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管理求发展,特色建设创名校

2011-05-28天津市河东区互助道小学刘玉凤

天津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校本课题培训

■天津市河东区互助道小学 刘玉凤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我校一直把“为每一个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温暖的、健康的、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成长空间,在爱的阳光普照下,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与发展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建、充满成功与快乐的生命化课堂,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享的幸福旅程。

一、关注细节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教学质量的提高源于规范、科学的常规管理和不断创新、完善的制度保障,为此,我们确定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目标,学校的常规管理呈现5个关注。

1.课程管理中,关注校本课程的实施。

我校做到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得到严格执行和落实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开设了“文明礼仪”、“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关注校本课程的活动质量和效果,以丰富多彩、富有实效、活动性强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个性和实践能力。

2.备课管理中,关注“教与学”行为的定位。

为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学校提出了“十备”要求:一备教材(教学内容);二备学情(知识背景);三备课件、教具(辅助教学);四备导入(激发兴趣);五备方法(教学策略);六备设问(现场反馈);七备层次(教学过程);八备训练(巩固应用);九备板书(逻辑思路);十备小结(推扶提升)。教导室随机抽查评价与开放展示评价相结合,每次检查后,都会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改进,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3.作业管理中,关注批改。

作业批改要求采用“等级+日期”的评价方式,适时采用鼓励性评语或指导性评语。学校定期开展作业展评,促进作业批阅质量的提高。

4.听评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六项标准(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课堂呈现问、说、议、辩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浓厚。听评课以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及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

5.教学反馈中,关注质量检测与评价的科学规范。

将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的表现纳入评价。特别加强对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和地方、校本课程等考查课目的评价管理,实行理论测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等级评价与活动成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二、深化课题研究,构建生命化课堂

生命化课堂是灵动、高效的课堂。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也是课改的重点和难点。几年来,我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从问题到课题、从试验到经验、从结果到成果的过程中引导教师搞好课题研究,构建生命化课堂。

2005年,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研究”这一课题,并申请立项为天津市“十一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课题结合学科特点,聚焦课堂,抓住课堂原本具有生成性的特点,改变教学中教师无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成状态、死抱教案、操控课堂、不敢或不愿直面学生的“节外生枝”、让学生按教师事先确定的“行进路线”被动学习的现象,从而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同时形成教师面对“课堂生成”的应变策略,在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机智,让课堂在平等的师生对话与互动中充满生命意义。2008年,该课题顺利结题。我们乘势而上,延伸课题,由面到点,成功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互动关系的研究”,2010年成功结题,经过实践研究,各学科初步形成了“生成—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根本目的,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检测反馈”为基本环节。

通过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实践,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对“预设”与“生成”这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首先,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结构的重组,教学环节的弹性控制,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评价的多元结合,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有效动态生成性课堂初步构建。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能对学生生成的信息进行选择,能对学生生成的信息进行整合,教师的教育机智得到提高。此外,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让他们在合作中互进,在探究中提升。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他们初步呈现出敢于表达、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的良好状态,促进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造精神和谐发展。

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河东教育》以专栏的形式对我校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区教育中心、教育局3次在我校召开专题研讨会,推广研究经验;在天津市第六、七届双优课教学大赛评比中,我校多位教师获市级一、二、三等奖,10余位教师在全国、市、区做评比展示课,涉及语、数、英、音、美、品生、劳技等多个学科。教师们的多篇论文发表在《天津教育》、《天津教育报》、《河东教育》等报刊上,30多篇文章在全国、市、区获奖。

三、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校本培训是教师成长的一叶方舟,是教师素质提升的一把钥匙,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校大力加强校本培训,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目标,构建多元化培训模式,使每位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在不断的探索和进取中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专题式培训。

结合学校承担的“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研究”课题,学校确立了“理论引领,行动研究,同伴互动,个人反思”的研究思路;拟定了“确定问题—课例诊断—课例诊治”的研究程序。实验过程中,上带下动,领导身先士卒,做好研究;左右共研,同伴倾情互助,做好专题研讨;外启内发,专家专业引领,促进研究提升。教师以课为例,充分预设;优化方案,关注生成;反思互助,共同成长。学校先后共有30余名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工作,探索出了“生成—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专题式培训,学校一大批科研型教师快速成长,整体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为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骨干培训式培训。

学校经常安排骨干教师谈教学经验,班主任谈班集体管理经验,谈与家长沟通经验等,既有介绍,还有答疑、研讨。这种培训,是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之间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新型培训方式。

3.师徒携手式培训。

青年教师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生力军,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为了使青年教师早日成才,学校开展“拜师学艺”活动,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每一位青年教师找到一个“好师傅”,师徒共同教一个年级,共同参与一项活动,这样,青年教师身边就多了一个榜样,可以随时请教、互相开放教学。

4.案例教学式培训。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听、看名师的课。首先,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走进名师的课堂,亲自感受名师授课的艺术。其次,利用校本培训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看后进行评议,谈出自己的收获,看法、疑义,针对疑问进行讨论,达成共识。二是开展好校内的案例教学研究。每学期教研组要进行一次组内“磨课”活动,每学年学校针对一个研究课题进行全校性的“说、讲、评”三位一体的观摩课。通过这些案例教学研究,既解决了课堂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又使教师得到锻炼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5.教学反思式培训。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学校提出每一位教师要做到:课前反思,把预设落实到位;课中反思,让生成更加精彩;课后反思,整体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教师在上课后立即写下教学反思,每学期撰写1~2篇高水平的教学反思,学校择优发表在学校网站上,从而实现教学反思经验资源共享。这种校本培训有利于教师教育研究习惯的培养。

6.以赛代训式培训。

学校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围绕教学理论、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学科知识等方面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学习与提高。先后开展了“课程标准理论考核”;教师“粉笔字、简笔画、下水文”等教学基本功竞赛;“说课、课堂教学、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技能竞赛。每次竞赛之后,学校都要进行表彰奖励。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提高成为教师的一种渴求。

猜你喜欢

校本课题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