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花的光合特性研究
2011-04-30付宝春庞丽琴杨晓盆
付宝春 ,薄 伟 ,庞丽琴 ,王 松,杨晓盆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胭脂花(Primulamaximowiofi)属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是早春开花多年生草本野生花卉,生长于亚高山草甸上或山地林下、林缘及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其观赏价值高,群植效果好,生长健壮,极易成活,花朵娇艳,是一种很有园林开发价值的野生花卉。
目前,国内外对报春花属的花卉系统分类、地理分布、某些种的生境类型、高穗报春引种驯化、几种报春花的核型和细胞分类学、种内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繁殖生物学等方面开展了研究[1-7]。在光合特性方面,对粉背灯台、灰岩、桔红灯台3种报春花光合作用主要环境因子和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以及粉背灯台报春、灰岩报春、桔红灯台报春和四季报春4种报春花对光强、CO2的响应已进行了具体的研究[8-9],但是胭脂花还处于野生状态,对其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特性研究报道较少。而光合作用是植物最重要的生理过程,对光合特性的研究是植物栽培和园林应用的基础。
本试验以胭脂花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胭脂花的引种栽培和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山西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内。该地区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降雨量为418~483mm,年日照时数为2 662 h,无霜期为158 d,年平均气温9.8℃,月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10~18℃,各月平均相对湿度一般不少于60%,但光照条件变化很大,7—12月逐渐减少,第2年1—6月逐渐增加[10]。
1.2 原产地概况
吕梁地区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差异悬殊。春季干燥,雨少风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降雪偏少。该区年平均降水量502.5mm,吕梁市关帝山海拔为2 831m,主峰一带为多雨中心;年平均气温7.8℃,年日照时数2 241 h,无霜期171 d,年降水量在700mm以上。
1.3 试验方法
供试材料为2009年夏季引自山西省吕梁市关帝山的野生成苗胭脂花植株。引种后进行正常肥水管理,并随机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胭脂花5株,每株选择3片功能叶,每片叶重复3次,进行光合速率及其相关生理生态指标测定。所用仪器为美国产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仪器进气管口置于CO2浓度较稳定的3m高处,并设进气缓冲瓶。于7:00—19:00整点时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Pn),并使用RS232软件将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
2009年6月下旬,选3个晴天9:30—11:30通过Li-6400光合仪的控光、控温和CO2控制单元分别进行叶片光合作用对光合有效辐射(PAR)、叶温(T1)和CO2浓度响应曲线的测定。
Pn-PAR响应曲线:用Li-6400光合仪提供的6400-02B红蓝光源控制光强,在0~2 200 μmol/(m2·s)范围内设定PAR梯度,设定温度为26℃,CO2浓度为380μmol/mol。每梯度持续5min,记录Pn。Pn-CO2响应曲线:用Li-6400光合仪提供的CO2MIXER控制CO2浓度,在0~1 200μmol/mol范围内设定CO2由低到高的梯度,设定光强为1200μmol/(m2·s),温度为26℃。每梯度持续5min,记录Pn。Pn-T1响应曲线:在15~40℃范围内设定温度梯度,同时设定光强为1200μmol/(m2·s),CO2浓度为380μmol/mol。每梯度持续5min,记录Pn。
试验数据用MicrosoftExcel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胭脂花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
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是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或产生氧气)的速度,通常用μmol/(m2·s)表示。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同可反映出植物间光合作用的强弱差异。本试验对引种后胭脂花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图1)。
7:00—19:00(晴天)每隔 1 h 测定栽培地胭脂花的叶片光合日变化。从图1可以看出,胭脂花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曲线,7:00—10:00光合速率几乎呈直线上升,最高峰出现在10:00左右,峰值为10.68μmol/(m2·s);然后光合速率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17:00以后迅速降低。一天中光合速率均值为6.88μmol/(m2·s)。
2.2 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及表观量子效率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形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此外,光还调节着碳同化许多酶的活性和气孔开度,因此,光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以光合有效辐射(PAR)为横坐标,再以净光合速率为纵坐标,绘制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图2)。
从图2可看出,PAR在0~200μmol/(m2·s)范围内,随着PAR增大,Pn迅速增加;当PAR增加到 200 μmol/(m2·s) 以上时,Pn 增加变缓;PAR增加到1 200μmol/(m2·s)时,Pn达最大;此后,随PAR增加,Pn开始有所减小。通过二元回归分析可得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方程:y=-3×10-6x2+0.008 2x+1.825(R2=0.819 3)。当PAR 为 22.4 μmol/(m2·s)时,Pn 为 0,说明胭脂花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LCP)为22.4μmol/(m2·s)。当PAR为1 370μmol/(m2·s)时,Pn值最大,为7.43μmol/(m2·s),说明胭脂花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LSP)为1 370μmol/(m2·s)。
图3显示,低PAR(0~80μmol/(m2·s))下,Pn与PAR呈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y=0.044 4x-0.305 7,斜率即胭脂花的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44 4。
