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藏书建设中存在的高比例误选黑洞及对策*——以计算机类图书为例

2011-05-12陆怡洲吴志荣

图书馆建设 2011年7期
关键词:书商学术性类图书

陆怡洲 吴志荣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34)

1 引 言

“黑洞”是天文学名词,也被引申为无法摆脱的境遇。“误选”即错误的选择,本文指对所购置图书的错误选择。“误选黑洞”即无法摆脱的误选境遇。近年来,由于每年的图书出版品种繁多,同质化且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图书馆对图书的误选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谁也无法保证所选的每种图书都是有价值的,这就形成了“误选黑洞”。虽然误选无法避免,但是图书馆应该尽可能地将误选图书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高的误选比例不仅会造成人力、空间和经费的浪费,而且大量无价值的图书入藏还将大大削弱图书馆的功能。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各个图书馆误选的比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图书馆图书误选的比例很高,已经形成可怕的误选黑洞。因此,降低误选比例是当前藏书建设领域亟待研究的问题。由于计算机类图书的价格比较昂贵且半衰期较短,高比例误选产生的负面效果较为明显。所以本文以计算机类图书为例,揭示我国高校图书馆高比例的图书误选现象,并提出降低误选比例的思路。

2 高比例的图书误选现象

2.1 核心书目缺藏统计分析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以Google Scholar作为发现工具,运用引文分析法测定了核心出版社、核心书目,并把核心书目与一些图书馆的馆藏进行了比对[1-4]。Google Scholar是很好的学术资源发现工具[5],能够对图书的被引量进行较为全面的统计。当然,引文分析法也存在缺陷,如某些作者通过伪引、自引等手法来增加引文量,但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论文中,图书的引用与被引用情况由于目前涉及不到社会评价问题,还是比较客观的。因此,单纯的图书被引数量的统计数据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2.1.1 核心书目的测定

笔者曾于2008年利用Google Scholar对2002—2005年出版的计算机类学术性图书进行引文统计[6],试图通过图书的被引量选出核心图书,从而形成这一时期计算机类学术性图书的核心书目。

首先,统计出2002—2005年共出版计算机类图书共25 022种,除去大专以下(包括大专)教材、各类教学辅导材料和习题集、各类考试教材、娱乐休闲类图书、辞典、词典、年鉴等非学术性图书还有16 756种,再利用Google Scholar进行引文统计,被引1次以上的图书数量共7 584种。

其次,由于中文被引文献从出版到被利用的平均时差约为半年,中文学术性文献的引用期大致为出版后2~5年,其中出版后2~3年被引用最多,之后由新到旧有规律地呈逐年下降趋势,所以选择核心图书的被引量应逐年递减,才能客观反映出有价值图书的情况。因此,笔者将2002年出版的被引5次以上、2003年出版的被引4次以上、2004年出版的被引3次以上及2005年出版的被引2次以上的图书定为核心图书,将计算机类学术性核心图书进行统计得出,2002年的核心书目收录有1 195种图书、2003年的有1 206种、2004年的有1 095种、2005年的有1 035种,占年出版新书比例均不超过20%(如表1)。

2.1.2 和核心书目比照的缺藏统计分析

将以上所测定的核心书目对照5个综合性大学的图书馆馆藏发现,缺藏现象十分严重(如表2)。同时,经过数据分析还发现,这些图书馆每年购入的计算机类图书数量并不少,核心图书占所购入图书的比例却很低,最高是平均33.7%,最低仅为23%(如表3),由此得出图书馆存在高比例误选现象。

2.2 零外借率统计分析

由于阅览率无法统计,笔者采用图书外借率来衡量图书利用情况。例如,笔者曾对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2007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入藏的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新书的零外借率进行了统计,得出零外借率高达57.16%(新书入藏3年内应该是外借率最高的时期),而这个类别的新书占入藏总量的比例达16.6%[7]。又如,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2007年和2008年计算机类图书的零外借率分别高达61.20%和61.11%[8]。图书馆对计算机类图书零外借率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说明,目前图书馆存在高比例误选现象。

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存在计算机类图书的高比例误选黑洞。

3 降低误选比例的思路

要降低图书误选的比例,除了培养学科馆员、加强院系教师参与选书的力度等常规办法外,笔者认为还可以采用下述办法。

表1 2002—2005年计算机核心图书量与新图书总量及其比例

表2 2002—2005年期间5所大学所购计算机类核心图书量占核心图书总量的相关比例

表3 2002—2005年期间5所高校所购计算机类核心图书量占其总购图书量的比例

表4 2004—2007年出版的7个计算机类图书中有价值的图书量与总量对比

表5 2004—2007年出版的7小类计算机类图书的出版社排名情况

3.1 分析核心出版社的出版强项

近年来,选择核心出版社是图书馆提高图书采购质量的常用办法。上述研究也对计算机类图书的核心出版社进行了测定,发现核心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的零外借率也很高,而且也有相当多的图书并没有被引记录。因此,盲目地依赖核心出版社去采购图书是不可取的。因为核心出版社的测定是在某个学科范围内进行的,而一个学科涉及的范围太大,相同学科领域的核心出版社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差异,不可能所有该学科的图书都是某个核心出版社的出版强项。所以,仅仅依赖对计算机类核心出版社的测定来控制采购质量是不够的,图书馆应该基于细分类目对某学科的核心出版社的图书质量作进一步的分析,分析它们的出版差异或出版强项,以降低误选比例。以计算机类图书为例,将计算机类图书划分出出版数量所占比例较高和较为常用的若干小类,并继续运用引文分析法进行统计,得出计算机类图书的核心出版社在这些小类中所存在的差异。

