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护生对临床教学老师带教方式评价调查分析

2011-04-26周琼珍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护生操作技能教法

周琼珍 (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北 荆州434000)

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是将学校学习的护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阶段[1],如何更好地让实习护生实现这一过程,并顺利度过此阶段,为以后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临床教学老师带教方式至关重要。为此,我院护理部在各临床科室试行三步带教法1年,并以问卷调查形式对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在本院接受三步带教法的78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在本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共78名,包括本科、专科,分别来自8所不同的学校,其中男2名,女76名。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所在的学校及学制,调查主要内容为三步带教法、传统带教法。

1.2.2 调查方法 实习期间由专人分次发放问卷,共78份,回收有效问卷71份,回收率9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描述和t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带教方式评价见表1。

表1 带教方式评价(n=71) 票 (%)

调查显示,90%以上的护生赞成 “三步带教法”,即第一步在护生进入所实习的科室时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基本要求包括仪表、讲话时的语音语调及工作态度、责任心等职业素质及职业道德进行培训;第二步为手把手带教,进行规范动作指导,提高操作动手能力,锻炼护生与病人交流的能力;第三步主要为改变服务理念,从以前 “以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变成 “以人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改变服务模式。同时进行知识与能力扩展,讲解病人观察的重点及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等相关知识,强调巡视病房的重要性,加强沟通能力及紧急情况应对能力,从而实现 “放手不放眼”的带教。

传统带教只重视护理操作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基本素质培养,赞成票只达7.1%,已不适应现代护理教学的要求。

3 讨 论

我院从试行三步带教法后,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和对护生的要求都有明显提高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环环相接,提高了护生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能力,充分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护生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操作训练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增强了护生的责任心及职业兴趣,提高了护生与带教老师及病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培养了护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独立工作能力,使护生的综合素质整体提高。在出科之前的考试中,大多数护生都交给了带教老师一份满意的答卷。护生们普遍反映通过三步带教法及思维能力的拓展培训,增加了他们的自信,使他们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为职业竞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步带教法中职业形象及职业道德的培训是临床带教的前提并将贯穿于整个带教过程中。临床教学老师在带教时因人施教,对护生的职业形象及职业态度进行指导,使他们对护士这个职业有全新的认识,在护士职业生涯迈出第一步时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同时职业形象和服务态度的改变增强了病人对护生的信任,给护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下一步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的培训是达到带教目标的重要环节,带教老师手把手的带教既能锻炼护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更及时的发现护生操作中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增强护生积极性,提高职业素质。调查中护生们反映老师手把手的带教能让他们学的更精,印象更深刻。同时,带教老师在工作中及护患沟通中的言传身教对护生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在平时工作中工作慎独、关心病人、严于律己,给护生们做好表率作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教给护生们护士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三步带教法”中第三步为能力及思维的扩展,跟随现代护理发展的步伐,加强对病人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的能力,同时扩展知识面,使护生对各常见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带教老师在带教中寻找典型病例对护生进行讲解或引导探讨,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思维能力及紧急情况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带教质量,为护生们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打下良好的基础。

临床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2]。为保证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这一关键过程的质量,只重视护理操作技能培养的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已不利于现代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教老师的带教方式与带教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临床护理教学工作顺利实施,更关系到能否培养出技术及理论过硬的全面的新时代合格护理人才。因此护理部首先要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选拔,各科室设总带教组长一名,必须是各科室的优秀护士,有一定的带教能力,并且集中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素质及带教方法进行培训。然后由带教组长对科内带教老师进行培训,改变传统带教模式,要求根据护生知识及能力差异及心理需求,因材因人施教,熟练掌握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培训的不同层次需求,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明确教学重点。在平时的工作中灵活教导护生,让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做有所学,学有所悟”,并不断更新知识,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护理操作行为规范,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同时注重各带教老师之间交流与学习,定期开展带教老师交流活动,共享带教经验,摸索最佳的带教方式,为护理事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1]王静.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现状研究[J].护理研究,2005,20(1):8.

[2]刘义兰,王贵兰,赵光红.现代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65-169.

猜你喜欢

护生操作技能教法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职业教育操作技能形成的心理学解析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爷爷的“五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