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贪污的“成本”

2011-05-06吴兴人

炎黄世界 2011年3期
关键词:总会计师新元养老金

吴兴人

贪污也要讲究“成本”吗?回答是肯定的。贪污得到了一笔不义之财,但你想得到这笔钱,也要付出“成本”。这里,替腐败分子着想,不妨计算一下贪污行为的投入与产出。

先搬一块他山之石来看看。在新加坡,一个公务员如果有贪污行为,除了要付出终日心惊肉跳、担心被人举报的“心理成本”外,还要付出“高额经济成本”。据悉,一些高官贪污犯罪被查后,有的生活无着,有的流落他乡,有的选择了自杀。新加坡前国家发展部部长郑章远收受了80万新元贿赂,事情被揭发出来后,由于不能面对法庭和舆论压力而自杀。他给新加坡总理写了一封信道:“过去两个星期,我感到非常沮丧。对于发生这次的不幸事件,我应该负全部责任。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东方绅士,我应该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接受最严厉的惩罚。”在新加坡,一旦被发现有贪污行为,就再也不会有人雇用你,你就被社会唾弃。有位博物院院长,因收受建筑工程队4万新元贿赂被判刑1年。而他再过几个月就要退休,养老金被全部取消,老年生活失去来源。事实上贪污者还要付出“亲情成本”,这名老馆长的妻子是一名教师,因受不了打击而自杀。

新加坡贪污调查局官员陈启明算了一笔账:按照规定,如果一个公务员为政府服务了33.5年,那么,他工资中的每1000新元,可以换算为11.6万新元养老金。按月工资1万新元计算,其退休时,就可以拿到116万新元养老金(相当于714余万人民币)。新加坡高级公务员的月薪,有的达到30万新元,其养老金甚为可观。这就是经济上的贪污成本,失去的远远大于贪污所得。

明乎此,很多新加坡公职人员都不敢贪污、以身试法。

但是,在我们身边,却有不少位高权重的人物,在挡不住的诱惑面前,纷纷落水。他们到了身陷囹圄或临刑之前,才恍然大悟“一念之差”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样的忏悔显然是太迟了。不过,忏悔虽迟总比执迷不悟要好。现在,我们也来听听中国版的腐败分子的关于贪污成本的迟到的叹息。

原山东省黄金工业局局长薛玉贵在判刑后曾算了一笔犯罪“成本账”:“我今年55岁,被捕时51岁,至少还可以再干10年。当时的工资是5000元,家属的工资是2000多元,儿子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全家人加起来,一个月就有近万元。10年呢?100多万元。按现在的工资增幅来看,10年收入200万元应该没有问题,和接受的贿赂差不多。这又是何苦呢?何况除正常的工资收入外,还有国家提供的方便,如公务用车、出国考察等,真是得不偿失啊!”

安徽宣城常务副市长赵增军则算了四笔账:“服刑两年来,我多次给自己算了政治账、经济账、亲情账和自由账,每次算来都心惊肉跳。我几乎找不出合适的语言来说清楚现在的后悔,忏悔千遍万遍也无法挽回失去的一切。”四笔账中的三本帐,虽然不是经济账,但它的严重损失,同样不可低估。

湖南省娄底市财政局总会计师朱同球在27岁时就当上了局办公室副主任,不满37岁就被任命为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兼预算科科长,因2001年收受个体包工头刘某的10万元的“好处费”和挪用公款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和没收财产9万元。他感慨地说:“腐败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这位总会计师的犯罪成本学没学好,抓小放大,把自己的美好前程断送掉了。如果自己早点把这笔账算清楚,也许不去做这笔“赔本”买卖了。

那么,是不是产出远远高于投入,腐败一阵子,享受一辈子,就可以肆无忌惮去做呢?最近被揭露的6名省部级高官的落马,捞得多,摔得重,已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里恕不多述。

猜你喜欢

总会计师新元养老金
浅谈医院总会计师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日本逾10万人被漏发养老金
人事更迭
2018年底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须设总会计师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刘跃珍:空降中石油任总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