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文化景观二元属性的保护模式研究
2011-05-09李飞
李 飞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100101)
1 文化景观的地理学与旅游学解读
1.1 文化景观的地理学涵义
文化景观一词最初产生于人文地理学,它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文地理学家Sauer创立了文化景观学派。最初,文化景观的涵义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是某一文化群体利用自然景观的产物,文化是驱动力,自然景观是媒介,而文化景观是结果。后来,Sauer的学生Whittlesey(1929)提出相继占用(sequent occupation)的概念,强调文化景观是长期形成的,是历代居民文化烙印叠加形成的[1]。我国学者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2]。
1.2 文化景观的旅游学涵义
1.2.1 旅游学文化景观的概念。文化景观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被视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具有文化性、空间性和功能性特点。按照文化景观的地理学定义,非物质人文要素将不能够作为文化景观出现,因为诸如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民俗风情、表演艺术之类的文化要素并不需要“利用自然提供的材料”,也不是“在自然景观上叠加的人类活动”。所以,从旅游学视角出发,文化景观应该定义为:在旅游目的地,人类在自然赋予的基础上创造,或当地人以本地文化背景为依托、历史上或现如今形成的、可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景观。
1.2.2 旅游学文化景观的性质。旅游学关于文化景观的定义告诉我们,文化景观应该是历史留给当代的文化遗产或是当代留给后代的未来文化遗产。它符合文化景观应具备的文化性、空间性和功能性。文化性。文化景观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融入人类的活动,不同的族群在自然景观上会打下不同的文化烙印;另一类是由当地人形成的文化景观,无论是民俗风情,还是表演艺术都是由人来完成或展示的,当地文化必然会渗透到整个事件之中。空间性。文化景观的地域依托是旅游目的地,可以是城市旅游地,也可以是乡村旅游地,根据不同的空间性,文化景观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不同的。旅游者通过空间位移来达到旅游的目的,不同地域的文化景观可以满足旅游者追求异质文化体验的欲望。功能性。旅游学中的文化景观是作为旅游吸引物提出的,这是与地理学文化景观的重要区别。通过文化景观蕴含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吸引旅游者前来开展文化旅游活动,达到教育、愉悦旅游者的目的。
2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地格的表征
人有人格,地有地格。地格是一个地方长期积累形成的自然与人文本质特征,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倾向于当地人的世界观。地格是地脉与文脉的有机合成。地脉是一个地域的地理背景,即自然地理脉络;文脉是指一个地域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脉承,即社会人文脉络[3]。区分文脉与地脉是很有必要的,一种代表自然精神,一种代表人文精神。对于一个以自然为主宰的地区,如人迹罕至的北极、没有常住居民的国家公园或世界自然遗产地,其地格主要是由地脉构成;而对于一个人造景观或居民社区,则其地格主要由文脉构成。在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里,绝大多数地区的地格是地脉为形、文脉为魂的综合体。
某一地域内的文化景观是其地格的外在表现形式,地脉形成文化景观的自然因素,而文脉则构成了文化景观的人文要素。当地脉与文脉统一于地格时,文化景观也完成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共同表达这一地域的个性特征(图1)。
图1 地格与景观的形成Fig.1 The shaping of placeality and landscape
乡村旅游的原动力是客源地的城市性(urbanity)与目的地的乡村性(rurality)的级差或梯度,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是城市居民。乡村文化景观的乡村性是吸引游客到乡村旅游的基本动力,也是乡村地格的基本特性。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强调,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保持乡村性的关键是:小规模经营、本地人所有、社区参与、文化与环境可持续(Brohman,1996)[4]。
乡村文化景观代表了乡村的地格,它是乡村地区人类文明的符号。乡村旅游是将这些文化符号展示给旅游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感知了乡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享受了美好图景,使紧张的神经得到了松弛,同时,旅游者的行为影响着当地人对本地文化的态度,影响着当地文化的自觉与变迁,也反作用于乡村地格。乡村地格的变化将体现在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最终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乡村文化景观的解释与象征意义,同时影响着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再造。
3 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景观两重性
3.1 对乡村旅游的再认识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农业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Dernoi,1991)[5]。从这一定义可知,不少学者将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等同起来,他们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发生在农村地区的旅游活动。这种观点不能说明我国乡村旅游的现实情况。
诚然,农业活动是中国乡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全部内容,还要包括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生产活动。在我国农业户口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占大多数,但不可忽略在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的乡村地区还有大量的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和农牧民;在沿海、沿江和湖区还存在依靠打鱼捕捞为生的渔民。所以,我国的乡村旅游应该是大乡村的概念,即发生在乡村地区的、小规模的、具有文化传统的、常与当地居民家庭相联系并受当地控制的旅游活动。这就突破了农业旅游的范畴,同时在地域上也涵盖了农村地区以外的乡村旅游地。
