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2011-04-27咸阳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咸阳712000赵掌权王丙聚郭爱红

陕西医学杂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指南缺血性血脂

咸阳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 (咸阳 712000) 赵掌权 王丙聚 郭爱红

本文对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 6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IP)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并同 285例完全缺血性卒中患者做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72例 SIP患者中 ,男49例,女 23例,平均年龄 64.23±2.26岁。SIP诊断符合: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1];经头颅 CT或 M RI证实为脑梗死;在发病48h内病情进行性加重,N IHSS评分增加 2分以上;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脑出血及其它血管发生新的梗死。选择同期住院治疗并诊断明确的完全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285例作为对照组,男170例,女 115例,平均年龄 62.52±3.68岁。患者年龄 <18岁及两组相关检查不全者不予纳入。

2 方 法 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入院 24h内血压降低幅度、颈部血管彩超、心电图、纤维蛋白原、体温、白细胞记数、血小板、纤维蛋白原、颅脑 CT、M RI、CTA及 DSA检查结果。

3 各种卒中相关因素的评价标准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所采用的亚太地区 2型糖尿病政策组制订的 T2DM控制目标,制定出血糖未达标定义;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制定血脂达标定义[2];大动脉狭窄的标准:通过颈动脉超声波检查发现颈动脉闭塞或狭窄(狭窄≥动脉横断面的 50% ),血管造影或 M RA、CTA显示颈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50%。

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i2检验,设定 P<0.05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 果 两组患者各种卒中相关因素比较见附表。

附表进展性卒中和完全性卒中患者各种卒中相关因素比较(%)

续表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SIP与完全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发病到入院的平均时间、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以及入院纤维蛋白酶原、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和血小板计数、合并房颤的人数和血脂未达标的人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在入院时血糖、HbA1c、LDL-C、白细胞计数、合并大动脉狭窄及血压过低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发现糖尿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众所周知高血糖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血栓形成,脑梗死后血糖增高还可加重脑水肿,促进水电解质失衡产生渗透性利尿,引起缺血脑组织代谢功能进一步恶化 ,诱发 SIP发生[3]。

本研究发现两组在入院 24h内降压幅度>30%的人数之间有显著差异,因此对于入院时极度高血压的患者,我们给予降压处理时其降压幅度要缓慢。

本研究亦发现在两组中入院 24h内体温增高的人数和白细胞计数升高的人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几年国内外也有学者[4]发现且认为:发热和感染可加重卒中患者的病情。这可能是因脑缺血后体温增高影响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的存活,局部组织乳酸堆积,同时缺血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加速神经细胞坏死,使脑梗死灶体积增大;同时感染性疾病会释放大量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这三种物质是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5]。由此可见,在卒中的治疗中,早期预防体温升高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两组间虽然在血脂未达标人数、TC、T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 LDL-C血清浓度方面有显著差异。目前高脂血症对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血脂中 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为密切,受其长期作用血管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6],而且 LDL-C密度较小,体积相对较大,LDL-C浓度高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减缓血流速度,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可加重缺血区的血流供应,从而诱发SIP。

本研究发现,大血管狭窄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其会直接影响远端血管的供血,狭窄远端血流压力减低,侧支循环难以建立或影响 Willis环的代偿,间接影响缺血区的供血而出现梗死进展,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合理调控血压、控制高血糖、降低 LDL-C,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合并脑动脉狭窄患者尽早给予血管重塑治疗就有可能防止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但尚需大样本的 RCT试验所证实。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诸骏仁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23.

[3] 白雁明.糖尿病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56.

[4] 徐雪冬.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58-61.

[5] 易兴阳.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研究 [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6,12(05):169-172.

[6] Morelli F, Carlier P, GianniniG,et al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LDL apheresis[J].Int J Artif Organs,2005,28(10):1025-1031.

猜你喜欢

指南缺血性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你了解“血脂”吗
指南数读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