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医的科学性

2011-04-25陈允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现代科学实证主义中医理论

陈允成

(辽阳市弓长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辽阳 111000)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严格意义讲,中医学是现代科技文明出现以前产生和发展的。我们通常把符合现代科学思想的事物称之为科学的,或具有科学性。不可避免地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并非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中国先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的指引下创立的中医学是科学的吗?对中医是科学抑或伪科学的判断,意义重大,这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科学界都应该重视的事情,毫不夸张地讲,中医科学性的判断将影响未来人类科学发展的进程。

1 中医不是伪科学

对任何事物做出判断总要有个标准,要有理性,不能想当然地看问题,更不能先入为主,特别是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判断。

笔者的观点,诸如“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中药”等说法都是出于想当然的判断,没能充分体现现代科学理性。中医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中医具有实际效用性 中医有实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过几千年无数人的实践检验的,是客观的,是不容质疑的,更是不可否认的。中医的效用具有这样一些特性,即实践性、结果确定性、高度重现性及规律性。

实践性,指的是中医效用的客观性。不是理论的推导,更不是无端的臆测,经过几千年无数人无数次“试验”,足以证明中医的效用价值。

结果确定性,指的是对中医实践结果能够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不是虚妄的假象或不确定结果。

高度重现性,指的是中医实践结果不是偶然性的,是具体中医实践的必然结果。

规律性,指的是中医不是人类经验的简单累积,中医实践的过程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过程。

1.2 中医有自己独立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之上的,中国的传统哲学主流是唯物主义的,是辩证的,是概括自然界所蕴含各种规律出色而准确、精辟的哲学表达。

中医理论是有其实践基础的,一是前面讲的中医实践;二是对人体结构和机能的一定程度的认识实践;三是意识对其所支配身体的内在的认识实践。上述实践对中医理论的建立是必要的,也是有限的。必要的、有限的实践加上辩证的、唯物主义的中国传统哲学这个灵魂,使中医理论这个大厦得以建立、发展和完善。

很显然,中医理论不是对自然界原始的、朴素而简单的哲学认识在人体上的简单应用,它是以中国传统哲学和对人体一定的客观性认识为基础的。同时,相对那个时期而言,较为充分的实践基础为中医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比较科学和比较丰富的参数选择,使复杂的人体生命系统在中医理论中得到了较为科学、完整、全面的系统阐释。

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形式及其联系判断内容,透过现象及其联系把握本质的学问。通过形式及其联系和现象及其联系对事物的内容和本质做出哲学判断是科学的、可行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1.3 中医理论对中医实践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作用 中医医生要有扎实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用于指导具体的医疗实践。

自然界充满哲学,人体生命系统也充满哲学,这两者是相通的,一脉相承的。世界不存在两个哲学。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其合理成分,而其合理成分的核心和本质内涵就是哲学上的统一,简单地说,“天、地、人”在哲学上的统一即为“天人合一”。

应该说,但凡朴素的哲学应用在人体上,都会对一些疾病做出符合其理论的所谓合理解释和治疗,对部分疾病也会产生好的效果。但这并不能据此判断它是科学的。是否科学主要是看该哲学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自然界所蕴含的哲学原理,以及该哲学理论所对应的实践基础即对人体生命系统客观的认识程度。

依据以上3点,即中医的实际效用性、理论基础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可以做出“中医是科学”的判断,至少在没有充分证明的情况下,不能做出“中医是伪科学”的妄断。笔者认为,以上3点可以作为对某理论做出初步判断的基本准则。

2 中医是科学

中医理论很难得到现代科学的合理解释。笔者认为,只有实现现代科学与中医理论的统一,才是回答中医科学性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西方哲学源于古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从形而上学的认识论角度来看,不包括探索终极实在问题的一切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都是现象的认识,一切联系包括因果联系都是现象的联系。实在与现象的层级递进就好比“圆葱”,每一层既作为本质表现为外层的现象,又是内层本质的现象的表现。因此,一切科学的本质都是形而上学的,科学与哲学都是探索自然界的方法、工具。

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可以从3个方面来考察:一是认识方法;二是理论的合理性;三是实际效用。实际效用反映和验证理论的合理性,理论的合理性反映和验证认识方法;反过来认识方法决定理论,理论决定实际效用。

2.1 中医的认识方法是取象比类法和因果逻辑,即取象比类的因果逻辑;现代科学重视实证主义和因果逻辑,即实证主义的因果逻辑。现代科学的科学性取决于实证主义的因果逻辑,中医的科学性取决于取象比类的因果逻辑。这是中医与现代科学的区别,也是中医与现代科学统一的基础。

取象比类是人类固有的认识自然的方法之一,人类思维的特性首先表现为取象比类,其次才是因果逻辑的判断,很多现代科学的重大进展都彰显着取象比类的作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应用取象比类方法的典范。牛顿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迪卡尔也用取象比类,而提出涡旋理论,遭到失败。牛顿说,“自然喜欢简单性”。[1]这是智慧与哲学观点的差异造成的,不能归咎于作为认识方法的取象比类。

