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DSA三维及软组织断层重建成像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2011-05-25何强肖亦明朱纯生黄小兰王志炜
何强,肖亦明,朱纯生,黄小兰,王志炜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1.放射科;2.介入治疗科,广东 东莞 523000)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作为一种非血管性介入手术,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转移瘤、血管瘤、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尽管PVP创伤较小,但一些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如骨水泥外漏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在术前后高质量的影像监测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软组织断层(Dyna 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PVP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PVP的32例患者共43个椎体临床资料。其中女性12例,男性20例,年龄32~82岁,中位年龄为60.5岁。经临床病理或影像学检查诊断,32例中29例为脊柱转移瘤,1例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例为脊柱血管瘤。43个椎体病变中包括胸椎病变24个,腰椎病变22个。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腰胸椎均采用经椎弓根穿刺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单,用2%利多卡因行穿刺点处皮肤至椎弓根处全层软组织及骨膜麻醉。在透视监视下,调节影像增强器角度,使椎体上下缘无双边影,椎弓根透视下成圆形,即椎弓根正位投影。以Cook 13G骨水泥针对准椎弓根中心穿刺,当针尖达椎弓根骨皮质后,行旋转DSA采集及软组织断层、三维重建成像;骨水泥针穿破骨皮质进入椎弓根、且骨水泥针固定后,再次行旋转DSA采集及软组织断层、三维重建成像,了解穿刺针方向及走向,根据图像调整穿刺针方向,将穿刺针钉入椎体前1/3处,正位在椎体中线。穿刺成功后,调配骨水泥,取PMMA,加入溶剂调配,骨水泥可拉丝时以1 mL注射器抽吸,在透视监视下缓缓注入椎体,如发现椎旁血管显影,或出现椎间孔、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立即停止注射,改变穿刺针方向;骨水泥呈面团状时旋转退针;退针后局部压迫3~5 min,伤口包扎,同时行正、侧、斜多体位观察,再次行旋转DSA采集及软组织断层、三维重建成像,了解骨水泥分布情况及有无骨水泥外漏。
1.3 旋转DSA、Dyna CT及三维重建资料采集、处理
旋转DSA扫描及Dyna CT、三维重建:患者取俯卧,采用GEInnova 3100平板DSA机进行旋转DSA采集。透视定位后,C臂X球管沿患者轴位旋转180°,以4°/幅的速度,进行图像采集,所得图像数据传送至ADW 4.3工作站处理,通过专用软件生成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多平面图像,类似横断面CT的软组织图像,然后进行三维重建。
2 结果
2.1 椎体内低密度破坏病灶的发现率
29例脊椎骨转移瘤共38个椎体,术前螺旋CT扫描均显示椎体内骨质破坏,椎体后缘骨皮质完整,DSA透视能发现12个椎体内低密度溶骨性破坏灶,旋转DSA及Dyna 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38个椎体骨转移瘤。2例椎体血管瘤,正侧位透视、旋转DSA及Dyna 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病灶(图1)。
2.2 手术成功率
旋转DSA及Dyna CT、三维重建正确引导43个椎体穿刺成功,穿刺针道位于椎弓根中心,2例共2个椎体行双侧穿刺,其余均为单侧穿刺,穿刺成功率为100%。骨水泥注射量:胸椎为2~5 mL,平均3.54 mL、腰椎注入3~6.5 mL,平均4.45 mL。
2.3 骨水泥外漏的影像学比较(图2)
11个椎体发生骨水泥外漏;其中2例渗漏到椎间盘,3例渗漏至椎旁软组织,透视及旋转DSA均清晰显示;6例少量骨水泥渗漏至椎前软组织,DSA透视未能发现,旋转DSA均清晰显示。
2.4 临床疗效
图1 1a、1b、1c,黑箭头是指低密度区为血管瘤
图2 2a、2c不能确定骨水泥渗漏情况,Dyna CT可以明确发现骨水泥渗漏到椎间盘(箭头所示)
术后24~72 h,32例患者中,20例腰痛或胸背部疼痛完全缓解者,12例部分缓解。1例老年性骨质疏松并腰1~3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因腰痛长期卧床,术后24 h腰痛缓解,72 h在拐杖辅助下床活动;22例椎体骨转移瘤患者,术前长期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止痛治疗,术后24 h22例患者胸背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止痛药剂量均减少,72 h16例单发椎体转移瘤患者疼痛完全缓解。
3 讨论
Dyna CT为一种新的技术,已广泛用于神经放射介入等领域[2],取得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国内顾一峰等[3]将Dyna CT技术应用于椎体成形术后观察,本研究结果显示,38个椎体溶骨性骨转移灶,Dyna CT均能清晰显示,而常规DSA透视仅能发现其中12个椎体骨转移灶。
国外学者[4]提出DSA和CT结合,指导完成椎体成形术。而Dyna CT结合两种影像技术的优点,从而弥补其各自技术上的不足。本研究32例患者共43椎体于术前、术中、术后均采用Dyna CT技术进行影像监测,准确指导椎弓根穿刺,提高手术成功率,大大降低穿刺并发症,如椎弓根骨折的发生率。与普通DSA比较,Dyna CT能更准确显示穿刺路径,并能更清晰显示骨水泥针位置,在注射骨水泥前,能更准确了解病变椎体手术椎弓根及椎体后缘完整性,从而降低椎管内骨水泥外漏的危险性。本组患者中6个椎体DSA透视未能发现骨水泥外漏,而Dyna CT能清晰显示少量骨水泥外漏,这显示Dyna CT技术在密度分辨率明显优于普通透视,但稍逊于CT;与CT引导比较,Dyna CT的见长之处在于能实时监控骨水泥注射,及时发现骨水泥分布情况,减少骨水泥外漏的危险。
PVP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疼痛完全缓解,脊柱稳定性的大大提高,部分患者恢复行走能力,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本研究PVP术后的疼痛缓解率达100%,尤其单发椎体转移瘤引走疼痛,16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PVP作为一种微创非血管介入手术,能有效缓解椎体肿瘤或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疼,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先进的影像监测设备、熟练的手术技巧及对骨水泥的性状和使用方法的充分了解,是保证PVP手术安全、有效的关键。
[1]Galibert P,Deramond H,Rosat P,et al.Preliminary noteon thetreatment of vertebral angioma by percutaneous acrylic vertebroplasty[J].Neurochirugie,1987,33(2):166-168.
[2]Heran NS,Song JK,Namba K,et al.The utility of Dyna CT in neuroendovascular procedures[J].AJNR,2006,27(2):330-332.
[3]顾一峰,吴春根程永德,等.旋转DSA的软组织断层重建技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9(15):547-551.
[4]GangiA,Kastler BA,Dietemann JL.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 guided by acombination of CTand fluoroscopy[J].AJNR,1994,15(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