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理解的感知基础
2011-04-24尚国文
尚国文
(新加坡国立大学,肯特岗117570)
1 引言
概念结构及其表征机制一直是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十分关注的课题,而感知经验与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更是近些年来认知科学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在这个问题上,结构和生成语言学派主张,认知与感知相互独立,语言符号作为认知外化的形式,相对于事物本身而言是任意性的(Hockett 1958;Chomsky 1965)。而认知语言学派则认为,感知与认知是密不可分的,认知结构具有体验性(embodiment),即概念的形成与组织是以人类自身的感知经验为基础的(Langacker 1987,2008;Lakoff&Johnson 1987,1999;Fauconnier 1997)。例如,Ungerer&Schmid(1996)在论述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experiential view)时曾举过一个例子:当被问及“什么是汽车”时,语言使用者不但会提到其外形像个盒子,有车轮、车门、车窗、方向盘、加速器、刹车、座位,靠引擎驱动等,还可能会提到其乘坐舒适、速度快、便捷,是独立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甚至联想到初恋、车祸等。他们认为,人们总是把自身对事物的主观经验(包括印象和联想)加入到事物的描述当中,而不局限于客观的描写。也就是说,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化会影响语言的表达。然而,对于语言使用者的感知经验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语言,作者却语焉不详。认知心理学家Barsalou(1999a:650)指出,认知语言学虽然通过经验结构对语法和语义进行了解释,但其解释并未在认知和神经机制上得到清晰的反映。
本文通过认知心理学中的感知符号系统(perceptual symbol system)理论来考察感知信息对认知加工,尤其是语言理解的影响,探讨语言理解的感知基础问题,以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证据和借鉴。
2 感知与概念结构及其表征的关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认知科学的主流学派大多都主张,感知信息与认知表征是相互独立的:感知系统从环境中提取的信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形成一种全新的表征形式,执行记忆、语言、思维等认知功能,因此,感知结构与认知表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Fodor 1975)。这种知识结构的表征方式有两个基本特征:非模态性和任意性(Barsalou 1999a;Barsalou,et al.1999)。非模态性(amodality)是指认知表征的内部结构与生成这些表征的感知信息是不相关的。例如,人们认知系统中对味觉的表达与人们味觉系统的感官体验没有关系,因此,人们对表示味觉的词语如sour、bitter等的理解程度并不取决于感知经验。任意性(arbitrariness)是指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是规约性的。如我们所理解的“椅子”的概念与其表征符号CHAIR之间没有系统性的相似之处,两者之间通常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指代关系(Saussure 2001)。然而,这种知识表征并未对感知状态转换成非模态符号的过程提出合理的解释。更重要的是,该论点对于语言使用者在理解语言时大脑中出现的模拟现象(simulation)更加无所适从。例如,我们在描述某个物体或事件时,大脑中会出现该物体或事件的心理意象,仿佛我们正在现场观察和经历相关的情景。这种心理模拟对于主张认知表征自足性的研究者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受这些认知科学传统的影响,语言学中的形式学派坚持语言系统的自足性,主张对语言的研究可以独立于意义和功能来进行。他们从语言符号系统的内部入手,试图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来探索人类大脑中普遍存在的语言机制的运作方式。然而,由于他们所总结出的规律以及提出的解释缺乏心理现实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跳出语言符号本身,从语言系统的外部制约因素来探索语言的功能和规律。