根据对核心出版社出版量及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利用率的统计分析,笔者选取2004—2007年我国出版的计算机类图书种数超过500种且图书利用率超过35%的7个计算机类目,即TP311、TP312、TP316、TP36、TP391、TP392、TP393,同时选取了有关研究成果排名前9位的核心出版社[9],分析这7类图书在这些核心出版社的分布情况,并运用Google Scholar对其被引情况进行统计,把被引量大于1次(包括1次)的图书视为有价值的图书,然后将这9个出版社出版的7类图书中有价值的图书量及总数作以比较,如表4。

根据表4可以发现,从有价值的图书出版的绝对数来看,核心出版社的排名次序基本没有变,而如果从各出版社出版的有价值图书数量占其出版图书总数的比例来看,情况就不同了。应该认为,出版的有价值图书所占比例越高,则该出版社出版这类图书的质量就越高,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在TP311类出版有价值图书的比例为70%,就说明清华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TP311类图书质量很高。笔者对以上9个出版社出版的有价值图书馆占出版图书总量的比例进行由高到低排序,比例相同的按出版量由大到小排序,如表5。

由表5可以发现,各个核心出版社的出版强项是不同的,它们的出版倾向是有差异的。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在TP311类排名第一,而科学出版社在TP312、TP316、TP36类的排名均为第一,电子工业出版社在TP393类排名第一。

3.2 研究好书的形成要素

要研究好书的形成要素(如抽取一定数量的有一定被引量的图书进行分析),图书馆可以分析有价值图书的作者的身份、年龄、所属机构、所属地域等,分析出版图书的出版社,分析其受哪些科研基金资助,分析所属学科范围,等等,进而得出形成好书的基本要素。目前有些采访人员选定各个学科的核心作者或知名作者并为这些作者建立了数据库,这种做法很值得提倡。

3.3 推动书商编制高质量的征订书目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新华书店总店主办的《新华书目报》是图书馆主要的征订书目,而后《新华书目报》的征订功能逐渐边缘化,而书商编制的征订目录开始崛起。然而由于书商具有唯利性、不稳定性、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或不了解图书馆的需求等特点,其编制的目录不尽如人意[10]。大多书商在编制目录时只追求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呈现在图书馆采访人员面前的书商征订目录收录的图书都是没有经过选择的图书,这种目录是无益于降低图书误选比例的,而上述误选现象大多也是由图书馆采访人员根据目前一些大型书商的征订目录采购图书的后果。因此,书商应该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加强与图书馆专业人员的互动,共同研究各出版社的出版强项和好书的形成要素,从而编制出针对性强、质量高的图书征订目录。

国外书商早在几十年前就推出了图书纲目订购的做法,国外很多出版社也把直接向图书馆推荐好书作为其重要职责,与此相比,我国的出版发行业较为落后。因此,编制高质量的图书征订目录应该成为我国图书馆配商业务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1]蔡迎春. 基于文献出版统计分析的藏书质量控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3):8-10.

[2]陆怡洲. 基于核心书目测定的缺藏案例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0(3):10-14.

[3]王铁梅. 基于核心书目的馆藏测评案例分析:以法律类文献为例[J].图书与情报, 2010(3):136-140.

[4]穆卫国. 基于“哲学核心书目”的馆藏漏采分析研究[J]. 图书馆建设, 2010(3): 53-55.

[5]孙博阳. Google学术搜索工具及其在我馆的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2):79-82.

[6]陆怡洲. 基于引文统计的我国计算机类学术性图书出版情况分析[J]. 图书馆论坛, 2009(2):165-167.

[7]刘淑波, 胡文华. 新书书库图书利用实证调查研究及对策:以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图书馆为例[J]. 图书情报知识, 2010(3):101-105.

[8]何 旋. 基于图书利用率统计的中文计算机类图书的采购策略[J].图书馆建设, 2010(3): 45-48.

[9]陆怡洲. 基于类目细分的计算机类学术性图书核心出版社的出版差异[J]. 现代图书馆建设论丛, 2010(12):125-136.

[10]许继新. 试述《新华书目报》征订功能的边缘化[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3):46-49.

猜你喜欢

书商学术性类图书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网页学术性算法研究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汉唐书商研究述评
书商的广告
关于某些书商的坏话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
新媒体环境下小说类图书的创意营销研究
《军事历史》应以学术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