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隐喻标记性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实证研究

2011-04-24赵桂英焦伟达

外语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峰度调查结果二语

赵桂英 焦伟达

(吉林大学,长春130012)

1 理论背景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认知模式。语言的各个层次都存在标记现象,无标记形式被认为是更普遍的,在逻辑上是独立的;有标记形式则具有相反的特点。认知上突出的事物在语言上往往是无标记的,而不突出的事物在语言中往往是有标记的,无标记项使用的场合要多于有标记项。

针对二语习得者用目的语交流的同时常常在用母语进行思考的不地道现象 (unnaturalness),Danesi(1994:453-464)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用隐喻来构架目标语中的概念体系。他提出概念流利(conceptual fluency)这一概念,即把目的语中像词汇和语法这样的表面结构与其所反映的深层结构匹配到一起的能力。Ning Yu详细比较和研究了英汉隐喻,认为针对不同文化和不同语言的概念隐喻,有必要就其概念和概念体系的层次结构,从实证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划分(Ning Yu 1988:237)。陈家旭(2007)通过大量个案深入研究了英汉隐喻的异同,并且从两种不同语言的共性与差异入手,对概念隐喻作出了进一步的细分。然而,他们鲜有从两种语言不同概念体系的角度,对概念隐喻作进一步细分或实证调查。概念隐喻在SLA过程中,属于相同还是不同或无对应的概念或概念体系,具有什么具体的特征?对概念隐喻掌握的程度与目的语水平是否相关;若相关,程度如何?本文在以往学者内省式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运用统计学意义上的实证依据来探讨这两个研究问题。

2 研究设计和方法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检测SLA过程中概念隐喻是否具有标记性;并通过测试结果与其英语水平测试成绩的对比,探讨其相关性。首先采用SPSS 15.0对调查结果的频度和分布进行统计;然后按各个测试项目成绩分组,量化分析各组相关的显著程度;另外对调查结果进行多项分组,从不同角度考察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受试对象为国内某重点大学78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均已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第一个调查工具是英语隐喻能力测试(metaphoric competence test/MCT),测试受试者对有标记性和无标记性概念隐喻的辨认、理解和解读能力,回答第一个研究问题。试题分为辨认隐喻、理解和解读隐喻以及产出隐喻三个部分。前两部分划分为隐喻性表达和非隐喻性表达,并将隐喻性表达中的概念隐喻划分为无标记性和有标记性两种形式和三种概念类型:相同 /相似概念(体系)的概念隐喻(same or nearly the same concepts or conceptual systems/SCS)、不同概念(体系)的概念隐喻(different concepts or conceptual systems/DCS)、无对应概念(体系)的概念隐喻(non-corresponding concepts or conceptual systems/NCCS)。因后两种同为有标记性概念隐喻,可以统称为不同或无对应的概念(体系)的概念隐喻(DNCCS)。第二个调查工具是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CET-4),将其作为受试者英语水平的一个评定标准,与有标记性和无标记性概念隐喻的调查结果以及隐喻能力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回答第二个研究问题。英语隐喻能力测试题里专设栏目填写四级考试成绩,登分时将其换算成百分制。

3 调查结果描述性统计

78名受试对象中,除去9人因未填写四级英语成绩为无效试卷外,有效试卷共计69份。对调查结果频度和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概念体系调查结果统计表

3.1 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

从表1可知,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测试39分为满分,69份有效试卷趋中性测试的平均分数是26.22分,中间分数是27分,得26分的受试者最多。趋散性测试的标准差是4.80,最高分与最低分之差为21分。与满分分值相比,偏高的趋中性测试数据表明受试者分数普遍较高,趋散性测试数据适中。峰度偏度为-0.76,0.63的峰度峭度托起了峰度曲线的峰顶。从图1可知,在0至12分区间无人得分,如补齐该部分已省略横轴,则可看出大部分分值集中分布在0至39分横轴的右侧,左侧峰尾较长。换言之,低分较少,高分较多。