认知心理学家Barsalou及其合作者深刻反思了非模态认知表征的不足之处,并结合许多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提出感知符号系统理论,指出感知和认知的表征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认知与感知同时发挥功用而不能截然分开(Barsalou 1993,1997,1999a,1999b;Prinz& Barsalou 1997)。感知过程中的神经状态被部分抽取并储存起来发挥符号功能,这就是感知符号(perceptual symbol)。因此,人们对于言语理解中的信息的表征实质上是一种感知符号表征。认知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感知性,二者具有共同的表征机制,其不同在于,认知加工进行的是离线操作,而感知加工则是在线操作,仅此而已。也就是说,认知加工运用储存在记忆中的心理表征(概念)来操作,而不必每次接触和加工某个特定现象时都进行实际的感知体验过程。以“狗”的概念为例,人们在每一次具体感知实物“狗”的过程中,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获取某些感知信息,如大小、形状、叫声、与人的关系等,这些信息都会在人的记忆中留下印迹,成为认知系统的一部分。当“狗”的概念被提及时,这些储存在记忆中的感知信息就会被激活,并进入认知操作过程。因此人们不必经历对狗的实际感知也可以提取与之相同的信息。
可以看出,感知符号系统理论与认知语言学中的体验观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下面,我们将简介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接着分析指出,该理论为认知语言学中的许多观点提供了心理学依据,语言理解的各个层面都具有深刻的感知基础。
3 感知符号系统的基本假设及其证据
Barsalou提出的感知符号表征理论是一套完整的知识表征体系。它的基本假设可以概括为6点:(1)感知符号是感知过程中神经激活状态的纪录;(2)感知符号是对感知经验的图式性表征而不是全部经验;(3)感知符号是多模态的(multimodal),并具有生成能力;(4)感知符号具有模拟能力,相关的感知符号整合成模拟器以模拟体验过程;(5)在模拟器中感知符号通过框架组织起来;(6)与模拟器相联系的词语控制模拟构建。下面作具体说明。
1)感知符号不同于现实图片,也不是传统理解中的心理形象或经历在大脑中的存储,而是感知过程中神经元状态的记录。感知符号与其产生时的感知状态处于同一系统,具有相同的结构。例如,在感知中表征颜色的神经系统很大程度上在感知符号中也表征物体的颜色,这样感知与认知就享有共同的表征系统。另外,在某种程度上,感知符号的结构与产生它的感知状态是对应的。在感知过程中,大脑中感觉运动区域的神经元系统被激活,从被感知的事物或事件以及自身的感知觉获取信息。在感知事物时,视觉系统中表征形状、颜色、大小、边界、质地、空间关系等的神经元得以激活并参与表征。与此类似,感知事件时,表征实体、运动、空间位置、时间位置等的神经元被激活。因此,表征事物和事件的感知符号是由感知过程中激活的神经元结构构成的。也就是说,感知符号是感知过程中神经激活状态的纪录。
2)感知符号是图式性的。感知状态包括两个部分:对外界刺激无意识的神经表征和有选择的意识经验。大量感知符号集中起来就组成了认知表征。感知符号并不是记录大脑全部的感知状态,而只是包含感知状态中的一小部分。感知符号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注意选择机制聚焦感知状态的某个方面,同时滤除其它的方面。例如,感知者在感知一系列事物时能够把注意力放在某一事物的形状上而不去关注该事物的其他特征,也不关注其他的事物。第二步,存储机制把选择的信息转入记忆中。感知状态一旦产生,其中一些便通过选择性注意被抽取出来并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在以后的激活中,这种感知记忆可起到符号作用以表征外界事物,并进入符号操作过程。以“椅子”这一概念为例,感知符号的形成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Barsalou 1999:578)。
图1 感知符号系统
这里感知者通过选择性注意把现实中的椅子在知觉-运动系统中激活的感知状态(如椅背、椅面、椅腿、形状、大小、颜色等)抽取出来,形成类似于心理意象的感知符号保存在长时记忆中。在以后的提取过程中,这种类比式的模态符号可以在记忆、语言、思想中发挥符号功能,指代外界的具体事物或进行运算操作。
3)感知符号是多模态的。感知符号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在视觉系统中进行,也可以在其他4个感觉系统(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以及躯体感觉(proprioception)和内省(introspection)中进行。在这个意义上,感知符号包括了从任何层面的感知体验中所提取的信息。例如,人们通过听觉获得日常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感知符号;通过触觉获得质地和温度等感知符号;通过躯体感觉获得手部运动和身体姿势的感知符号。每一类符号分别存储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如视觉符号存储在视觉区,听觉符号存储在听觉区,躯体感觉符号存储在运动区,等等。虽然意识在提取信息的初期是必要的,但随着熟悉程度的增加,意识的作用会逐渐淡去。
