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陂池,以备水旱”:赛典赤治滇池

2011-05-18编辑于翔汉

中国三峡 2011年6期
关键词:滇池云南工程

文/任 红 编辑/于翔汉

左:赛典赤图像

右:滇池草海长堤的冬季海鸥摄影/谢航/CFP

云南昆明,南屏步行街,古典式牌坊“忠爱坊”,纪念赛典赤的忠爱坊。 摄影/刘兆明/CFP

在中国的历史上,元朝是疆域浩大而短命的一个朝廷。在不多的四十几年御宇中,元朝多致力于拓展它的版图,而少有经营和建设。

骁勇善战的马背民族一旦成为积重难返的中原的主人,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它正如一个狂热投资地产的温州客,置下空前的家业之后,却要面临着物业税、房产税这些让人头疼的难题了。

元朝治下的水利,本来是应该成为那个王朝的“盲点”(就像来不及装修房子的温州客,根本无暇去为这幢房子去布设水电管线),却因为赛典赤·赡思丁在云南的作为而有所改变,也让观史者重新审视那个朝廷。

赛典赤·赡思丁,回回贵族,全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在阿拉伯语中,“赛典赤”,指荣耀的圣裔;“赡思丁”,指宗教的太阳;“乌马儿”则指长寿。如果你从未听说过赛典赤的名字,那么你一定听说过郑和的名字。威名赫赫的三宝太监,即是赛典赤的六世孙。

青年时代,赛典赤即以侍卫的职守,在成吉思汗帐前效力。元十一年(1274年),63岁的赛典赤以暮年之躯,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用生命中最后的六年,为云南革弊政兴水利,留给后世一件不朽的事迹。

云南僻远 临危受命

忽必烈对赛典赤说:“云南朕尝亲临,比因委任失宜,使远人不安,欲选谨厚者抚治之,无如卿者。”

云南僻远。元取云南后,只在那里设置军事统治机构,而没有设置行政机构,当时的最高长官是都元帅,下设万户、千户等军职。一切民政事务皆由武官兼理,加之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统治,当地的局势异常混乱。元四年,忽必烈五子忽哥赤封云南王。元八年,都元帅宝合丁与六部尚书阔阔带合谋毒死云南王。

赛典赤是元代开设云南行省的第一任平章政事。忽必烈对赛典赤说:“云南朕尝亲临,比因委任失宜,使远人不安,欲选谨厚者抚治之,无如卿者。”元十二年,赛典赤奏请朝廷取消军管民政,节制军人势力。元十三年,赛典赤改万户、千户、百户的军管格局为路、府、州、县等行政格局,并明确王府只是对行省的监督机构,而行省才是执行中央政令的权力机构。行省的治所,也由大理迁至鄯阐(即今昆明),从此云南脱离军事管理,与内地体制相同。赛典赤清查户田,整顿赋税,整理币制,修建驿站,屯田垦荒,设立学堂……这一系列的行政改革,为云南迎来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时期,也使云南本地的兴修水利成为可能。

推广农桑 经划水利

赛典赤有着在燕京和川陕地区积累下的丰富的治水经验,他现在缺的只是时间。他已经是65岁的老人,是应该退休的年纪了。但现在,他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北方,一个人在战斗。

在当时,云南的不少地方还是刀耕火种,不事农桑,只有大理和鄯阐的耕作技术相对先进,但仍然不能与内地同日而语。赛典赤一边推广北方的耕种技术,一边“经划水利”。他以开发滇池为突破口,设计并兴建了鄯阐地区农田水利灌溉的巨大工程。作为行政治所,鄯阐需要畅通的水路;作为屯田要区,鄯阐必须具备灌溉之便。因此,治理好滇池,成了维系和持续屯田垦荒的大计。

滇池北、东、南三面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量丰沛,滇池的水来自城东群山下“邵甸九十九泉”和每年雨季从四周山上下来的山洪。但滇池只有一个宣泄口,即城西南八十余里处的海口。只有及时疏浚海口至鸡心滩一带的河床,才能防止河沙淤积,保证宣泄畅通。

长期以来,滇池水患严重。唐《括地志》里面说,滇池水源广深,往下逐渐变得浅窄,好似倒流,滇(颠)池也由此得名。政局稳定的时代还好,南诏国和大理段氏都曾在这里“捍御蓄洪,灌溉滋益”,并设有专门的机构。但若是遇到乱世,滇池则无人过问,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段氏对东南地区失去了控制,致使滇池水利失修,水患频仍,一片泽国。

元十三年,修治滇池的工作正式启动。赛典赤有着在燕京和川陕地区积累下的丰富的治水经验,他现在缺的只是时间。他已经是65岁的老人,是应该退休的年纪了。但现在,他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北方,一个人在战斗。没人知道,他离自己的大限也只有区区的不到四年时间了。他要做的事情还那么多。

