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城市的长株潭城市群构建
2011-05-09郑伯红王志远
郑伯红,王志远
(中南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长沙410004)
根据哈格特(P.Haggett)的区域城镇群体空间演化过程[1],城市群发展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地域形态。在信息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城市群作为区域参与经济社会合作竞争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城市群发展由原来的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延伸。在我国已可见20来个城市群逐渐形成,尤其是中、西部新兴城市群发展迅速。但是城市群发展质量并不高,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1)中心城市功能偏弱,城镇等级结构失衡。(2)城市群内产业低效雷同,内部竞争严重。(3)城际交通滞后,水平联系不足等。这些问题将阻碍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急需寻求一种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具有前瞻性地指导城市群发展。本研究就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运用网络城市理念探求我国新兴城市群构建之路,根据中、西部城市群发展现状,选择“两型社会”建设的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进行研究。
1 网络城市的概述
1.1 网络城市研究综述
网络是一个开放结构,能无限扩展,所有的结点,只要人们共享信息编码(如价值观或成就目标)就能联系。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动态、开放的系统,在不影响其平衡的情况下易于创新[2]。基于网络模式组织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区域化协调发展的一种高度表现形式,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网络化城市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对网络城市理论方法的研究,国际上主要有1993年Camagni and Salone 提出的城市网络(city networks)[3],1994年Westin and Osthol提出的多核心城市区(multicore city-regions)[4],1995 年 Batten David 提出的网络城市(network cities)[5],1996 年 Castells M 提出的城市功能网络(functional network)[6],1997 年 Friedmann 提出的城市战略网络(strategic network)[7],1998 年 Dieleman and Faludi提出的多核大都市区(polynucleated metropolitan regions)[8]。国内主要有姚士谋于1992,2001年提出的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连接特征[9],吴启焰于1999年提出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网络化[10],薛东前于2000年提出的城市群空间网络框架[11],朱英明于2001年提出的城市群地域结构网络组合特征[12],郑伯红于2003年提出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发展[13]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运用网络城市理念探索城市建设的有:汪淳、陈璐对苏锡常网络城市布局进行的探讨,阐述了建设苏锡常网络城市的战略意义[14];赵红杰、孙桂平等以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为例探讨的网络城市系统中节点的重要作用[15];王珺、周均清比较了“单中心区域”与“网络城市”,提出以“网络城市”的概念模式优化武汉城市圈的空间格局[16]。
1.2 网络城市的特征
网络城市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讯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17]。网络城市与中心型城市比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拥有较大的区域腹地,是一种更为稳定的城镇群体组合结构。笔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城市的特点进行概括。相比树形城市、中心型城市,网络城市具有以下特征:(1)网络城市中的城镇在网络体系中呈节点形态,每个城镇是组成网络的单个节点,节点城市通过高速交通网络连接。(2)城镇体系的相互联系机理主要是城镇功能互补性,而非中心型城市体系的主从关系,强调网络体系内城市生产服务多元化、异质化,城市经济联系双向流动,促进城市间交互式增长。(3)网络城市中的节点城市发展不依赖城市规模,有较大的弹性及区位自由度,可在人流、物流、信息流等作用下与网络体系中其他城市联系。(4)城市群体空间发展具有导向性,为促使网络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可优先发展部分城市以使城市群结构稳定。
2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2006年4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促进发展的中部六省四大城市群之一,这标志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长株潭城市群获得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湖南省决策层在充分认清形势的前提下提出“加快以长株潭为中心,以1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城市群建设”。本研究对象即为长株潭“3+5”城市群(简称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包含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8个城市,城市群区域面积9.69万 km2,占全省的 45.74%;人口 4 025.63 万,占全省的59.8%;GDP 4 876.65 亿元,占全省的 75.30%;人均GDP 12 114 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6 倍[18]。
3 构建网络型长株潭城市群的意义
3.1 有利于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竞争力及城市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日益关注,得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倪鹏飞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提出的城市群竞争力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分析,《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构建了由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成长竞争力3个方面组成的城市群竞争力模型,并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主要城市群进行了计算排名[19]。通过长株潭(这里的计算结果只包括长沙、株洲、湘潭3个城市)与中部城市群及周边城市群比较(表1),可看出,长株潭处于竞争力的劣势区位,长株潭相比长三角、珠三角存在较大差距,相比中部的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及西部的成渝城市群也欠佳,只领先于皖江淮城市群。