4)感知符号在心理框架(mental frames)中组织起来。框架是为某个范畴构建具体模拟的综合感知符号系统,用以表达各类范畴(如:生命体、物体、方位、现实事件、心理事件等)的复杂的概念结构,与由它产生的模拟共同组成模拟器(simulator)。
5)感知符号具有模拟能力。感知符号在长时记忆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组织成模拟器,使得认知系统可以在客体或事件不在场时构建类似于心理意象的模拟。感知符号整合而成的模拟器是该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在功能上相当于一个概念系统,而生成的模拟就相当于概念化或概念理解。模拟是自上而下地激活感觉运动区域以重演感知经历的过程。例如,在观察一辆汽车时,观察者从车的前部、后部、侧部以及乘坐区、引擎、后备车厢等各个部分抽取出感知符号,根据其空间关系组织起来,形成以客体为核心的参照框架储存在长时记忆中。这样,认知系统就可以在汽车不在场的情况下根据感知记录进行模拟,例如,我们可以想象和描述汽车的形象。对事件的模拟具有类似的过程,观察者从事件中抽取感知符号并按照时间顺序组织起来形成事件框架,此后感知者就可以对该事件进行模拟。例如,对于“往地板上钉钉子”这一事件,感知者需要把过程中的分事件信息(如垂直固定钉子;举起锤子;锤子落下,钉子向地板内移动等)抽取并按顺序保存起来,形成该事件的模拟器。如果听到下面的句子:
①他在往地板上钉钉子。
感知者就可以根据储存的“往地板上钉钉子”的事件模拟器来运行模拟,从而理解该句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模拟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而对事物或事件的模拟也不一定总是正确的。
6)人类的语言符号与其相关联的感知符号共同产生,与模拟器相联系的词语控制模拟构建过程。与感知符号一样,语言符号也是对被感知事物或事件的图式记忆。当注意力集中于某些词语时,从感知状态中抽取的图式记忆便会整合到模拟器中,并在此后对这些词语的辨认、联想以及生成语言的过程进行模拟。当分析文章中的句子时,表层的句法为建立感知模拟起到提示作用,人们可以根据文中的句子构建模拟,从而理解句子的语义;在语言表达时,构建的模拟可以激活相关的词语和句式,这些词语和句式可以使听者产生相似的模拟,从而使听者理解句子的意思。
总之,人类的认知系统从各种感知经验中抽取具有符号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符号相互关联,形成系统或框架储存在长时记忆中,而感知符号的实时模拟构成理解语言的基础。
这种“概念结构及其表征以感知为基础”的观点可以从许多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实验中得到验证。例如,Warrington& Shallice(1984)、Damasio& Damasio(1994)等发现,大脑负责某种感知信息的区域受到损伤时,思考和谈论与此区域的感知经验相关的概念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当大脑中的感觉运动区域损伤时,思考和分辨与运动、身体经验相关的概念范畴(如:工具)的能力也会受损。同样,当大脑加工视觉感知的区域损伤时,处理与视觉经验相关的概念范畴(如:鸟类范畴)的能力会受到影响。另外,近年来对大脑完好的受试者进行的神经影像研究取得了类似的发现(Pulvermüller 1999):受试者在执行“动物”这一概念任务时,其大脑中的视觉区域会高度激活;在执行“工具”这一概念任务时,大脑中负责运动和躯体感觉的区域会高度激活。这些实验都表明,感知经验对认知加工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Barsalou et al.(1999)设计了一系列心理学实验来检验感知模拟在概念加工中的作用。例如,将受试者分成三组,要求他们口头表述材料中的名词(如:watermelon)或名词词组(如:smiling face)的特征。要求第一组受试者构建概念的形象并加以描述;第二组只要求列出此概念的典型特征;第三组则要求给出与此概念相关联的词语。结果发现,第二组和第一组受试者给出的概念特征类似,说明他们都运用感知模拟获得概念所指的特征。而这两组跟第三组受试者所给出的词语相比差异很大,这是因为第三组受试者通过搜寻词汇网络而不是构建模拟来获得特征。另外,Zwaan et al.(2002)通过实验发现,当所提供的图画中物体的形状与句子中隐含的物体形状相符时,受试者对于两个实验问题(图中物体在先前句子中提到过;为事物命名)的反应时间比不相符时更快(李瑞明等2004;Zwaan&Madden 2005)。这些都有力地说明,概念结构的表征与感知信息紧密相关,在语言处理过程中,相应的感知信息会得到激活并参与认知加工过程。
