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外贸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2011-05-10陈宏付
陈宏付
(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江苏 盐城224002)
对外贸易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强弱成为衡量一国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全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是江苏沿海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对外开放水平不高。2009年6月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重要发展契机。在新一轮江苏沿海开发的背景下,通过对江苏沿海地区外贸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对于江苏沿海地区如何发挥传统优势和潜在优势,增强外贸出口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1 研究方法及指标构建
由于本文的研究是针对江苏沿海地区的南通、盐城、连云港这样的地级市,且经济发展的水平较低,所以在分析中去除了国际市场占有率及显示优势比较指数这两个分析指标,因为这两个指数分析需要以世界贸易额或某类商品的全球贸易额作为基础来分析,对于地级城市的总贸易额和某类商品贸易这种比例非常小,所以在考虑分析江苏沿海地区外贸竞争力时选择了如下指标:出口依存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出口商品结构转换指数。
出口依存度表明了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表明了一国或地区出口的竞争能力。计算公式为:出口依存度=(出口贸易额)/GDP×100%。
贸易竞争力指数指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计算公式为:贸易竞争力指数(用TC表示)=(Xi-Mi)/(Xi+Mi)其中X、M分别表示出口额和进口额,i表示某一国家(或地区)或某一产业、某一产品。贸易竞争指数既可以反映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可以衡量特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它的优点是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介于一1和1之间,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是可比的。从出口角度来看,该指标越接近于一1,国际市场竞争力越差;越接近于+1,国际市场竞争力越强。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是指在一段时期内将各类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与地区总的外贸出口增长率进行比较,发现哪种产品具有更强或较弱的外贸竞争力,从而获得在一段时期内该产品的外贸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即:出口竞争优势增长指数=(某产品出口增长率/地区总出口增长率)×100%。该指标的含义在于当指标大于100,表示该类产品出口增长优于整体外贸出口增长,小于100表示,该类产品出口增长慢于整体外贸出口增长,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是用来评价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一般是用一国或地区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也可用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大小变化来表示。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出口商品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是增强商品出口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之一。出口商品结构演变和转换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口商品潜在竞争力和未来竞争力的发展趋势。
2 江苏沿海地区外贸竞争力评价
2.1 出口依存度的比较
江苏沿海地区南通、盐城、连云港外贸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外贸出口规模也不一致,南通的外贸出口一直以来处于高位,而其它两市外贸出口能力还较低。通过对江苏沿海三市出口依存度与江苏省及全国出口依存度的比较,可以看出江苏沿海三市外贸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还比较低。整个地区外贸发展与全国及全省整体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如表1。
表1 2004~2009年江苏沿海三市出口依存度与全省及全国的比较 (单位:%)
由于江苏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以来高于全国的水平,就外贸依存度来看要比全国的整体水平高,就沿海三市而言,南通的出口低存度较之全省的差距而言最小,与全国的整体发展水平最接近,盐城的外贸依存度三市中最低。
2.2 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本文主要从三市全部商品进出口的角度分析,三市外贸竞争力整体趋势来看变化不是很明显,其中盐城、南通的整体趋势比较稳定,连云港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变化不平稳,波动变化明显,就三市对比而言,南通在各年份的贸易竞争力最强,其次是盐城,再次是连云港。由此看来连云港外贸出口竞争能力最低,在今后的经济和外贸发展中特别需要引起重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外贸出口能力。
表2 三市贸易竞争力指数(TC)的比较
2.3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通过出口外贸依存度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江苏沿海三市整体的外贸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三市外贸出口额都有所下降,出口增长下降,在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所降低,所以在分析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时以2004年到2008年作为样本分析。另外由于连云港统计年鉴中没有根据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进行分类统计,并且其出口竞争力指数较弱,所以下面的分析主要选取了江苏沿海两市南通和盐城两市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品增长优势进行分析,如表3、表4。
表3 南通市产品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由出口增长优势来看,整体上近年来两市工业品制成品的增长要快于初级产品的出口增长,特别是盐城市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长能力要明显强于初级产品出口增长能力。就两市对比来看,两市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长优势基本一致,基本上与整个外贸出口增长趋势趋同。但南通的初级产品的出口优势要强于盐城初级产品的出口优势。这说明盐城初级产品的出口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初级产品的出口潜力还要进一步挖掘。