在先天竞争力与武汉城市群差不多的情况下,现实竞争力、成长竞争力明显低于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造成长株潭竞争力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城市群内部存在的根本原因。现实竞争力、成长竞争力主要是由城际联系指标体系、分工指标体系、产业发展指标体系、效率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决定的。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城际水平联系滞后、产业低效同构、无序竞争等是导致竞争力较低的根本原因。网络城市强调城市职能的互补性、产业结构的异构性、水平联系的通达性,因此,基于网络城市的长株潭城市群构建可使长株潭城市群城际联系指标体系、分工指标体系、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等竞争力指数得以提升,从而整体上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竞争力。
表1 长株潭与中部城市群及周边城市群竞争力指数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competitive power index with those of the middle urban cluster and the peripheral urban cluster
3.2 有利于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是城市群构成要素在禀赋空间或拓扑空间通过共生增长和空间自组织过程的配置达到空间结构相对有序,并趋于平衡的特性[20]。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可以促进城市群内各城镇按合理的空间组织模式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群内部经济、社会运行效率,提高城市群抗风险冲击能力。(1)城市群节点城市是构成复杂结构与稳定结构的基础,节点数越多,稳定性相对越高[20]。网络城市的第一特点就是强调城市群内城市构成的节点性,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网络的多节点构建,把岳、常、益、娄、衡5个城市建设成为长株潭网络城市群的节点城市,并把节点拓扑到浏阳、湘乡、醴陵等中小城市,有利于提高整个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2)根据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宋吉涛、方创琳,2006),网络型城市群是最稳定的结构形态,稳定性比较:网络型>放射性>环绕型。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分析,判定长株潭城市群更多地表现为放射型空间组织形式,从长株潭放射到岳、常、益、娄、衡5个节点城市;从城市群外部空间形态看,长株潭城市群类似于环绕型空间组织形式,岳、益、娄、衡环绕于长株潭。因此,构建“网络型”长株潭城市群更有利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稳定性。
3.3 有利于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
为权衡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成果与实施方向,众多学者提出了“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朱有志、童中贤提出的长株潭“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是由经济发展、科技实力、基础设施、区位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六大要素组成[21]。对于这些指标体系,网络城市的构建如何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笔者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两方面阐述。(1)网络城市倡导功能互补、产品与服务多元化、异质化,这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的和谐度,提升城市群产业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2)网络城市的横向联系、双向辐射,要求水平联系的可达性,必须以完善的高效快捷交通网络为支撑,从而促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这里只是从两个典型要素进行探讨,我们知道在城市群建设中,区域一体化的某一项指标得到提升优化,就可带动其他相关指标,从而提高整个指标体系,起到连锁效应。因此,网络城市构建有利于促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
4 建议与对策
4.1 协调主导产业发展,明确城市主要职能
作为区域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城市职能的模糊或者城市职能的雷同,都会导致城市群内部产业恶性竞争,降低城市群竞争力。现阶段,长株潭城市群部分第二、三产业表现出产业相同度大,产业市场竞争较明显,服务业结构中,餐饮、娱乐、休闲三大主体服务项目产业相似系数接近1,工业生产中,装备制造业相似系数不少于0.8[21]。因此,城市群整体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产业相同现象,这样对于城市群的建设、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阻碍作用。为促进城市群长足发展,达到网络城市产品和服务的异质性与互补性,长株潭城市群必须充分剖析自身优势,各有重点地发展主导产业。一是要求省直部门协调各城市产业发展,引导各城市主导产业发展,实现城市群内各城市产业的趋异性与互补性,从而提升城市群整体效益。二是要求各城市明确城市主要职能,使城市群内各城市职能结构达到高度协调,形成“一城一主产业”的良好格局。
4.2 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增强城市间通达性
网络城市需要以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体系为支撑,实现城市间高强度联系流高效率运转。依靠完善的水平联系,使城市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运行效益最大化。长株潭城市群内现状已形成了长株潭内环并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六射线”的交通网络构架,规划将建成长株潭内环、“长株潭—岳阳—常德—娄底—衡阳—长株潭”外环的交通体系(图1)。为实现长株潭网络城市群的构建,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结构,建设城市区与节点县城的联系网,并提高路网通行质量,着实将城市群内建设成网络化的交通体系;另一方面应加快建设与周边区域城市的交通联系通道,加强与中部城市群和周边城市群的经济社会互惠合作,特别是建设与珠三角城市群的快速交通联系,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4.3 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强化节点城市功能
图1 长株潭城市群规划建设高速交通网Fig.1 The planned and constructed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f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网络城市强调城市的节点性,不依靠城市的规模效应,但是网络城市并非否定城镇等级结构。构建完备的网络城市体系,需优化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体系结构,根据城市职能分工、经济联系度,确定各节点城市在网络城镇体系中的等级定位(表2)。