在实际乡村旅游活动中无论是蒙古包、大草原、成群牛羊、各式帖房、多彩经幡,还是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渔民打鱼的劳动场景,这些存在或发生于农业生产地区以外的人与景,都是乡村旅游中一道道精彩的文化景观,成为中国乡村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以乡村文化景观为主要依托的旅游活动。这个定义不仅体现了乡村旅游宽广的范围,而且还突出了乡村文化景观对于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3.2 乡村文化景观的二元属性
乡村文化景观具有乡村性和遗产性双重属性,它不同于城市文化景观,也有别于一般的乡村旅游吸引物。乡村文化景观的乡村性体现在乡村地脉特征中,向游客传递一种“乡村印象”;而遗产性是对乡村文脉的诠释和表达。作为乡村地格表现形式的乡村文化景观,它的乡村性和遗产性对应于乡村地脉和乡村文脉,最终统一于乡村地格(图2)。
图2 乡村地格与乡村文化景观两重性Fig.2 Dualism of rural placeality and cultural landscape
3.2.1 乡村性与“乡村印象”。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地所体现出的、不同于城市区域的性质和特征,它客观上表现为一种“气氛”。将这种“气氛”具体化为: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乡村特产。这些具体的乡村生活劳作形态反映在游客的头脑中便形成了“乡村印象”,它包括对实体的识别和对气氛的感知。“乡村印象”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力量,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乡村印象”的实质是游客对乡村地格的识别与感知,是乡村旅游地方感的深层再现。Tuan(1974)指出,地方可被认为具有一种精神或者一种性格,但只有人才有地方感,当人们把情感或审美识别应用于地点或区位时就显示出地方感[6]。Norton和 Hannon(1997)指出,地方感必须在社区的长期规划中得到体现。地方感对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重要作用,因为地方感反映与保护了一个地方的独特特征与自然文化辩证法[7]。
乡村性的特征表现为小规模经营、本地化开发、社区主导和全民受益。乡村旅游核心的举措是本土化,小规模经营是组织形式,社区主导是基本理念和方法,全民受益是目的。本土化是解决“代内公平”的措施,进而可以促进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代际公平,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2.2 遗产性与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杰出的文化景观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世界遗产概念内涵的发展开创了新时代。文化景观遗产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都有所区别,它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与以往的单纯层面的遗产相比,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都表现出“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的特质,是“连接自然与文化的纽带”,突出了物质性,都是物质遗产。然而,在乡村旅游中还有大量的非物质遗产也可以作为旅游吸引物存在,成为乡村文化景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玻利维亚的奥鲁罗狂欢节。因此,乡村文化景观既包括物质文化景观,也包括非物质文化景观,它与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景观有所不同,这也是乡村旅游特点的体现。
4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模式
乡村文化景观作为文化遗产,它具有原真性、舞台化、体验性和可持续4个特征。以原真性为依托,以舞台化为手段,通过舞台化的原真性为游客提供独特的遗产旅游体验,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四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如图3中内层三角形)。文化景观的保护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合理开发与利用文化景观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研究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模式是我国乡村旅游走向正规化发展道路的需要。
图3 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嵌套式三角模型”Fig.3 Nested triangle model of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在借鉴国外民族地区原生态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和乡村旅游文化景观发展模式的基础上,1997年,在贵州省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生态博物馆,如今生态博物馆已经成为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有效模式。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乡村文化景观,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笔者在生态博物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乡村大舞台”模式和“景观嘉年华”模式,它们作为衍生模式与“生态博物馆”模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乡村文化景观发展模式体系(图3)。此3种模式分别对应于遗产的原真性、舞台化、体验性,共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1 生态博物馆模式
生态博物馆是人类和自然的一种表现,它将人类置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用野生、原始来描绘自然,但又被传统的和工业化的社会按照其自身的设想加以改造。生态博物馆是人与自然融合的产物,它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模式,我们将保护地域文化和原生态的一系列做法和途径统称为生态博物馆模式。它是乡村文化景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生态博物馆也是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有效途径。
乡村旅游加快了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使很多村落在改造中瞬间就失去了千百年来关于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的积淀成果。为了保护乡村景观的原生价值,日本近年来在许多农村地区广泛推广“田园空间博物馆”的行动。生态博物馆是以社区为依托,以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这种保护模式要求在观念上树立“历史很重要与差异很重要”的理念,恪守真实性、完整性与多样性原则,保持原初的设计特色和环境条件,关注视觉质量和美学体验,重视生态健康,持久性和可持续性,公众理解、支持与公共安全。在开发上,“小规模”、“渐进式”发展是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8]。通过挖掘地方精神与地方感让居民获得自豪感与认同感,让游客获得差异文化体验。