赛典赤命“额立三百六十匹快马,三百六十匹看水余丁”,进行工程巡视,要求“倘遇崩倒水浸,即时飞报上司,挑补修竣,不容怠慢”。这也首开云南水利工程管理的先河。

赛典赤带领随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勘察滇池,寻找段氏时代的水利遗迹。方案很快就确定下来了。赛典赤将全部工程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在昆明城的东北地区,以蓄水分流,结合灌溉、防止潦水为目的,重点清理水源,疏浚盘龙江。下段工程则是清除海口、石龙坝到龙王庙一带的积沙和淤泥,疏浚20余里的“正途壅底”的河道,并把海口河在安定境内的鸡心、螺壳几个险滩挖开,使水流畅通无阻。

赛典赤调汉族官员、劝农使张立道来鄯阐,共同实施方案。他自己负责上段工程,张立道和他的三子忽辛负责下段工程。

上段工程也称源头工程,始于金马河以北的盘龙江上游江段。这里水流湍急,大量沙石入坝子后,流速减缓,沙石沉降。旧日河床又年久失修,泥沙淤积,以致江流改道,分支乱流,堤岸崩塌,所以,首要是加固堤岸,固定河床。然后修引水渠,引邵甸坝泉水入江。这样,汛期河水不至于成灾;冬季河水不至于干涸;附近的沼泽会逐渐变为良田。

继而,赛典赤命在金马山下筑一座大型分水坝——松花坝,抬高盘龙江水位,截流分洪,开凿长达百里的金汁河,再分盘龙江水入金汁河。河堤宽一丈二尺到一丈六尺,沿堤配小闸10座,涵洞360个,以利“轮序放水,自上润下”。又开凿宝象、马料、海源、银汁等六条人工河,采用闸座蓄洪,灌溉八万亩良田。

为了减轻洪患的威胁,赛典赤还因势利导,建设了一系列辅助设施,命在“六河”上组织开挖6座下坝,以备水位低时提高水位;12道分水支河,以备水位过高时提高水位;72条底下暗沟,使山水通过时不影响水流本身的涨落;开挖涵洞,作为河道放水入沟渠的门户。此外,在坝南两河间分段修堰筑坝,用以减缓水势,免除洪患对鄯阐及其东南地区的威胁。上述工程竣工后,城东八里处又筑燕尾闸,用以分减金汁、西湓等几条河流的水势。河岸加筑石堤,以保证这些河流皆能入滇池,安全度汛。旱季则封闸蓄水,以供灌溉。

施工中,赛典赤命“额立三百六十匹快马,三百六十匹看水余丁”,进行工程巡视,要求“倘遇崩倒水浸,即时飞报上司,挑补修竣,不容怠慢”。这也首开云南水利工程管理的先河。

2010年5月,从昆明西山上俯视滇池。摄影/张存立/CFP

功成身死 英雄沾襟

元十六年,马可波罗游历云南,在游记中写道:“有一座大湖,广有百里,湖里鱼类很多,是世界上最好的鱼。”这座大湖,即是经赛典赤治理过的滇池。也是在这一年,赛典赤去世,享年68岁。

元十五年,历时三年的上段工程竣工。下段工程也如原计划按时竣工。从此,滇池面貌为之一新,四围香稻,万顷晴沙,史官说这里,“其俗殷富,墟落之间,牛马成群,仕患者稻秣驹,割鲜饲犬。滇池之鱼,人饫不食,取以肥田”。元吏郭松年在从鄯阐到大理的路上,经弥渡时写道“居民凑集,禾麻蔽野”,经凤仪又写道“百姓富庶,少旱虐之灾”。昆明也一跃而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且,这个地位延续至今,再也没有被撼动过。

元十六年,马可波罗游历云南,在游记中写道:“城大而名贵,商人和工匠很多,人有数种,有回教徒,偶像教徒及若干聂思脱里派之基督教徒。”“有一座大湖,广有百里,湖里鱼类很多,是世界上最好的鱼。”这座大湖,即是经赛典赤治理过的滇池。

也是在这一年,赛典赤去世,享年68岁,葬于昆明城北20里的松花坝马耳山。忽必烈感念他的功勋,追封咸阳王,谥号忠惠,并谕令云南全境依赛典赤成规,不得擅改。至今,我们仍可以去凭吊赛典赤的衣冠冢。在昆明五里多小学内,是他的青石墓穴,为1917年唐继尧题,袁嘉谷书。朗朗书声中,春去秋来,时光荏苒……

猜你喜欢

滇池云南工程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在滇池东岸看西山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滇池湿地,美回来了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