表2 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城镇体系等级定位Tab.2 The rank localization of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network cities system
把城市群核心城市长沙、株洲、湘潭确定为城镇等级体系的中心城市。城市群区域内其他5个地级市作为节点城市,这5个城市需进行功能强化,打造成中心城市外围的有力区域节点。次节点城市的确定应根据经济联系度、交通可达性、突出地方特色等原则,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与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的功能、产业互补的城镇群体。在对区域内40个县级市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筛选确定长沙县、望城等36个城市作为网络等级的次节点城市(图2)。
图2 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城镇体系Fig.2 The network cities system of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4.4 促进城市间双向流动,实现交互式增长
网络城市不同于单核心城市,网络城市更多地注重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双向流动,而非单核心的单向流动。网络城市有利于促进城市群内每个节点城市交互式增长,使各城市在互惠共赢的模式下实现共同繁荣。经济联系度是反映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最优参数。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受到城市的经济规模、距离以及空间介质的影响[22],其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即
式中:Pij表示城市i,j间的经济联系强度;Pi,Pj分别为i城市和j城市的非农人口;Vi,Vj分别为i城市和j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Dij表示两个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Kij为引力系数,也称为介质系数,表示两城市之间的交通便捷程度。以经济联系式和2008年GDP与非农业人口计算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度Tab.3 The economy relation of each interurban in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各市间经济联系度的比较分析可看出,(1)长株潭核心城市间经济联系度较大,而核心城市与节点城市联系度明显减小,这主要与经济区位、距离衰减定律有关。(2)节点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度很小,常德与娄底只有4.051,岳阳与娄底只有4.534。这说明:节点城市间经济联系不足,核心城市与节点城市更多地表现为单向流动。因此,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5个节点城市的主导职能,避免城市间的产业雷同,尤其与核心城市间,突出地方发展模式,以实现城市职能互补,促进双向流动。二是加快建设节点城市间的交通联系通道,促进节点城市间经济联系。
[1]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Camagni R,Salone C.Network Urban Structures in Northern Ltaly:Elements for A Theoretical Framework[J].Urban Studies,1993,30(6):1053 -1064.
[4]Westin L,Osthol A.Functional Networks,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Mobilization[J].Northern Perspectives on European Integration,1994,40(1):43 -57.
[5]Batten David F B.Network Cities: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J].Urban Studies,1995,32(2):313 -327.
[6]Castells M.The Information Age: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M].Oxford:Blackwell,1996
[7]Friedmann.World City Future:The Role of Urban and Regional Polici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M].Hong Kong: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1997.
[8]Dieleman F M,Faludi A.Polynucleated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Northwest Europe:Theme of the Special Issu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8,6(4):365 -377.
[9]姚士谋.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10]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J].人文地理,1999,14(1):11-16.
[11]薛东前,姚士谋,张红.关中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0,20(6):52 -60.
[12]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4):55 -57.
[13]郑伯红.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14]汪淳,陈璐.基于网络城市理念的城市群布局——以苏锡常城市群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11):797-801.
[15]赵红杰,孙桂平.网络城市系统节点的设计与构想——以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43 -7545.
[16]王珺,周均清.从“单中心区域”到“网络城市”——武汉城市圈空间格局优化战略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08(5):88-91.
[17]顾朝林,张敏,张成,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11):773 -774.
[18]张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08):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9]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0]宋吉涛,方创琳,宋敦江.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12):1311 -1325.
[21]朱有志,童中贤.长株潭城市群重构:“两型社会”视域中的城市群发展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2]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3]成云光.湖南省交通地图册[K].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