4.2 乡村大舞台模式
舞台化与原真性联系紧密,MacCannell(1973)首先提出了“舞台化真实”的概念,即根据游客的需求对真实的自然与文化做相应的改进。他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改进改变了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游客追求的是文化的原真性,而目的地居民提供给游客的是舞台化的真实[9]。
Robert和Erin(2003)认为,舞台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文化从原生地向移入地转移时进行的替代,二是文化为了适应新的时空环境而进行舞台化的改变。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迁移,他们的文化始终伴随着他们,然而原有的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舞台化不等于虚假,因为它饱含了原始文化的要素[10]。乡村文化景观的舞台化,尤其是民族非物质文化景观遗产资源的舞台化,是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手段之一,在避免文化同化、商品化、庸俗化的同时,利用舞台化展现民族传统文化、讲述历史故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生态博物馆保护了乡村文化景观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社区的自然发展没有被冻结,居民们可以决定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为了不使乡村独特的文化景观因村落融入主流文化而遗失殆尽,就要帮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在温饱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在生态博物馆之外搭建乡村大舞台,以舞台化的真实向游客展示传统工艺、表演艺术和民族风情,满足游客追求的旅游体验,使当地人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获得文化自觉和经济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既保护了原始生态和地域文化,又促进了当地的发展;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又实现了社区居民发展。
4.3 景观嘉年华模式
嘉年华是英文单词Carnival的中文译音,英语 Carnival的最初译名是“狂欢节”,嘉年华是香港人对狂欢节的意译。现在嘉年华的概念变得有些泛化,许多活动都被冠以嘉年华的字眼。对“嘉年华”概念的泛化使用,正暗合了嘉年华会的精神实质——“人们载歌载舞,举行各种狂欢活动,平等,接近,谁也不再在乎彼此真实的身份,而只追求那一刻时光里的快乐美好。”嘉年华强调的是巡回性、多元性、自主性、互动性,在嘉年华的世界里,人们不会追根溯源,不会计较移植照搬,在这里“变迁有理,造假无罪”,一切只为了游客获得“畅爽”的极度旅游体验。
我国乡村地区广袤,乡村文化景观众多,它们虽具有遗产性,但价值高低迥异,对各类文化景观进行全面的保护是不现实的。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该按照“高低有别”的原则,对价值较高的稀有景观应该进行妥善的保护和适度的利用;对那些价值一般的文化景观则可以加大开发力度,或是模仿高价值的文化景观进行再造,创造未来的景观遗产,为后代人留下当代人的印迹,为保持景观遗产的连续性做出贡献。
景观嘉年华模式就是要把属于某一地域的乡村文化景观,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移植到新的环境中,并与其他移植来的文化景观构成一个欢乐的剧场。游客在这里可以尽情地享受多元文化的交融,每一个人都成为剧场中的演员,为他人进行着演出。这里文化景观的原真性得不到体现,而体验性得到了突出。通过对移植来的乡村文化景观的体验,游客可以感受到遥远乡村的文化的魅力,提升他们对陌生文化的认知,唤醒人们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
通过景观嘉年华模式,使得本土之外的人们对本土文化和文化景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而后他们会产生一种“一睹真容”的旅游欲望。当这些游客到来时,再为他们展示处于保护状态下的“生态博物馆”,为他们提供“乡村大舞台”式的表演,使游客在感受到文化景观真实性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启迪。
5 结语
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对它的保护难度。一些文化景观因不合理的开发而遭到破坏,有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一味地迎合旅游者的喜好,最终沦为赚钱的工具,而失去了古朴的文化内涵。在区分乡村文化景观二元属性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博物馆、乡村大舞台和景观嘉年华模式对其进行综合性保护和系统性开发,不仅能够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而且有利于乡村社区和本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Whittlesey D.Sequent Occupance[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29,19(3):162-165.
[2]汤茂林,汪涛,金其铭.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1):111-115.
[3]赵飞羽,范斌,方曦来,等.地脉、文脉及旅游开发主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4(6):83-87.
[4]Brohman J.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1):48-70.
[5]Dernoi L A.About Rural&Farm Tourism[J].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1991,16(1):3 -6.
[6]Tuan Y F.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 Perception,Attitudes and Values[M].New Jersey:Englewood Cliffs,1974:235.
[7]Norton B G ,Hanon B.Environmental Values:A Placebased Approach[J].Environmental Ethics,1997,19(3):227-246.
[8]吴祥艳,付军.美国历史景观保护理论和实践浅析[J].中国园林,2004,20(3):72-76.
[9]MacCannell D.Staged Authenticity: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9(3):589 -603.
[10]Robert H,Erin S.Staged Authenticity and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3):70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