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组块教学”
2011-04-29蔡建新
蔡建新
一、组块教学的概念解读
“组块教学”是薛法根老师独立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研“十五”专项课题《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实验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薛老师语文教学思想的精华和标志。薛老师在《语文:呼唤智慧的教育》一文的题记中说:“组块教学,乍一听,觉着不太顺,不太雅,正如我的名字一样。因此,我格外努力用自己的实践来滋润她,用自己的思考来丰富她,使她成为充满活力、充满智慧的教育。”笔者查阅了数种教育百科全书、词典,并没有发现更早的版本,这个概念应该是薛老师的首创。
1.什么是“组块”
要了解组块教学,就要先从心理学视角来理解组块的概念。薛老师说:“在认知心理学中,有意识地将许多零散的信息单元整合成一个有更大意义的信息单位,并贮存在大脑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组块(chunking)。”
我个人的理解,“组块”是学习者把很多零散的学习内容组合成一个“块”状单位记忆下来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组块”是一个把一堆散乱的知识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知识体来学习掌握的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中的组织、整合策略和行为方式。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薛老师在《基于“组块”的阅读教学策略》一文中举了一个实例:
我们在背诵“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古诗时,是把诗中的七个字看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也就是在记忆时把这七个字当成一个组块,所以容易记住。如果把这句诗打乱——“尽蚕死春到方丝”,同样七个字,却是七个独立的意思,我们在记忆时只能当它们是七个组块而分别记忆。这样记忆前面七个字相比于后面同样的七个字要容易得多了。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组块”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是实实在在的,用好这个学习心理过程,可以让学习的内容成倍增加,这样就达到了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功效。
薛老师还进一步提出:“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单位称为‘相似块,也称为‘图式。人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单位、知识单元(相似块),这些‘相似块有各种不同的类别,如语言相似块、情感相似块、形象相似块、思想相似块等,而‘组块则是认知过程中的一种组织策略和整合行为,具有重组、整合的功能,它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人们对外界的认识常常要依赖‘相似块的存在和‘组块的心理活动。”
“组块”是一种元认知理论,薛老师是从心理模块理论中提取的概念。“心理模块理论”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心理学新学说,由著名的心理学家福多提出。福多在(Jerry Fodor)1983年出版的《心理的模块性》中首次提出了“福多式模块”概念。近些年,西方心理学界对心理模块性的探索热情一直兴盛不衰,它颠覆了人类对心理的认识,特别是我们对“认知加工是怎样被组织起来的”这一命题的认识,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场革命。
但是,应该说心理模块性研究还只是在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验研究上都很不成熟,所以我们不能过于迷信它的强大功能。薛老师在接受网友询问时谦虚地说:“在‘组块教学的研究中,困惑很多,主要是缺乏深度的理论对话,在某些理论层面的认识、研究上,停留于一般的思考。我很需要有专家给我指导,也需要同行与我共同研讨。”
2.什么是“组块教学”
什么是“组块教学”?薛老师在《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一文中下了这样的定义:“语文组块教学是建立在语文学习的心理学原理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线,将零散的语文训练项目整合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板块,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和谐的整体发展。”
我的理解,组块教学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把零星分散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构建成可达成三维目标的立体“块”状结构,让学生在这种“块”状结构中主动参与、自主实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
薛老师对“组块”在语文学习中的心理学原理作了如下解释:
语文学习过程是个体心理“相似块”的重组、整合的运动过程,语文学习过程中感知、理解、体悟、积累、运用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组块”的积极活动。相似论原理表明,个体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首先从感官接触语言材料,或看、或听,将语言信息(伴随着情感、思想、形象)通过神经的传递,到达大脑的相应区域,与先前贮存在记忆中的“相似块”发生联系,从而激活“相似块”,形成感知或感觉,进而个体调动这些“相似块”,与所获得的语言信息通过不断地相似运动、相似匹配、相似重组,达到融会贯通,心领神会,最终形成或重构出新的“相似块”,实现理解、感悟。这些经整合而创造的“相似块”,不但在后续的学习情境中发挥摄取、重组作用,而且在相似的语言情境中,能外化为个体的语言信息,或语言、或思想、或形象、或情感,从而实现个体的主动表达、运用。
薛老师的这种解释应该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其理论的核心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上面薛老师的表述中“相似块”就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图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知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为“图式(Schema)”,其含义相当于个体已有的认知经验。薛老师的表述中“最终形成或重构出新的‘相似块”的过程,就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adjustment)”。同化与顺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两种形式。当个体面临刺激情境或问题情境时,就会将新事物与原有图式核对,并试图将遇到的新经验,纳入其原有经验的框架之内,这就是同化。如果原有图式不能吸收、同化新经验,就会造成认知结构的失衡,个体就必须改变或扩大原有图式,产生新图式,以适应新环境,这便是顺应。
薛老师在《基于“组块”的阅读教学策略》一文的引言中对组块教学的特性进行了补充。他说:“‘组块教学,从教学形式上看,是将线形的教学转变成块状的教学,即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实现多个教学目标,以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率。从教学内容上看,是将零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板块,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可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是组块教学最直接的功效。
二、组块教学的个性特征
1.组块教学是走向智慧的教学
薛老师把组块教学的基本教育理念确定为“四个走向”: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其中,走向智慧是组块教学的终极目标;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实践是实现走向智慧的行动策略、行动理念。
薛老师提出:“发展学生言语智慧,是语文课堂的自觉追求。”他认为,“言语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言语智慧是人在这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表达机智、表现艺术以及丰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底蕴。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将培育学生的言语智慧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这里,薛老师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但比这个更为“本质”的是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这个“更为本质的行为”就是叶圣陶所说的语文的“独当其任的任”。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是组块教学重要的目标导向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