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2011-05-14丁晓锋

卷宗 2011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学习兴趣

丁晓锋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对教材和教学目标把握不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结合新课改理念和自身教学实践,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从定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面等进行了探讨,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目标;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掌握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但是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对教材和教学目标把握不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单一等与新课改理念不协调的问题。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探讨如何搞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第一、转变观念、定准目标。面对新教材,有些信息技术教师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理解片面,仅重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讲授忽略了新课标教学的核心: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此问题,教师应转变观念,采取相应措施:首先,认真研究新课标,定准教学目标。教师作为新课标的实施者,要深刻、全面领会新课标的内涵,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素养贯穿到教学中。其次,善于运用新教材。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理清知识脉络,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与教学重、难点。同时教师对教材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观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知识顺序关系,吸取生活事例丰富教材内容,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第二、激发兴趣,寓教于乐。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琐碎繁多,学生容易感觉枯燥、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可以通过巧设导语、多媒体演示、启发诱导、作品评比、设立兴趣小组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综合练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欣赏整理好的作品,然后引导学生:作品设计的是否漂亮,有什么特点?你们能不能设计自己的原创作品?学生看到漂亮的作品会跃跃欲试,此时教师适当加以指导并对学生设计好的作品多加鼓励,以使学生乐于学,主动学、学有成就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源泉。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而使学生主动学、快乐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三、教法灵活,重在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重在知识的讲授,以教师为主体,而信息技术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发展性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的选择使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组合起来。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应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之上。各种教学方法中,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构建主义理论之上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成就感,被激发强大的求知欲,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勇于创新的自学能力。例如本人在进行网页制作的教学中,第一课时首先给学生演示了几个美观的个人主页,接着介绍了Frontpage的特点和常用的板式,然后提出任务:①建立站点,并管理站点。②丰富网页内容,要求有积极、健康的主题思想。③实现网页中的文字编辑及添加图片、动画。该任务是在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设置的,同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尝试站点的建立,通过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站点的建立,对于个别完不成任务的同学进行指导。第二课时,提出了文字动态出现、按钮制作、超级链接等任务。第三课时,提出对整个网页进行修饰及发布任务。通过三个课时的教学,学生设计出了自己的作品,整个授课过程,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收获了成就感。

(2)分层教学法。美国教育家目标教学理论创始人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这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目前高中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差异比较大,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分层教学主要包括:①学生水平分层。在课前做好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的摸底工作,主要通过私下与学生交流和填写调查表方式。通过摸底工作将学生分为较好生、普通生和需帮助的学生,这为备课分层打下了基础。②备课分层。针对较好生寻找一些具有开发智力、稍难的知识,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对普通生完全依照大纲,依据课本,抓基础,多练习,重能力;对需帮助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同时引导较好生帮扶他们,使他们尽快掌握基础知识与能力,赶上普通生。③分组教学。在授课时,将同一水平的学生座位安排到相邻处,以使他们能互相帮助,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完成任务的学生帮助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

分层教学法是符合新课改的“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是解决学生水平差异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避免教学中“一刀切”的弊端,既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超前发展,也能鼓励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3)研究性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确定研究课题并自己收集、分析、筛选信息资料,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Excel的教学中,本人指导学生对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或者学生每月零花钱消费支出等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得到调查数据,然后让学生将数据输入到Excel表格中,同时进行排序、求和、求平均值等操作,并绘制图表进行直观展示。对于学生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调查活动,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当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除以上三种方法,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演示法、实践法、比喻法、类比归纳法、基于网络的学习方法及最基本的讲授法等均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使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贵得法。新课改中,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组合,相互补充,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都不应摒弃,只能根据需要进行选用。

第四、鼓励为主,教学评价多样化。传统的教学评价重结果忽视过程,并且是单一标准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容易打击起点低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对于不同兴趣和不同特长的学生也难以得到真实的反应。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由于探究主题的综合性、内容的丰富性、方式的多样性和成果的新颖性,学习评价必然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可以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及道德观。通过评价同学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与反思,吸取别人好的经验,克服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促使自己不断上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差异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半成品”或者基础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督促和鼓励,让学生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

总之,新课改将带给信息技术教师机遇与挑战,对于如何开展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许多工作需要去做。我们只有深刻理解新课标的内涵,理清教学目标,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才能丰富教学经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黄建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教法探索凯里学院学报

[4] 张海林.分层教学在普通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江苏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