实证主义本质上是属于取象比类范畴的,只是该“象”不是不同事物中的“象”,是取自该事物象之本身,即非类比,而是同比,是同一事物的某一具体表象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比较,这种比较的结果表现在数学上即为函数。象一定是内层本质的表现,但作为内层本质外在表现的象并非总能客观、真实、全面的被感知,而被感知的相同的象也并非一定是同一内层本质的外在表现。把作为内层本质表现的象称为“本象”,把对本象的感知称为“映象”,映象与本象的差异,称之为映象对本象的悖离,悖离的程度称为悖离率。随着人类实践的深入和发展,映象对本象的悖离一定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得到纠正和发展,这正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真谛所在,我们说“科学永无止境”,道理即于此。实证主义的取象比类因是同比,严格的因果推理才成为可能,数学也才能在这种严格的因果推理中发挥出其本身严格的逻辑特性。我们把悖离率为零的理想状况称为终极取象比类,是特殊的取象比类。就好比直线是特殊的曲线,只是曲率为零的曲线(见图1)。悖离率越大,因果逻辑的推演和现代数学的应用就越困难,就越会造成更多悖离事件,这是中医的因果逻辑判断和现代数学的应用体现得很不明显的根本原因,也是构成中医广为争议的总源头。牛顿[1]说:“误差不能归因于技艺,而应归因于匠人。”同样,中医广为争议的问题也不应归因于取象比类方法。

图1 取象比类曲线示意图

实在及其现象总要表现为一定的时空形式,而实证结果与客观实在形式的接近为描述时空形式的数学在自然科学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同时,数学的预见又可得到实证的进一步验证。广义上的实证主义应是实证和数学的结合,因此,某种程度上说,科学就是哲学的数学化。

实证旨在发现现象和确定、纠正已认识的现象。实证就是取象,实证的“取象”与传统取象比类的“取象”在哲学上没有本质区别。

卡普拉说:东方哲学关于实在的模型,要比西方哲学的模型更为适当。传统取象比类和实证主义的取象比类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两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把取象比类的结论看做事物的矛盾的话,那么传统的取象比类揭示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实证主义的取象比类揭示的是矛盾的特殊性,普遍性不能代替特殊性。中医的根本问题在于:中医致力于用自然界矛盾的普遍性去阐释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的矛盾的特殊性,这是导致中医取象比类显著悖离率问题的哲学根源。

2.2 季羡林[2]说,西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快走到尽头,而东方寻求整体的综合必将取而代之[3]。中医在吸收现代科学文明成果的同时,应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这是由中医自身理论特性所决定的。

中医的理论特性即合理性有2个方面:一个是系统观;一个是辩证观。

普遍认为,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取象比类方法的理论基础,但从思维的本质上讲,天人合一思想是取象比类的结果,而不是相反。它把一般适用的取象比类方法发展成系统的取象比类方法,并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观念,即系统观,或称为整体观。人体与其身处的自然界以及人体内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彼此间辨证的系统的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脱胎于取象比类,因此,传统中医取象比类因悖离率所产生的缺点与不足,天人合一思想同样具有,不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就会犯传统取象比类所犯的错误。例如,李时珍说“立春雨水各饮一杯,还房,当获时有子,神效”。[3]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应坚决摒弃之。

2.3 中医的实际效用应以现代实证方法加以验证,再者,中医的认识方法及其理论合理性的改进和完善,必将使中医的实际效用闪烁出中医科学性的夺目光辉。

3 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中医,它一定是有局限性的。西医是属于实践基础范畴的,用中国的阴阳学说来描述中医和西医,则中医是阳,西医是阴。但中医应用现代科技是极为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钱学森说:中医的现代化首先是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对中医理论进行必要的现代化改造。

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主要应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坚持中医的理论特性,即辨证的系统观;二是用现代科技思想阐释、丰富、规范中医的哲学原理和理论基础,做到这一点,需要集体力量进行系统的研究,不能一蹴而就,但却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现实的可以预见的目标,继续在中医原有理论框架内阐释中医理论既便不是没有意义,也意义不大。

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没有诞生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技,否则,中医应用现代科技是很自然的过程。现代化的中医和西医本应是一体的,区分中医和西医是科技发展的局限,不能据此认为他们存在着“科学性”问题。

4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来看,科学的发展大致分为2个阶段或2种情况。一种是以哲学的发展为主;另一种是以科学实践发展为主。前者以中医的发展为代表,后者以西医及现代科学发展为代表。

人类面前总会有未知世界,而探索未知世界的首选工具就是哲学,继之才是科学的应用。

传统取象比类与实证主义的统一,实际上就标志着哲学与科学的统一。哲学就是运用传统取象比类方法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科学就是运用实证主义的取象比类方法观察和认识世界的哲学。哲学是阳,科学实践是阴。如果把科学比做人类的双脚,那么哲学就是人类的眼睛。哲学可以比科学看得更远,而科学则比哲学更脚踏实地。

人类,到了理性地、自觉地将哲学与科学统一起来的时候了。哲学与科学应该统一,也能够统一。哲学与科学的统一必将开启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时代。

[1]艾·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56.

[2]薛泽通.领导者人文素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6.

[3]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79.

猜你喜欢

现代科学实证主义中医理论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从中医理论看腰痛宁胶囊的药效
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方法的未来
美国逃奴案审判中的法律实证主义——以首席大法官莱缪尔·萧的判决为例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现代科学背景下舞蹈治疗的内涵与作用分析
现代科学的哲学追问
对现代科学为何诞生于西方的几点思考
《自杀论》研究方法分析——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