图1 SCS概念隐喻调查结果峰度图

3.2 有标记性DNCCS概念隐喻

表1还显示有标记性DNCCS概念隐喻测试的满分为38分。虽然峰度偏度不大,仅为0.05,呈趋中状态,但是,在0至38分的得分区间,平均分数是14.29分,得18分的人数最多。较低的趋中性测试数据表明受试者分数普遍偏低。趋散性测试的标准差是3.52,为4个测试项目中最低。最高分与最低分之差是16分。图2中15分这个中间分数显示大部分受试者集中在左侧,-0.19的峰度峭度显示峰度不高,也就是说分值普遍不高,而且相同分值较多,密集分布在7至23分这个区间。

图2 DNCCS概念隐喻调查结果峰度图

3.3 SPSS有关相关程度的统计数据

如表2所示,无标记性SCS与CET-4的相关系数为0.427,其显著性差异为 0.000,小于 0.01,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有标记DNCCS与CET-4的相关系数是0.156,显著性差异为0.202,大于0.01,无统计学意义。MCT结果与CET-4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346,显著性差异为0.004,远远小于0.01,其相关系数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每一项目与自己是完全相关的,所以相关系数都是1,不存在什么显著性差异。

表2 概念隐喻标记性与英语水平相关程度表

3.4 多项分组对比的统计数据

表3 概念隐喻标记性与英语水平分组对比表

多项分组统计数据从不同侧面体现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按无标记性SCS得分排序,将69人分为低分组、中间分组和高分组三个组别,每组23人。在有标记性DNCCS,MCT和CET-4三项的平均得分上,表3显示彼此均呈现正比关系。当无标记性SCS的平均分高时,有标记性DNCCS,MCT和CET-4三项的平均分也随之升高;反之则随之降低。另外,按有标记性DNCCS,MCT和CET-4的得分分别排序并分成低、中、高三个组别,各组在其他三项的平均得分之上,彼此同样呈现正比关系。

4 讨论

4.1 概念隐喻的标记性

在对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的测试中,受试者多半得分很高;而在对有标记性DNCCS的测试中,多半得分较低,两种明显不同的调查结果验证了对概念隐喻细分为无标记性和有标记性的必要性。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显示在SLA过程中,概念隐喻体现出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特质(inherent property),即标记性。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较高的测试得分为其相对容易掌握提供了依据。有标记性DNCCS概念隐喻测试得分较低证明了它的难度,也为其相对特殊、罕见、不平常和例外等特征提供了实证支持。与一种语言里的概念隐喻相比,SLA涉及两种语言,其过程中的概念隐喻更富于变化,有时概念根本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对应的概念或概念体系;有时即使是同一个概念,也会因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一些源域不同的概念隐喻。虽然有标记性DNCCS概念隐喻在两种语言之间的分布频度要远远低于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但是它们经常使二语习得者用母语的概念系统进行思考,将目的语的词汇和结构当做母语概念的载体,从而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失误。

4.2 概念隐喻的标记性与目的语的相关程度

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同时也为回答第二个研究问题提供了依据。除了有标记性DNCCS与CET-4的相关系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SPSS的统计结果表明无标记性SCS以及MCT与CET-4的相关系数都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呈正相关关系。对调查的结果分组对比统计显示,无论按4个项目中的哪一个来排序分组,每个项目在低、中、高分三个组别的平均分都与另外三个项目中相应组别的平均分成正相关关系。虽然各组的有标记性DNCCS三个组别的平均分差异小一些,但也都呈现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意味着如果受试者无标记性SCS和MCT的测试成绩高,那么他们的英语水平同样会较高。反之,如果受试者的英语水平高,那么他们无标记性SCS和MCT的测试成绩同样会高。这充分表明无标记性SCS和MCT的测试成绩与受试者的目的语水平非常相关。我们由此可以通过无标记性SCS和MCT的测试成绩推断受试者的SLA水平。虽然统计学上的相关关系并不完全等同于因果关系,但是我们起码可以证实隐喻的标记性与SLA水平是相关的,而且其依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4.3 SCS的稳定性和DNCC的可塑性

