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报道

2011-04-26李莉萍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椎动脉

李莉萍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陈国超 (武汉市武昌医院中医科,湖北武汉430060)

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是由于椎动脉管腔狭窄,供血不足,出现头痛、眩晕或猝倒、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心慌、血压改变等植物神经症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时间的伏案工作,CSA发病率逐年增高,并有年轻化趋势。颈椎病变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有效及时地治疗CSA具有解除患者病痛和预防中风的重要意义。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是临床上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SGB因其可使阻滞区域血管扩张,近年临床也用来治疗多种缺血性疾病,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病例均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病例来自武汉市武昌医院中医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22~68岁,平均 (38.4±10.8)岁。病程3d~8年,平均8.5个月;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范围为25~69岁,平均 (37.7±11.1)岁。病程1d~9年,平均9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颈椎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1.3 排除标准

眼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内耳药物中毒,位置性眩晕,神经症,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低血压等引起的眩晕。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颈椎病有关章节拟定。痊愈:头晕、恶心等症状缓解,TCD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正常,血管弹性好,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症状明显缓解,TCD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及血管弹性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TCD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无改善。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肩胛骨下置小枕头以显露颈部,在环状软骨水平,手指牵开穿刺侧胸锁乳突肌,取7号穿刺针,通过环状软骨外侧的皮丘,针尖方向垂直穿刺,针深2.5~3.5cm,针尖抵达横突,退针0.2~0.5cm,回抽无血流。嘱患者勿吞咽,勿咳嗽,2%利多卡因10ml,边注射边观察,注入缓慢,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注射。平卧30min,观察若同侧出现Hovner综合征为成功标志。隔日1次,10d为1疗程。

对照组:针刺疗法,取百会、风池、神门、合谷、风府穴及C3-6夹脊穴用毫针刺入,平补平泻手法,20min,每日1次。并口服盐酸苯海拉明,25mg,每日两次,10d为1疗程。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治疗组有效率75.0%,对照组有效率53.3%,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 论

CSA属中医学 “眩晕”范畴。《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说明上部经气不足,气血不能上注于清阳之府可以发生眩晕为主症的一组病症。现代医学一般认为是钩椎关节增生、颈椎失稳、后关节松动和移位等刺激椎动脉,从而导致的椎动脉痉挛、狭窄。颈椎椎间孔错位、狭窄、椎动脉痉挛和动脉粥样硬化共同作用引起椎动脉管壁增厚,椎动脉弹性减退,椎动脉弯曲,致使血流变慢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CSA的发病机理是枕后三角软组织的痉挛和无菌性炎症引起椎动脉及椎神经丛受到压迫而引发激惹,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应供血区的微循环功能障碍,支配前庭神经核的细小动脉和内听动脉痉挛缺血[2],同时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进一步刺激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系统造成血管痉挛。

星状神经节是支配头颈、肩及上肢的主要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发出交感神经分布于椎动脉周围,并支配椎动脉的活动,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则椎动脉运动受到抑制。星状神经节阻滞是向颈部包含星状神经节在内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注入局麻药,使星状神经节的节前、节后纤维以及所支配的区域头、颈、颜面、上肢的交感神经可逆性阻滞的方法。

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使阻滞部位的节前和节后神经纤维的功能受到抑制,分布区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传导也受到抑制[3],从而消除或阻断各种原因所致的损伤性刺激,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局部微循环,阻止退行性变的发展,消除非细菌性炎症[4],达到止痛和改善肢体活动功能,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的目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便于临床推广。

[1]胡永善.新编康复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18-219.

[2]徐印坎.颈源性眩晕暨椎动脉型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09,30(5):387-388.

[3]陈旭,刘慧.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及应用[J].华西医学,2005,20(1):173-174.

[4]魏绪庚,田素杰,石宝瑞.麻醉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60.

猜你喜欢

星状神经节椎动脉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求星状多边形的内角和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