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纱条引流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2011-04-26钱俊华镇江市谏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江苏镇江212000
钱俊华 (镇江市谏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江苏镇江21 2000)
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切口属于Ⅱ类或Ⅲ类切口,其切口感染率比较高。控制切口感染,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外科医师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在手术切口内放置碘伏纱条,改善切口局部环境和通畅引流的方式,观察其对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愈合过程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50例均为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我科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6岁。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切口类型、手术方式及原发疾患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通过结合病史、体征、血常规,初步诊断为阑尾炎,再根据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确诊为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前后常规抗感染治疗,均采用常规麦氏切口,治疗组在阑尾切除后,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逐层缝合,切口内放置碘伏纱条引流,纱条均四周光滑,无纱头外露,内置头放置至皮下脂肪层和肌层之间。对照组手术方法同治疗组,但在单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缝合,不放置引流。
1.2.2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过程中切口表现、拆线时间及感染率。术后切口感染的判定:术后切口出现红、肿、疼痛及局部发热感,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早期出现硬结并有脓性渗出物,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穿刺有脓液或破溃流脓;拆线后切口流脓,反复出现小脓点并有线头溢出的定为切口感染。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经放置碘伏纱条引流后,术后伤口感染率、平均愈合拆线时间均较无引流病例有明显改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3 讨 论
阑尾切除术是外科最基本的手术之一,在基层医院较常见。切口感染是阑尾炎特别是化脓性阑尾炎最常见的并发症[1-2]。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本身处于感染的高危环境,易于或已经受到体液污染或感染,局部创面渗出较多,容易成为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条件。阑尾切口感染的原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病人本身因素,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如老年人、结核病、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肥胖;手术室无菌条件;切口选择不恰当;止血不彻底,尚有血块或血肿;不必要的缝线过多,残留线结,切口缝合过紧,局部血运不良,残留死腔;切口保护不善、炎性渗液污染切口或使用接触发炎阑尾及渗液的缝针、缝线缝合切口等等。切口感染绝大多数发生于脂肪层,罕有超过腹外斜肌腱膜者,主要因为脂肪层血供较差,抗感染能力较低,同时由于脂肪组织血供较差,使脂肪组织创伤后局部缺血水肿加剧,促进组织坏死液化,而肌层因血供良好抵抗力强,不发生此种情况。此外,术中切口受机械挤压、钳夹等作用容易引起组织挫伤,易致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本组碘伏纱条内置头即放置至皮下脂肪层和肌层之间。同时应注意的是,异物残留是引起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碘伏纱条引流应在48h内首次换药时拔除,在引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以免造成逆行感染。
表1 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平均愈合拆线时间比较
碘伏又称聚维酮碘,是一种以表面活性剂为载体和助溶剂络合而成的含碘的无定型复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广谱、无毒、稳定性好的消毒杀菌剂,没有碘酊对皮肤的刺激性和黄染等缺点,可在水中逐步解聚溶解,与粘膜接触后释放出游离碘,能与菌蛋白的氨基结合使之变性坏死,达到灭菌的目的。碘伏对各种细菌、真菌及芽孢具有快速杀灭作用,不产生耐药菌株,对组织无明显的刺激性。同时能保持切口洁净,不易产生脂肪液化,利于切口愈合[3-4]。因此,笔者采用术后切口内置碘伏纱条引流。结果显示,在坚持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基础上,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内置碘伏纱条引流,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术后拆线时间,从而减少平均住院时间;避免患者因发生感染而带来的生理与精神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效果优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1]李燕.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0,20(5):415-416.
[2]郭盖章.阑尾切除术与切口感染[J].实用医学杂志,1994,4(10):58.
[3]梁朝旭,张毅杰,卢罗生.应用碘伏冲洗及切口负压引流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22):9-11.
[4]石国兵.碘伏擦洗切口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腹部外科,2004,1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