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民营企业发展困局

2011-05-25任立平

浙江经济 2011年17期
关键词:体制性外部环境民营企业

文/任立平

(作者为横店集团工业经济运行总监)

不能否认,这些年来相当数量的浙江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种种经营困难和问题,不少民营企业家认为现在搞企业还不如改革开放初期好搞。那时政治上鼓励表彰,政策上支持放宽,老百姓羡慕向往。而如今求生不易,遑论做大,发展后劲匮乏。

据笔者观察,民营企业的发展困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制性阻碍根深蒂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我国表面上已按市场经济规则指导经济运行,但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阻碍随处可见。如金融行业虽允许民营企业经营小额贷款,但不能吸收存款,却连邮政银行也可以存也可以贷,外资银行则不用说了。显然,至今为止,金融领域民营企业仍处于不公平对待的状态。又如,央企国企和外资企业在安全、环保方面发生过错时,现行体制往往极容易原谅和宽待之,而对民营企业犯同样过错时,则往往以确保社会稳定大局的名义“重拳出击”。体制性歧视的广泛存在,使相当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失去了许多机会。

二是民营企业不善于全产业链研究。民营企业自身往往长于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技术、市场的研究分析,而拙于全行业进行产业链研究。因为现实的状况在于,众多的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太小,即使能看清楚全产业链的变动大势,也无法发挥多大的产业影响力。客观存在的现实必然导致他们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自己与客户之间的微观问题上。因而,在国企的虎踞龙盘之势和外资的技术资本优势面前,很多民营企业就只有守势,或被国企收购兼并的命运。

三是企业家自身存在的弱点制约民企创新发展。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家由于对企业起着决定性影响,但他们总是受到过去的经验和思维习惯的束缚。比如,市场化发展日益要求企业对法律法规的规范性执行,这对长于敢闯敢冒的人来说是很难做的。他们总是习惯于轻视政策规定,比较容易个人说了算,即使请了职业经理人也会处处设防,反而成了折腾企业的枷锁,昨天的成功成了今天进步的障碍。

破解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局,笔者以为应从分析少数民营企业佼佼者的成功经验入手,同时切忌被他们对外宣传的似是而非的介绍所迷惑,而应看清其本质。

一是要高度重视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善。要既找市场又找“市长”,过去有很多人说,民营企业成功的原因是不找“市长”找市场。其实这是似是实非的假经验。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中,政府对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如能获得政府的支持,就能获得巨大的发展。仔细分析民营企业的佼佼者,无不与各级政府保持良好密切的互动关系。当然,在改善外部环境问题上还远不只是重视与政府的互动,与企业驻地的银行、财政、工商等部门都需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政策开放初期,老百姓对企业的发展是真心全力支持,那么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则是有条件的互利互惠才能支持,看不到或看不清这一点,民企在处理外部环境关系时,就会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犯错误。

二是需要调整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正所谓: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如今招工难,员工是上帝,企业家是仆人。不认识这一点,不以人为本,不重视员工的各样需求,企业就会总是处于招工难的境地。过去是物质严重匮乏,如今消费者挑肥拣瘦,产品既要质优又要价廉。所以,企业在成本控制,技术进步上必须先人一步才行。如此,企业领导人在管理理念上必须更多地理解人,必须有善于从团队和员工中集思广益的能力。重大决策要从过去的胆魄过人式拍板,转变为科学咨询民主决策方式。

三是要重视培养新型的企业家。当前,许多民营企业正处于新老交替时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老一代或一些从事企业管理二三十年的中年民营企业家均有一个痛苦的更新自我再学习过程,毕竟他们还不可能很快让新一代接班。重视和培养新型企业家要“两手抓”:一手抓老一代企业家的“转型升级”,另一手要尽快通过“实战”培养新的民营企业家。

猜你喜欢

体制性外部环境民营企业
谁制造了我国的产能过剩?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初探社会秩序下人主体性的丧失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中潜能生帮扶方法
江西省耕地质量提升的体制性障碍及优化路径
论民国时期检察权行使的外部环境——以青岛刁复墀贪污案为例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战略人力资本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