4 语言理解的感知基础
以上我们简要介绍了感知符号系统的基本理论框架。下面我们将讨论这种概念表征方式对认知语言学解释语言理解的过程有什么启示意义。
4.1 语言理解的体验基础及百科知识性
前文指出,感知符号理论把语言理解与心理模拟等同起来,体现了语言意义的动态性和构建性。这种语言意义的丰富性与认知语言学中的经验观是相通的。在引言中,我们提到语言使用者描述“汽车”概念时会把与汽车相关联的各种经验表达出来。用感知符号理论来说,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对汽车的认知加工是以运行各种有关汽车的感知符号来实现的,而对汽车的特征描述也就是导出感知符号的过程。人们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视角和经验对语言内容作出理解和判断,但由于词语在不同人的认知系统中与不同的感知符号相连接,所以人们听到相同的内容也常常会作出不同的理解。因此对“汽车”的不同描述反映了感知者对现实中的汽车的感知经验的痕迹,人们在执行描述概念的任务时,储存在记忆中的感知经验得到激活,正是这些感知符号的参与,人们的认知加工才能顺利完成。如果碰到一个陌生的词汇概念,我们也总是试图通过某些线索进行模拟,如果难以有效模拟,我们就无法理解它的含义。
另外,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理解是一个意义构建的过程,语言表达为概念过程提供提示或线索,而语言使用者通过这些提示来激活百科语义知识,从而构建语言的意义(Turner 1991;Fauconnier 1997;Evans&Green 2006)。这种百科知识性的语义构建与Barsalou的感知符号理论中的语言处理过程是一致的:词汇为构建感知模拟提供指引,而语言理解可以看做是构建感知模拟以表征意义的过程(Barsalou 1999a:605;Zwaan&Madden 2005)。例如:
②He passed the ball to me.
③I passed the ball to him.
在这两个句子中,足球的内在属性(如形状)并没有什么差别,唯一的不同是它的运动方向。但是“他”和“我”的动作方式不同:②中“他”用脚把力作用到球上,展示的是“踢”的动作;而“我”则不需要用太大力,身体呈现接球动作;③中两个人的动作与②中的正好相反:他是“接”的姿势,而我是“踢”的动作。只有对球的运动方向、双方的动作方式进行这样的模拟,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又例如:
④I kicked the stone away.
我们知道,是说话人的脚的前部,而不是身体的其它部位与石头发生了接触,使得石头发生了移动。认知语言学认为,这种理解是与动词kick相关的百科知识在起作用。实际上,这种理解仍然须要激活与“踢”这个动作相关的感知模拟,我们大脑中会形成“某人踢石头”的心理意象。通过模拟我们会得出如下的理解:脚的前部对石头施加了力,石头在力的作用下飞出去,同时我们也可能进行推理,比如在反作用力的影响下,脚的前部可能会疼痛。
总之,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语言理解中的经验观以及百科知识观,都可以从认知心理学中找到相应的阐释。语言理解就是模拟事件的体验过程:语言符号会把感知者识解相关场景时的经验痕迹激活并整合起来;句子理解的困难反映的是读者或听者没有相关的经验痕迹,并且不能进行相关模拟。
4.2 隐喻与抽象概念的理解
如何解释抽象概念的理解过程一直是认知科学中的难题。许多认知语言学者(Lakoff&Johnson 1980;Lakoff 1987;Johnson 1987等)认为,像 TRUTH、NEGATION、ANGER这样的抽象概念的表征主要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以及概念化的基本方式,隐喻为抽象概念的表征提供以感知为基础的解决方案(Lakoff&Johnson 1980;Johnson 1987)。例如,抽象概念ANGER可以通过“液体从容器中爆出”(liquid exploding from a container)这一具体事件概念来表征。然而,隐喻对抽象概念的表征并不充分。例如,仅仅知道情感概念“anger”像液体从容器中喷出一样并不能帮助我们充分理解ANGER的内涵。
而感知符号理论则认为,抽象概念是通过相关的感知体验直接表征和理解的。仍以ANGER为例,人们对“生气”这个概念的直接知识来自于三个经验来源:(1)对起始事件的评估,具体来说,就是对施事者目标受阻的感知;(2)对强烈的情感状态的体验;(3)行为反应,例如表达不满、寻求报复、去除障碍物等(Stein&Levine 1990;Niedenthal et al.2005)。人们在体验ANGER的这三个方面时,通过感知符号形成过程产生直接知识,即使有些时候人们会作隐喻性理解,这种理解仍可以看作是直接概念的阐释和引申。例如:
⑤John exploded in anger.
