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默是杂文的好调料

2011-05-14韩晓艳

杂文选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风趣帝王调料

韩晓艳

作为一张名为“讽刺与幽默”的报纸,它的杂文版面当然应该有更多“幽默“的成分存在,这是几年前的我,一个年轻的编辑第一次接手《众生相》时一种简单而朴实的想法。

在此后几年的工作中,我有幸拜读了数以千计的杂文界前辈们的作品,其中独到的观点、犀利的文风、缜密的逻辑都令我折服,而那些点缀文间、无处不在的幽默,尤其让我为之倾心。

提起杂文,人们总是会想到那个著名的比喻——“匕首与投枪”。我以为,似乎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简单的理解这个比喻,将杂文看成战斗檄文式、疾风烈火般的文字。匕首和投枪有两个特点:小,杂文固有的特点短小精悍,自不必说;锐利,那是一种直刺人心的效果。直刺人心,就是令读者产生共鸣,令读者与作者心有戚戚焉,令读者与作者站到同一条阵线里来——恰到好处的幽默,就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

嬉笑怒骂皆文章,“嬉笑”是在“怒骂”之前的。因为快乐是人类最能接受的一种情感,通过它来传递的信息,最容易直指人心、打动人心。当我们想让别人认同某种观点时,一条条排布论点的“讲道理”式长篇大论常常会令对方心生厌倦;而杂文则以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和风趣的文字传递自己的观点,融大义于轻松有趣的微言之中。假如人们阅读你的文章时会心一笑,那么他们的想法离你也就近了。

在史书上,我们常看到这样的记载,在面对那些诤臣正义凛然的犯颜直谏时,帝王们总是会龙颜大怒,甚至把他们扔进鼎里烹了。但与此同时,也流传着不少聪明的臣子以幽默的方式劝谏帝王的故事。那些用讽喻等办法巧妙表达自己观点的臣下——如淳于髡、东方朔、敬新磨、纪晓岚,却往往能够成功地說服帝王,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如今杂文所要面对的,并非需要劝谏帝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将读者视为上帝,向读者传递自己的观点,这两点是没有错的。无论是对于古之帝王,还是对于今之读者,幽默都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回到前面所说的“匕首和投枪”,杂文的终极目的,还是要直指人心,要取得读者的认同。幽默可以说是杂文这道大菜最好的调料。一个好的观点、看法、意见,就好像一条肥嫩的大鱼,好固然是好,可我们不能让读者囫囵个儿的将它吞下去,而需要像幽默这样的好佐料把它烹制得美味而容易入口,最好还能有那么一些悠长的回味。

在杂文里运用好幽默这种调料,并不是简单的事,它往往带有很大随意性,无法刻意去追求。在我读过的优秀杂文里,有的幽默成分多些,有的少些,有的甚至只是略有一笔,却宛如画龙点睛。正如出色的大厨,在烹制不同的菜色时,有不同的调料用量,用手一抓,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无论怎么运用,总的原则只有一条,手法是为观点服务的,正如配料是为主菜而服务一样。

如若违背这一原则,为了迎合读者喜爱幽默文章的需要,刻意去追求幽默,则不可取。我看过这么两种文章,第一种炫耀自己的才华,大量堆砌风趣华丽的辞藻。这种文章常常能让人看得哈哈大笑,也佩服作者的幽默,但笑过之后却忘了它到底要说些什么东西。作者的调料是放得足了,但一道只有调料而没有鱼的菜,真是不堪设想。第二种则是缺乏了智慧的内涵,以扔蛋糕式的低俗“滑稽”为幽默,自以为风趣的不得了,但其实是满口等而下之的所谓“笑料”,令人不忍卒读,这就好像是厨子用了劣质的调料,调料味道不正,就难免让食客要怀疑鱼也有问题,掩鼻而去。

网络时代,人们越来越追求快速阅读,因此,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读者的注意,以上两种靠“幽默”拉人气的办法在杂文写作中非常多见,不可否认,有时也颇为成功。令作者得意的是,瞧,不管怎么说,看我的文章的人多了。但想一想,如果读者只看到幽默,没看到观点,再多人看又有何益呢?只能说是读者白看了,而作者,自然也就是白写了。

(作者系《讽刺与幽默》编辑)

猜你喜欢

风趣帝王调料
帝王计划
Books that change my life 改变我一生的书籍
调料帮大忙
黑色帝王颛顼
风骨
帝王蟹
本月菜单
蒸烤焯茄子吸油少
周恩来的外交风采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