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渠道

2011-05-14郑福芹王春芳

卷宗 2011年12期
关键词:职业资格双师型

郑福芹 王春芳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适合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渠道,以期促进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关键词:双师型;双证;教师实训基地;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

在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兼有工程师、会计师,或医师等的素质)教师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本文结合我校实际,在分析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出建议说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方式、方法。

一、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和现状

自1998年国务院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教学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来,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强“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一直是各地职业教育的头牌重戏。

进入21世纪,我国急需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也正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职业教育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又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使学生成为社会合格的“灰领”阶层,这就需要其教师要有相应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成为会计师、工程师、律师、厨师等,并持有相应的职称证书。因此,要想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加职校生的就业机会,真正使学生提高动手操作技能,关键在于加强“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职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而其“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就是“双师型”教师。德国的职校教师必须具有10年左右的实践经验才能上岗执教,既要能够讲授专业理论,又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其职业教育的成功,使得德国的经济腾飞,引得美、日、法等国纷纷效仿。

我国各地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自1998年以来,努力打造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培养并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和比例。各地在“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方面参差不齐,又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

目前,在我国职业学校中,由于对双师型教师的认知上存在着误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缺少激励,片面追求”双证”,使其培养流于形式,导致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人数比例不高,培养力度不强,人员素质不齐。这些已成为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影响这支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有:

1、行业收入的差异加大了双师型教师流失的风险

由于我市职业教育中教师的收入不高,而财税金融机构的收入水平远远高于我市教师的收入水平,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又优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因而一些机构的“老总”对我市的教师情有独钟,蓄意招“降”纳“叛”,挖我人才。教师实习返校后,思想波动大,对教学工作不安心。有的人甚至早已“暗渡陈仓”,要求立即调动工作。仅上个世纪90年代中,我市由于这样的原因而流失的教师就有不在少数。

2、不同行业间的职务转换困难,政策缺乏弹性和可操作性

职业学校的一些实务课和实训课教师,多数经验丰富、技能高超、授课生动,案例、实例很多,深受学生欢迎。这些教师有中高级经济师或工程师的职称,但调入学校后,由于课时少或进校时间短等原因,一时无法转换到相当的教师职务系列。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市某职校调入一位会计专业技术人才,他在1990年就获得“高级会计师”职称,并在本地的会计审计行业享有较高的威望,从事一些重要的工作,但调入学校后却被告知从讲师开始从头待聘,迟迟不能转到“副教授”职务系列。待到评上讲师之后,该教师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这种不平衡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3、社会上有些行业的规定“抽”了双师队伍“釜底”的“薪”

某些职校为了培养双师素质的教师,曾鼓励会计专业的青年教师去参加“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和考试。当青年教师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完成学业,通过考试,获得了财政部门下发的“注册会计师”证书时,他们却被告知:持“注册会计师”证书而不在会计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相应岗位上工作超过五年者,证书将作废。这批青年教师为了不使以前已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付诸东流”,便演出了一幕“胜利大逃亡”。此类情况在其他专业领域中也时有发生。

4、教师职务评定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影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发展

在现行的教师职务评定中存在着强调科研论文质量和发表论文刊物级别的倾向。这根指挥棒无意地在引导教师热衷于将自己的论文发表到理论性的“核心刊物”上,而忽略了实际应用的研究,错误地认为应用研究“不登大雅之堂”。

同样,担任课堂教学的教师与担任实验指导的教师在教师职务评定中的待遇也不一样。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担任课堂教学的助教,只需通过校内评审即可晋升“讲师”,而担任实验指导的助理工程师必须通过有一定难度的国家统一考试才可晋升为“工程师”。更有甚者,一航运学院的急救教师,具有很强的实际急救业务操作技能和优秀的医学专业理论素养,具备医师资格,担任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的赛场急救医生,因为不擅长发表论文,职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孰重孰轻,孰厚孰薄,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壮大和发展。

5、对科研成果评比和奖励不重视应用开发的做法影响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提高

财经类职业学校,保留了一些老传统,但在最为逼近学术前沿的科研领域中,理应充分体现创新意识和最新成果。然而在有关科研成果评比和奖励的文件中,竟然明确将“计算机软件”排斥在科研成果之外,理由为“无法鉴定”。据说,这类情况在人文和财经类的学校中并非仅此一家。像这种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时代特征的成果在堂堂学府的学术机构中都得不到承认,那么,其他应用开发的项目更是“命比纸薄”。

