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的临床观察*
2011-05-07陈章生兰智慧丁雨红
陈章生 兰智慧# 丁雨红
(1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2008级研究生 南昌330006)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受遗传、环境、炎症、免疫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多存在上呼吸道感染诱因,说明上呼吸道感染与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小青龙汤为中医治疗哮喘的经典方剂,临床疗效显著。今为探讨哮喘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小青龙汤的干预作用,作如下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例来源于2005年1月~2009年12月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年龄18~65岁,诊断标准及分期、病情严重度分级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诊断符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属轻、中度,患者在哮喘发作前1~3 d均有典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参考《内科学》[2]。除外其它疾病导致的气喘或呼吸困难及有严重的内外科疾病者。入选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小青龙汤(生麻黄、桂枝、干姜、白芍、五味子、法夏各10 g,细辛3 g,炙甘草6 g),发热重、痰黄、大便秘结者加生石膏20 g。常规煎煮,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 μg,每日2次,用后漱口。两组疗程均为7 d,若喘息严重,可临时予喘康速喷吸,若合并细菌感染,可口服罗红霉素0.15 g,每日2次。若病情发展至重度,则自动退出研究。
1.3 观察项目
1.3.1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选取典型表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肢体酸痛)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观察指标,按重、中、轻、无4级分别记6、4、2、0分。在疗程结束后计算症状积分。症状控制: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1.3.2 临床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3]。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FEV1(或PEF)增加 >35%,或治疗后FEV(1或PEF)≥80%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20%。显效: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FEV(1或PEF)增加25%~35%,或治疗后FEV(1或PEF)达预计值60%~79%,PEF昼夜波动率>20%,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或PEF)增加15%~24%,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和)支气管扩张剂。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或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临床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两组数据以均数(±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上呼吸道感染主症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上呼吸道感染主症积分情况比较 (±S) 分
表1 两组上呼吸道感染主症积分情况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P <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
治疗组(n=50) 对照组(n=50)症状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发热 1.48±1.80 0.28±0.81★ 1.52±1.87 0.80±1.57☆△恶寒 2.24±1.79 0.44±0.93★ 2.20±1.73 1.04±1.47☆△鼻塞 2.32±2.08 0.60±1.23★ 2.44±2.11 1.20±1.62☆△流涕 2.84±1.94 0.84±1.35★ 2.80±1.90 1.44±1.51☆△喷嚏 2.28±1.62 0.72±1.33★ 2.32±1.63 1.28±1.39☆△咽痒 2.00±1.62 0.56±1.07★ 2.04±1.74 1.24±1.61☆△肢体酸痛 2.68±1.83 0.60±1.16★ 2.64±1.87 1.52±1.83☆△
2.2 两组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 见表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
表2 两组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哮喘疗效比较 见表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两组哮喘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近年研究发现,呼吸道感染是支气管哮喘加重、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约有80%的儿童和50%的成人哮喘急性发作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4]。病毒对气道上皮不仅有直接损伤作用,还可致多种炎细胞聚集、浸润及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释放,引发气道上皮细胞进一步免疫损伤,放大哮喘患者原有Th2型免疫反应而加重哮喘。如何阻断该过程,防治哮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小青龙汤始载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之证。方中生麻黄能温肺散寒,还可平喘;桂枝辛温解表,并可温通血脉,散寒逐瘀;法夏性温,能燥湿化痰;干姜、细辛同属温里药,既可助麻黄、桂枝温散风寒,又可补助阳气,祛除内寒;五味子味酸能收敛,性温而润,功能敛肺滋肾,可及时收敛因久咳虚喘所致之气阳耗散;白芍与桂枝同用,以助散风寒,调营卫,实腠理;炙甘草功能益气补肺,兼润肺,有一定的止咳平喘作用。全方组合,能温散风寒,温化寒痰,宣肺平喘。药理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具有止咳平喘、抗炎、解热、抗过敏等作用,其治疗哮喘的机制为降低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抑制气道重建,抑制Th2细胞亚群优势反应和调节免疫平衡,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5]。
从本研究发现,小青龙汤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说明小青龙汤对上呼吸道感染确有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呼吸道病毒有关。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可推测,对风寒型哮喘患者上呼吸道感染早期即予小青龙汤治疗,能够减轻上呼吸道症状,预防哮喘急性发作,并拓展了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值得推广。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3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5-66
[4]Micillo E,Marcatili P,Palmieri S.Viruses and asthmatic syndromes[J].Monaldi Arch Chest Dis,1998,53:88-91
[5]姚玉兰,龚享文,潘玲,等.小青龙汤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