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011-05-23房秀燕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数学

房秀燕

摘要:如何使学生在数学课当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等问题都是教师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以老师的主导作用来发挥和启发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关键词:数学 兴趣 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就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乐之”,才能“乐学”。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老师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以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有意的安排和符合教育规律的形式来承载与之相联系的内容,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和形式下学习时,教学内容就更容易接受,也更易于理解。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的应用了数学,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句话真正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的使用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比如,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测量我校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大树的高度。学习了圆锥侧面展开图内容后,让学生练习制作形状为圆台式的灯罩,圆锥形状的烟囱帽等活动。

二、改进数学教学方式

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创造恰当的问题情境,设计和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数学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疑问或偏差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并引向深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适时鼓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恰当的帮助,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准备好克服困难的动力。特别对基础差的学生要想方设法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才能提高学习兴趣。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成功者。总之,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种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充分享受自己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欢乐,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也让他们体味到经努力获得成功的愉悦,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深入钻石教材,在课堂上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能引起学生好奇与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某种“不协调”情境,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给学生讲了如下一个故事:小明放学回家路过一户人家窗外时,听到屋内有人争吵,一人说每人分500元,还多240元,另一人说每人分600元,还差360元……机灵的小明立即意识到一伙小偷在分赃,他运用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很快就算出了小偷人数和被偷的现金数,并马上报告了公安机关捉住一小偷。你知道小明是怎样计算得出的吗?故事讲到这里,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学习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了,像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学习要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适时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有机地开展一些游戏、动手或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学同类项概念时,教师有意识地制作一些纸板,上面写上不同的单项式,其中有些是同类项。上课时,教师随便抽取一些学生手中的纸板,然后让学生观察单项式是否与自己的相同。这种游戏活动,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数学活动小组,创设数学情境,引发求知欲,使学生更加广泛地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进行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进师生间的友谊。要亲近学生,爱护学生,热情帮助学生。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学生把老师当作朋友时,才能较自然地喜欢上老师所教的学科,甚至会把此学科作为自己奋斗终身的事业。这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

六、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地通过数学幻灯、投影演示、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等电化教学模式,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生动的函数图象变换,曲线的坐标变换,立体几何图形的截面生成等。

这在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方面起到明显的效果,因为形象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会给学生学习数学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七、及时评价表扬,稳固学习兴趣

学生听课、作业及课外活动中常常会表现出各种积极向上的、富有创造性的状态,对此,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表扬,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学生的微小进步、点滴成功,教师也要及时给以正确的评价和表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表扬”这个手段秋激励学生,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谐的气氛,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适当运用激励手段,从而达到不断稳固其学习兴趣之目的。

总之,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合理地运用这一教学手段,牢记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既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