斤,改变了徐淮地区贫困面貌,为低洼圩区治理找到了一条非工程措施的新路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四、建议
(一)完善梯级河网化
淮安市梯级河网化从1957年开始,1988年止,其间经历了30多年,骨干河网已大部分建成,但由于工程标准还较低,局部梯级划分显得不够完善,尚需适当改造,少数梯级调度河也尚待扩建。
(二)实施综合治理,提高农田抗灾能力
做好水土保持,减少水、肥、土的流失。做好平原沙土区沟头工程防护和沟坡植物防护;丘陵山区做好等高条垦和小流域治理。加强农田林网建设,调节田间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三)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
加强全民水患和抗灾意识教育,防止产生放松麻痹思想,提高防灾减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以稻麦为主的种植结构,合理制定作物布局规划,低洼易涝地区更宜种植水稻、浅水藕等耐水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