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在煤海写春秋
——记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综采二队队长薛艳军

2011-05-03

中国煤炭工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西铭煤海西山

志在煤海写春秋
——记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综采二队队长薛艳军

2003年8月,25岁的薛艳军从山西省煤干院毕业,在综采三队一个普通班组工作,很快赢得一片喝彩。采区领导见薛艳军是棵好苗子,于是破格提拔他为综采三队队长助理,继而调整为本队技术副队长。2年以后,薛艳军升为综采三队队长。2009年,他调任综采二队队长。近年来,他连续几届荣获西铭矿“青年岗位能手”“劳动模范”“模范共产党员”等称号,2010年荣获西山煤电集团 “劳动模范”、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引导培养,热心创建学习型队组

薛艳军从上班第一天起就虚心向老师傅学习乳化液泵站管理,经过实践锻炼,无论泵站出现什么故障,只要他贴耳听听,用手摸摸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在西铭矿团委2004年开展的“导师带徒”活动中,他和师傅宋永红多次被评为优秀师徒。

一次,综采二队42105工作面有一段薄煤层急倾斜抬升,致使机头顺槽无法按照常规推进。薛艳军立即找来当班班长和几个有经验的老工人,现场召开“诸葛亮”会,根据地质图纸的反复对照和对这段薄煤层长度的精确计算,在和大家商量后当即决定,强行“挑顶”,放缓倾角,采用非常规作业方法突破。如果按照传统工艺流程作业,则需要打眼、放炮、拉底、出碴,每班最多能割3刀煤,而且采煤机截齿损毁相当严重,每天约报废50余套,按1套308元计算,日均消耗成本15400余元;若采用直接“挑顶”割煤,每班可以割6刀煤,日均耗材仅为3000余元,同时,采煤机生产进度翻了一番。西铭矿把他的这一过地质构造方法称之为“薛艳军工作法”。

科学管理,质量取胜,悉心带好团队

2009年4月,由于工作需要,矿上决定将薛艳军由综采三队调到综采二队担任队长。当时综二工作面条件异常艰难,一个班出勤仅有5个人,职工情绪跌至冰点。薛艳军到任后,马上下井了解情况,升井后与大伙儿挨个谈心。在生产处于被动的那段日子,薛艳军整整坚持上了半个多月最难熬的零点班和四点班,有几次,他24小时“连轴转”,与工人兄弟摸爬滚打在一起,安全顺利地通过了这段极难采煤层。

薛艳军带领班子成员和全队职工不断通过创新施工,提升干部职工对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精品意识。他在工作面安装了激光仪,用激光线引导拉架,有效地保证了工作面的“三直一平”,质量标准化检查排名在全矿始终名列前茅二,综二工作面一时间成了西铭矿的样板。

薛艳军在担任队长期间,队里没有发生过一起轻伤事故。正是通过他的顽强坚韧,感动了综采二队的所有同志,大大提振了全队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一年,薛艳军硬是把综采二队由一支战斗力相对较弱,生产组织不均衡的队组,转变成一支干群士气高涨,产量稳步回升,安全平稳运行的产煤大户。2010年,他带领的综采二队,克服井下地质构造复杂、搬家倒面频繁、职工情绪低迷等诸多因素,全年生产原煤1257870吨,超额完成任务,职工收入显著提高。2010年,薛艳军率领综采二队一举获得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明星队组”的至高荣誉。

猜你喜欢

西铭煤海西山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浓浓墨香溢煤海
浓浓墨香溢煤海
浓浓墨香溢煤海
从《西铭》、《东铭》看张载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观西山
《宋元学案》视域下张载思想的阐释与评价
西山闲笔
论二程对张载《西铭》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