通过应用开发,教师可完善知识结构,增长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这有利于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但是,当有迹象表明权威机构都不重视应用开发,认为论文专著是正路子,应用开发是野路子时,那么双师型教师便只好无可奈何地弃“双”从“正”了。

6、招生规模的扩大,职业教育生源素质的降低,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工作、心理压力,教师深入业务部门进行调研的做法已难以坚持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本市职校在校生人数大大增加,而教师人数的增加却不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更何况,由于高校扩招,中职生源越来越差,素质下降很快,教师由于精力所限,原来深入业务部门开展调研的惯常做法,现在已难以坚持。教师脱离实践的时间一长,双师素质则出现退化,双师型教师也是有其名而无其实。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建议和做法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双元制”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或上岗证,增加就业机会。职业学校的特色,就是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双师型师资队伍正是彰显这一特色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为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经济,就必须要加强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壮大的引导机制

除了不断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经济收入,吸引业务部门的技术骨干流向学校之外,还要妥善解决引进的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职务聘任问题,妥善解决从事实践环节教学教师的职务晋升问题。对于坚持到业务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参与项目开发和参加实习培训的教师,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分配上的倾斜。对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潜心应用开发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他们的创新成果,要像其他科研和教学成果一样,给予充分的重视。

做到这一步,需要很多的努力。但是我们可喜得看到一些职业学校,已经在这些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已经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措施致力于这些方面的建设。我们期待步子再大一点,稳一点,动作再快一点。

2. 在教学部门中确定合理的双师型师资比例结构

合理的双师型师资结构,对于职业学校的特色教学十分重要。学校有必要为各部门确定合理的结构机制,委派有热情、有创新和实干精神的双师型教师担任教学领导工作。

改善双师型师资结构,除了可以通过从业务部门引进业务技术骨干之外,还可以通过培养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来实现。学校要建立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使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有“用武之地”。

3. 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实训,学校应为教师的实训创造条件,与外界业务部门搞好关系。

业务部门每天要碰到层出不穷的问题,产生一些案例。作为实践部门,它既是理论的来源,又是理论的检验者。它是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最好课堂和操场,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源头、活水”。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离不开实际业务部门。

现实中,一些职业学校片面得强调考勤机制,教师的时间被控制,使得双师型教师在实训和继续教育方面被束缚了手脚,影响到业务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一些财经类职业学校,国家的经济政策、经济法律法规更新换代特别快,不能及时地参加继续教育和实训,极大地阻碍了这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学生就业和招生。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切实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高瞻远瞩,给于双师型教师足够的自由和成分的时间、空间,让教师们在宽松的实践环境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素质,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好的师资、好的学生、好的就业、好的招生为一体的良性循环。

职业学校还要认识到与业务部门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意义,主动建立与业务部门的联系机制,既要利用业务部门的资源来培训自己的教师,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又要帮助业务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参与课题调研,培训业务人员。

4. 建立能发挥双师型教师潜力和作用的“产学研”创业机制

要引导青年教师在重视理论进修的同时,重视实际应用和实践技能提高的研究,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发挥双师型教师的潜质和潜力,鼓励他们在业务对口的条件下兼职和创业。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实训基地和社会影响,举办财经、计算机等的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创业机制,帮助具有双师素质、能在“产学研”中创造较好效益的教师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学生,提高学生素质,增加其就业机会。

5、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行业技能测试和专业资格证书考试

双师型教师的一个标志是具备专业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一般需要参加专门的国家组织的专业资格考试和行业资格考试,如,财经专业的教师可以参加会计、审计、统计、经济师等的专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还可以考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等资格;法律专业可以考取律师资格;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很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技能,才能够取得。学校应该对考取这些专业资格证书的教师,给以一定的奖励和激励,促使教师积极参加这些考试,努力提高自己业务素质。

但是也不能单纯地将“双师型教师”和“双证”混为一谈,片面追求“双证”,而忽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事实上,“双证”只是“双师型教师”的一个必要条件,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双证,而只有双证没有过硬的实践业务素质和实践技能,则不能称其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需要理清“双证”与“双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第10期

[2]《职业与教育》2007年,刘素婷

猜你喜欢

职业资格双师型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再取消3项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探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