人们可能不会激活“液体从容器中爆出”的概念知识,而是直接激活“生气”行为的感知模拟。
Barsalou(1999a:600)指出,感知符号表征抽象概念需要三个核心机制:(1)抽象概念的框架建立在对事件顺序的感知性模拟上;(2)选择性注意凸显事件的核心内容;(3)表征抽象概念的内省状态。任何抽象概念都可以通过这三个机制直接表征。以TRUTH为例,它的核心意义是语言使用者构建内在模拟,并将其与感知的情景相比较得出一致结果。如果模拟与所感知的情景相吻合,此模拟就是对情景正确的识解,这时TRUTH的意义便得以体现。这种事件顺序在多种场合反复进行,人的头脑中就会形成TRUTH的模拟器,掌握了此抽象概念的意义。因此可以说,抽象概念并非真的抽象,所有的抽象概念都是情景化的(situated)(Barsalou 1999b:76),情景是抽象概念界定的核心。具体概念指代的是情景中明确的事物、动作、特性等,而抽象概念指代的是与时间分布相关的复杂的多模态的信息组构,二者都有内在的感知基础。
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中的具体概念的语义解释可以从感知符号理论中得到呼应,而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来说,认知语言学则可以借鉴感知符号理论的论证方式,从而作出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4.3 范畴化及语篇意义的理解
认知语言学特别关注范畴化的研究,尤其是典型范畴以及基本层次范畴的问题(Lakoff 1987;Taylor 1995)。一个事物是否归入某个范畴以及是否典型是由该事物含有的范畴共性特征的多少来决定的。而感知符号理论则尝试从心理模拟的角度来解释范畴化的方式。该理论认为,某个感知对象的范畴化取决于它能否激活该范畴的心理模拟。例如,用来对椅子进行范畴化的感知模拟大致类似于对现实中的椅子的实际感知。每个成功的范畴化都会储存范畴化对象的模拟。如果此后碰到相同或高度相似的事物,由于感知状态符合记忆中已有范畴的模拟,该事物就会被归为范畴成员。相反,如果碰到的新事物不符合已存的模拟,大脑就会构建对此事物全新的模拟以确定其成员身份。例如,“Triangle”的模拟器是由三条首尾相接的线段组成的。与现实中遇到的三角图形相符的模拟会储存在模拟器中。对于那些高度相似的图形来说,已存的模拟器使得范畴化迅速完成;而对于差异很大的图形(比如有缺口的三角图形),如果“Triangle”的模拟器能够构建相应的模拟(增加缺口特征),则可以归入此范畴。因此,通过模拟器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动态的概念化方式:如果某一范畴的模拟器能够对被感知对象提供满意的模拟,则这一对象属于该范畴;相反,如果该模拟器不能够作出满意的模拟,则该对象不是这一范畴的成员。这种基于模拟的范畴化方式实际上也是认知语言学中确定范畴成员的基本方式,只是没有这种提法罢了。例如,要确定“电话”是不是“家具”范畴中的成员,我们也会首先模拟各种常见家具的形象,然后再拿“电话”与它们相比较来看共性的多少。可以说,心理模拟是范畴化的认知基础。
对客观事物的范畴化为相关的范畴推理(categorical inference)提供了可能,这种推理对于语篇的理解至关重要。事物一旦被范畴化,与范畴相关联的知识就为对象的结构、历史发展和行为提供相关的预见。显然,这不仅有助于后续情境中范畴成员的识别,而且通过模拟提供了相关的后续状态。如例(4)中对于脚部疼痛的预期就是范畴推理的结果。模拟器中所包含的大量的关于范畴的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模拟超出事物的感知信息以外的信息。换言之,模拟器不仅能够预见范畴成员未被感知到的状态、结构和行为,也可以建议各种可行操作,而且还能为不在场的范畴成员提供相应的范畴推理。例如:
⑥ John switched on the computer,only to find that it didn’t work.