用显著的事物来认识和推导非显著的事物是一般认知规律。在SLA过程中,由于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在认知上的典型性和显著性,在信息处理中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在形成概念时最接近人的期待或预料,所以,二语学习者常常很自然、很习惯地依据母语中现有的储存去认识和推导目的语中的概念或概念体系,而且基本无误。这种特征会使SLA过程中的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首先在语义上具有了一种跨语言的稳定性,因为两种语言里具有相同源域的概念隐喻;其次是相同母语的二语学习者在目的语认知水平上相对稳定,彼此差别不大,因为他们拥有相同的母语和源域。有标记性的DNCCS概念隐喻由于在认知上的非典型性和非显著性,使二语学习者在母语中找不到正确或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或概念体系,所以多半作出错误推断,测试得分也因此较低。虽然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和有标记性DNCCS概念隐喻都与二语学习者目的语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后者的作用远远超过前者,因为当我们把SLA当做一个动态过程来看时,两种概念隐喻构成了两种变量。随着二语学习者目的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前者因其浅显易懂而不具有什么区分度;而后者却因其可塑性,使二语学习者在目的语认知水平上蕴含很大的提升空间。

5 结论和意义

本文以实证依据证实了理论上的推断,即SLA过程中的概念隐喻明显体现其本身所具有的无标记性和有标记性特征。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和有标记性的DNCCS概念隐喻均与SL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后者对二语学习影响更大。SLA过程中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在语义和认知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有标记性的DNCCS概念隐喻在二语学习者目的语认知水平上呈现相当的可塑性。

对概念隐喻标记性的探讨,丰富了概念隐喻在语言类型学上的含义。“语言类型学研究的是跨语言存在的语言模式,尤其是只能通过跨语言对比才能发现的模式。”(王铭玉2004:452)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里的范畴无人不晓,其性质和意义无人不知。然而,当我们从SLA的角度去探讨它时,特别是在母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之间存在不一致或无对应的概念或概念体系时,概念隐喻尤为明显地体现出它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特质,即标记性。SLA过程中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的稳定性和有标记性的DNCCS概念隐喻的可塑性,从另一个侧面挖掘了概念隐喻不同于以往的性质和作用,使其在语言类型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探讨和体现。

概念隐喻的标记性还会使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掌握简单的、一般的、使用频率高的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然后再逐步扩展到复杂的、不规则的、例外的有标记性的DNCCS概念隐喻。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也正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标记性来决定的。SLA过程中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的稳定性和有标记性的DNCCS概念隐喻的可塑性,会使教师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教学重点。虽然要从基本的无标记性SCS概念隐喻入手,但是要始终将有标记性的DNCCS概念隐喻确定为教学重点,对它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目的语学习的地道程度,学生的认知潜力会因此逐渐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提升。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苏立昌.英汉概念隐喻用法比较词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Danesi,Marcel. Recent Research on Metaphor and the Teaching of Italian[J].Italica,1994(4).

Gardner,H.and Winner,E.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oric Competence:Implications for Humanistic Disciplines[A].In S.Sheldon(ed.).On Metaphor[C].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Hoornby,A.S.牛津英汉高阶双解词典(第六版)[Z].北京:牛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4.

Lakoff,G and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Littlemore,J.Metaphoric Competence:A Language Learning Strength of Students with a Holistic Cognitive Style[J].TESOL Quarterly,2001(35).

Low,Graham D.On Teaching Metaphor[J].Applied Linguistics.1988(2).

Yu,Nin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猜你喜欢

峰度调查结果二语
扩散峰度成像技术检测急性期癫痫大鼠模型的成像改变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肝脏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自动反相校正和峰度值比较的探地雷达回波信号去噪方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学生学习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MK值、FA值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的价值分析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京发布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