表4 盐城市产品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2.4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分析
江苏沿海三市出口商品未来的竞争优势如何,还需要对其主要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同样基于连云港的出口竞争力最弱,仍以南通和盐城两市作为样本分析,如表5、表6。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沿海两市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较大,都占到外贸出口的90%左右。南通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高达96%以上,而盐城工业制成品出口基本在90%左右,说明南通市的外贸出品结构要优于盐城的外贸出口结构。两市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传统纺织品出口比重较大,但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机电类商品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从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来看,江苏沿海地区外贸出口正向有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机电类商品发展,但发展的速度还不明显,上升趋势比较缓慢。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1)作为江苏沿海地区的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整体外贸发展水平不高,外贸出口竞争力不强。其中,南通的外贸发展与全国的水平基本接近。其它两市地处苏北,由于区域优势的不明显,外贸出口整体水平低,竞争力较弱。
(2)外贸出口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但传统的纺织品,化工类商品仍占据较大比例,以资源型产品和劳动密集产品出口为主的出口结构往往缺乏竞争力。
(3)就江苏沿海三市比较而言,外贸出口竞争力也是不平衡的,连云港在统计年份中仍存在贸易逆差的现象,贸易竞争指数(TC)比较低。南通不但出口规模最大,而且出口竞争力最强,盐城整体出口规模较低,竞争力一般。
(4)从发展趋势上看,机电类产品产品出口在逐渐上升,但上升得比较缓慢。转变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外贸出口竞争力的任务任重道远。
3.2 建议
(1)策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加快沿海产业发展步伐,营造外贸发展的良好产业环境。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已在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对外贸易要得到迅速发展,前提是要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产业发展和壮大为前提。对于沿海三市而言,要大力发展好自身的优势产业和开拓新兴产业,连云港加快发展石化、钢铁产业,建设新材料、新医药和新能源等产业;盐城要重点发展汽车、风电装备制造等产业,培育并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对于南通而言,要在传统的纺织产业上实施创新战略,重点发展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外贸出口规模。
表5 2004~2008年南通主要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表
表6 2004~2008年盐城主要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表
(2)调整外贸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出口结构升级转型是提高外贸出口竞争力的基础。外贸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必须要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上下功夫,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出口产品竞争必将从价格竞争转移到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上来。基于江苏沿海三市的出口产品仍然是传统产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所以今后一段时间,应着力加强出口产业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才能形成长久的出口竞争优势。
(3)培育具有出口竞争力的外贸经营主体,提升外贸出口竞争潜力。在江苏沿海地区外贸出口竞争力提高上不但要壮大产业发展和改善外贸出口结构,同时还要大力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能力,企业是产业经济的基本截体和所有经济活动的具体参与者,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而决定了一个地区外贸竞争力。目前,江苏沿海地区出口超亿元的产业和企业不多,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培育出口超亿元的板块,比如南通船舶制造、海洋工程、家纺服装、光伏能源、化工等产业,要规划好一些重点的出口产业和企业作为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另外,江苏沿海地区中小型出口企业众多,政府部门要采用更加灵活有效的经济政策,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更加充分的服务。有关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通过鼓励企业创牌等政策措施,创造有利于品牌培育的竞争环境,要把高新技术品牌培育和出口作为外贸品牌建设的重点,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支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并推动其进入国际市场,提升江苏沿海外贸出口的整体竞争力。
[1]贾继锋.重构优势:入世后中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4]蒋瑛,谭新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外贸竞争力[J].世界经济,2004,(7).
[5]毕素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外贸竞争力[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1).
[6]李玉萍.外贸竞争力文献研究综述[J].中州大学学报,2006,(1).
[7]吴进红,谢科进.利用外资与提升江苏外贸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2,(1).
[8]彭文斌,张先林.竞争优势理论下的中西部外贸竞争力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
[9]董小麟,欧阳秋珍.广东省外贸出口竞争力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