我们的computer的模拟器可能会模拟如下推论:John插上电脑电源并按下开机按钮,电脑无法启动,没有出现开机画面,没有听到开机音乐等。我们甚至可以从“it didn’t work”这一事件模拟器推论出John一定很沮丧等。这个例子表明,感知模拟为人们构建语篇意义的过程提供了很自然的解释,而语言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感知模拟。这种由模拟引导推理的论证方式为认知语言学解释推理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
4.4 儿童语言习得的解释
关于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感知符号理论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许多研究者指出儿童的语义架构在其语言产生之前就已经形成。如Mandler(1992)研究发现,儿童很早(差不多两个月大时)就注意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及其空间布局,对于空间体验的密切关注使得儿童能够从相似的体验中抽象出意义模式。儿童具有根据感知经验来概念化周围世界的能力,对周围世界基本且重复出现的感知体验构成了儿童语义架构的基础。感知符号系统理论认为,儿童习得语言以及人类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根据感知经验构建相应的模拟器(Barsalou 1999a)。在儿童时期,认知系统把大量资源用在为重要类型的客观事物和事件发展模拟器。如果儿童个体对某类事物或事件的模拟达到文化环境可接受的程度时,就认知了此事物或事件。因此,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构建模拟器的过程。这种观点得到了一些心理学研究的支持。拿语音的习得来说,言语理解的肌动理论(motor theory of speech perception)认为,言语识别的对象是说话人的语音动作(Liberman et al.1967;Liberman& Mattingly 1989)。尽管人们实际发出的音在物理属性上(音高、音强、音色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依然能够正确识别各个音位(如区分bad与dad),这是因为每个音位的发音特征决定了从大脑输送到声道结构的动作指令是不变的。儿童在牙牙学语时从各个音位的感知中抽取发音部位的动作组合形成感知符号储存在长时记忆中,而此后语音的范畴化就是激活相应的感知符号的过程。这样儿童就习得了本族文化中的语音系统。因此,肌动理论是感知符号理论的有力的支持,儿童对于音位的范畴化的解读正是通过感知符号系统的操作来完成的。认知语言学对于儿童语言习得的讨论不多,感知符号理论对语言习得的阐释也许可以启发进一步的探讨。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感知符号理论与认知语言学在语言观上是基本一致的,都强调语义的经验性,语言理解离不开百科知识系统。而感知符号理论所倡导的语言理解中的动态模拟方式,为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隐喻、抽象概念、语言习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以感知符号系统理论为指引,认知语言学者有可能提出更加符合心理现实性的语言理论,使该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
5 结束语
以上我们讨论了以感知符号的模拟为基础的概念表征系统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并阐述了该认知心理学理论对认知语言学中研究语言理解所带来的启示作用。我们看到,感知符号是认知的构成材料,能够为感知对象生成无限的模拟。构建概念系统的过程也就是构建概念相关的模拟的过程,而概念的理解就是激活储存的模拟器并形成模拟的过程。因此,不仅概念结构的形成是以感知经验为基础的,概念结构的认知表征也是感知性质的,感知模拟是语言理解的关键因素。这种理论观点有助于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者提出更加彻底的体验观,并以此来认识语义的形成过程以及语言理解的机制。
感知符号理论目前已经受到一些认知语言学者的关注。例如,美国的一些学者包括Benjamin Bergen、Nancy Chang等尝试以感知符号系统为理论基础来构建语法理论,他们称之为体验性构式语法(Embodied Construction Grammar)(Bergen&Chang 2005;Bergen 2007)。这种研究试图设计一种形式化的语言来描写人类交际话语中的构式,来体现语言理解中的心理模拟过程。他们的分析以认知语言学作为总体的理论框架,致力于把意义、语境、话语功能以及基本的认知机制(如隐喻和转喻)完全整合到语法之中,通过形式化手段来表征大脑的信息加工(即感知模拟)过程。应该说这些研究是认知语言学与感知符号系统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王瑞明莫 雷李 莹.知识表征的新理论——知觉符号理论[J].心理科学,2005(3).