2.3 光合作用—CO2响应曲线及羧化效率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光合速率影响很大。而空气中的CO2含量一般占总体积的0.036%,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说是比较低的[11]。因此,CO2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以CO2浓度为横坐标,再以净光合速率为纵坐标,绘出光合作用—CO2响应曲线(图4)。
由图4可知,在CO2浓度低于250μmol/mo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迅速上升;达到250μmol/mol以后,光合速率增加减缓;高于800μmol/mol后,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二元回归分析得光合作用—CO2响应曲线方程为:y=-2×10-5x2+0.0301x-1.689 1(R2=0.998 8)。当 CO2浓度为58.4μmol/mol时,Pn为0,说明胭脂花叶片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CCP)为58.4μmol/mol。当CO2浓度为752.5μmol/mol时,光合速率最大,说明胭脂花光合作用的CO2饱和点(CSP)为752.5 μmol/mol。
图5显示,较低CO2浓度(低于350 μmol/mol)下,光合速率与CO2浓度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024 1x-1.366 3,直线斜率即胭脂花的羧化效率(CE)为0.024 1。
2.4 光合作用—叶温的响应曲线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其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低温会导致膜脂相变,叶绿体超微结构破坏以及酶的钝化;而高温导致膜脂和酶蛋白的热变性,同时使光呼吸和暗呼吸加强,净光合速率下降。因此,温度也是影响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11]。以叶温和净光合速率值分别为横纵坐标,绘出光合作用—叶温的响应曲线(图6)。
由图6可知,光强为 1 200μmol/(m2·s),CO2浓度为380μmol/mol时,15~21℃的叶温范围内,Pn随叶温升高而上升;叶温在18~24℃之间,Pn维持在较高水平;当叶温超过24℃时,Pn随叶温升高而下降。光合作用对叶温的响应曲线方程为:y=-0.025 1x2+1.164 9x-6.025(R2=0.976 5)。叶温为23.2℃时,Pn值最大,说明胭脂花光合作用最适叶温为23.2℃。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通过胭脂花叶片光合作用对光合有效辐射(PAR)、叶温(T1)和 CO2浓度响应曲线的测定,得出以下结论。
(1)胭脂花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10:00时到达最高峰,峰值为10.68μmol/(m2·s),17:00以后迅速降低。一天中光合速率均值为6.88μmol(/m·2s)。
(2)胭脂花叶片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LSP)为1 370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为7.43 μmol/(m2·s),光补偿点(LCP)22.4μmol/(m2·s)。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补偿点是反映植物对光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较低的植物是典型的阴性植物,反之是典型的阳性植物。而光补偿点低、饱和点高的植物对光环境的适应性很强[12]。由此可以得出,胭脂花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3)胭脂花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44 4,表明其在低光强下的光量子利用效率较高,即对弱光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由此可见,胭脂花在弱光下具有一定捕获更多光能、并顺利进行光合作用和累积光合产物的能力,这与其自然地理生态分布和生长发育等特性完全一致。
(4)胭脂花叶片光合作用CO2补偿点(CCP)为 58.4μmol/mol,CO2饱和点 (CSP) 为 752.5 μmol/mol。所以,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含量,保证充足的CO2供应有利于胭脂花的生长。
(5)胭脂花的羧化效率(CE)为 0.024 1,表明其在低浓度的CO2环境下有固定和利用CO2的能力,即对低浓度的CO2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说明胭脂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羧化固定低浓度下的CO2,并将其转化成光合产物,完成光合作用。
(6)胭脂花光合作用的最适叶温为23.2℃。一般来说,植物可在10~35℃正常进行光合作用,35℃以上时光合作用开始下降,40~50℃时即完全停止。由此说明,胭脂花在温度偏低的条件下酶促反应仍然较强,从而保证其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
[1] 陈封怀,胡启明.中国报春科植物系统分类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6):445-446.
[2] 郑维列.西藏色季拉山报春花种质资源及其生态类型[J].园艺学报,1992,19(3):261-266.
[3] 朱慧芬,张长芹,顾志建,等.9种报春花属植物的核形态学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1,23(4):466-472.
[4] Kelsos.Taxonomy and biogeography of Primula Sect.Cuneifolia in North America[J].Madrono,1991,38(1):37-44.
[5] Tacinaa.Some cytotaxonomicalconsiderationon Primula auricula ssp Serrati folia(Roch)Jav[J].Revue Roumaine De Biolo gie,1996,41(1):97-99.
[6] Gloverbj.Low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Scottish endemic Primula scotica Hook[J].New Phytologist,1995,129(1):147-153.
[7] Larsonbmh,Barrettsch.Reproductive biology of island and mainland populations of Primulamistassinica on Lake Huronshorelines[J].Canadian JBot,1998,76(11):1819-1827.
[8] 刘飞虎.4种野生报春花光合作用特性的比较[J].园艺学报,2004,31(4):482-486.
[9] 刘飞虎.几种野生报春花的光合特性初探 [J].云南大学学报,2004,26(2):168-173.
[10] 徐强,王钧.山西地理[M].上海:上海文献出版社,1990.
[11]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9-90.
[12] 金则新,柯世省.浙江天台山七子花群落主要植物种类的光合特性[J].生态学报,2002,22(10):1645-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