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研究
2011-04-25徐艳艳姚源璋
徐艳艳,姚源璋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2.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8)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在全球发病情况逐年提高,且预后差,花费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我国成人CKD患病率在9.4%~13.6%且仍在增加,每年达到7%以上[1]。西医治疗CKD主要采用对症处理如控制血压、预防感染、使用糖皮质激质、细胞毒药物等,尚缺乏特效的药物及方法,因此提高中医疗效,有效改善肾功能,调节免疫系统,延缓肾衰竭的进程,寻找防治慢性肾炎的有效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1 临床研究
1.1 病因病机研究 王自敏[2]认为肺主宣发、脾主运化、肾为水脏,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是CKD的发病基础。高坤等[3]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证型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随访分析研究后认为慢性肾炎患者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肺肾气虚和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其中肾虚为本虚证的基本表现。长期观察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本虚以肺脾肾三脏气虚最多见,标证以湿热及湿浊之邪最多见。张琪教授[4]认为,慢性肾衰竭可由水肿、淋证、尿血等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而来。各种肾病日久损及各脏腑功能,以脾肾虚损为主,病情逐步发展而加重,最后导致正气虚衰,浊邪、瘀血蕴滞肾络,肾脏失去开阖的功能,湿浊尿毒潴留于体内引发本病。
1.3 现代自拟方研究 芮国华等[8]运用肾康胶囊为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李新华等[9]将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方益气养阴保肾方,2月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5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戈阿康等[10]将64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益气补阴固肾汤治疗组(生地黄10 g,熟地黄10 g,何首乌10 g,枸杞子10 g,山药15 g,菟丝子20 g,补骨脂15 g,生黄芪30 g,党参15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和肾炎康复片对照组,结果以益气、补阴、固肾为治则组成的益气补阴固肾方治疗慢性肾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2 实验研究
2.1 抗纤维化作用 杨琳等[11]研究发现益气活血中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和机制较为一致,可能通过恢复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蛋白酶抑制因子(MMP/TIMP)间的网络平衡来减少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其降解,从而达到减轻或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的目的。董正华[12]通过试验研究提示通络益肾温阳方可能通过降低DN大鼠肾组织肌动蛋白(α-SMA)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抑制或逆转肾小管上皮一间充质细胞转化,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减少系膜区基质的积聚,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程,达到保护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2.2 免疫调节作用 邵朝弟等[13]通过观察实验大鼠可溶性白介素受体-2(SLL-2R)、血栓素B2/6-酮-前列腺F1a(TXB2/6-k-P gF1a)及肾脏病理变化等指标的影响提出肾愈Ⅱ号颗粒治疗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有效的,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及改善肾脏组织血流动力学来发挥疗效的。黄芪[14]能降低I gAN大鼠尿红细胞数、尿蛋白水平,并减轻I gAN模型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可能的机制是调节Th1、Th2平衡紊乱及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并减少大鼠肾组织MCP-1、T gF-β1的表达,延缓其I gAN的发生发展。黄芪扶正汤[15]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平衡Thl/ThZ细胞因子的比例。何首乌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明显上升,并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还能提高正常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数。从而使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16]。
2.3 对脂代谢和自由基的影响 在自由基损伤过程中,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破坏形成氢氧化物使膜对二价阳离子特别是Ca2+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胞膜两侧Ca2+差减少,使细胞膜电活动紊乱。蒋晓峰等[17]研究表明,急性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黄芪可能通过减轻NO含量过低或过高的变化及提高SOD活性,减少氧自由基积聚造成的损伤而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冬虫夏草[18]可提高SOD酶的活性,使LPO水平下降,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2.4 降低炎症反应 实验研究[19]证实,黄芪能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炎症因子IL- 6 ,其抑制作用强度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其抑制强度高、中浓度组无统计学意义,低浓度组抑制作用较前明显减弱。健脾益气升阳方[20]能够一定程度降低STZ大鼠尿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含量;下调MCP-1mRNA在STZ 大鼠肾组织的表达。
2.5 造血功能 研究[21]黄芪对肾性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发现,黄芪与雷公藤多甙均有降蛋白尿作用,尤以雷公藤多甙明显;而黄芪对血浆白蛋白的提升作用优于雷公藤多甙。黄芪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上升,且无肝功能损害及白细胞数下降现象,而雷公藤组则表现出较明显的毒副作用,包括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等。红景天熟地黄合煎液通过促进骨髓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对造血系统进行调控,从而达到增进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消除环磷酰胺对骨髓细胞的抑制作用,恢复机体造血机能的功效[22]。
3 结语
慢性肾脏病治疗过程中只要抓住了肺、脾、肾3脏虚损的病理因素,结合辨证论治,采用益气补肾法结合标证随症加减,大都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由于CKD本身的复杂难治性和中医辨证的个体化差异,其可重复性较差。宜提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大胆探索中医现代化的路子,运用实验方法,从微观角度阐释中医的科学性,使中医辨证客观化,为补肾益气中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虽然现代医学方面也做了相关研究,但实验研究报道较少,很多文章未做统计学处理,中药药理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有相当数量,但因为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及其作用靶点的多样性,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的加强。
[1]Dussaule JC.chatziantoniouC.Reversal of renal disease:Is it enough to inhibit the action of angiotensin II? [J].Cell Death Differ,2007,14(7):1343-1349.
[2]宋纯东.王自敏辨治慢性肾脏病规律探寻[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15(6):88-89.
[3]高坤,孙伟.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8,40(6):32-33.
[4]林启展.张琪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J].中医杂志,2006,47(8):576-577.
[5]陈?,李轩.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3):1590-1592.
[6]朱红梅.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116例慢性肾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5,45(20):65.
[7]周和平.黄芪健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7,29(12):39.
[8]芮国华,潘荣华.肾康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14.
[9]李新华,徐贵银.益气养阴保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7):622-624.
[10]戈阿康,路薇薇,倪红宝,等.益气补阴固肾法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疗效评价[J].中外健康文摘,2007,4(8):42-44.
[11]杨琳,刘丽.益气活血中药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I、Ⅲ型胶原,MMP-1和TIMP-1表达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09,28(10):816-817.
[12]董正华.通络益肾温阳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α-SMA、TNF-α的影响[J].现代中医药,2010,30(4):80-82.
[13]邵朝弟,王小琴,赵晓珍,等.肾愈Ⅱ号颗粒治疗慢性肾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34-36.
[14]余凌,张俊峰,李惊子.黄芪当归合剂防治肾病综合征鼠进行性肾小管间质损伤[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22(8):282-286.
[15]张国珍,吴小川.黄芪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Th1/Th2免疫失衡与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5):357-358.
[16]罗晓丽.黄芪扶正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9.
[17]蒋晓峰,吴毅泰,李江涛,等.黄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组织一氧化氮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浙江医学,2004,26(12):900.
[18]余凌, 卫培峰,焦晨莉,等.何首乌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药,2004(1):57-58.
[19]杨真威.耙齿菌糖蛋白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及抗炎活性[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3):280-281.
[20]迟继铭,徐丹.补脾益气升阳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MCP-1mRNA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 2009,37(4):28-29.
[21]卢晓峰,黄海燕.黄芪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7):9634-9635.
[22]林卓.红景天熟地黄合煎液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0,30(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