Barsalou,L.W.Flexibility,Structure,and Linguistic Vagary in Concepts:Manifestations of a Compositional System of Perceptual Symbols[A].In A.C.Collins,S.E.Gathercole& M.A.Conway(Eds.).Theories of Memories[C].Mahwah,NJ/London:Lawrence Erlbaum,1993.
Barsalou,L.W.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9a.
Barsalou,L.W.Language Comprehension:Archival Memory or Preparation for Situated Action[J].Discourse Processes,1999b.
Barsalou,L.W.,Solomon,K.O.& Wu,L.L.Perceptual Simulation in Conceptual Tasks[A].In M.K.,Hiraga,C.Sinha & S.Wilcox(eds.).Cultural,Typological,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The Proceedings of the 4th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sociation[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9.
Bergen,B.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Simulation Semantics[A].In M.Gonzalez-Marquez et al.(Eds.).Method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7.
Bergen,B.& Chang,N.Embodied Construction Grammar in Simulation-based Language Understanding[A].In J.-O.Östman & M.Fried(Eds.).Construction Grammars:Cognitive Grounding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s[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5.
Chomsky,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65.
Damasio,A.R.& Damasio,H.Cortical Systems for Retrieval of Concrete Knowledge:The Convergence Zone Framework[A].In C.Koch & J.L.Davis(eds.).Large-scale Neuronal Theories of the Brain[C].Cambridge,MA:MIT Press,1994.
Evans,V.& Green,M.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Fodor,J.The Language of Thought[M].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Hockett,C.A Course in Modern Linguistics[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58.
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 and Reason[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
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
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Lakoff,G &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Langacker,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Langacker,R.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Liberman,A.M.,Cooper,F.S.& Shankweiler,D.P.Perception of the Speech Code[J].Psychological Review,1967.
Liberman,A.& Mattingly,I.A Specialization for Speech Perception[J].Science,1989.
Mandler,J.How to Build a Baby II.Conceptual Primitive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2.
Niedenthal,P.,Barsalou,L.W.& Ric,F.Embodiment in the Acquisition and Use of Emotion Knowledge[A].In L.Barrett,P.Niedenthal& P.Winkielman(eds.).E-motion and Consciousness[C].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5.
Prinz,J.J.& Barsalou,L.W.Mundane Creativity in 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A].In T.Ward,S.Smith&J.Vaid(Eds.).Creative thought:An Investigation of 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C].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7.
Pulvermüller,F.Words in the Brain’s Language[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9.
Saussure,F.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Stein,N.L.& Levine,L.J.Making Sense out of Emotion:The Representation and Use of Goal-structured Knowledge[A].In N.Stein,B.Leventhal& T.Trabasso(Eds.).Psyc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Approaches to E-motion[C].Mahwah,NJ/London:Lawrence Erlbaum,1990.
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Turner,M.Reading Minds:The Study of English in the Age of Cognitive Science[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Ungerer,H.& Schmid,F.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96.
Warrington,E.K.& Shallice,T.Category-specific Semantic Impairments[J].Brain,1984.
Zwaan,R.A.,Stanfield,R.A.& Yaxley,R.H.Do Language Comprehenders Routinely Represent the Shapes of Object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2.
Zwaan,R.A.& Madden,C.J.Embodied Sentence Construction[A].In D.Pecher& R.A.Zwaan(Eds.).Grounding Cognition[C].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