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晋江生态宜居城市研究

2011-04-19

海峡科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晋江市造林绿化

林 婷



构建晋江生态宜居城市研究

林 婷

晋江市农业局

论述了构建晋江生态城市的思路,提出保障重点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将城市中重点区域造林绿化,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并提出确保造林绿化落到实处的几项措施,并以晋江城市加快对城市科技产业的改造升级,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城市发展的建设中,是晋江市各级政府面对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晋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生态城市 重点区域 造林绿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晋江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镇数量显著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这使人们在享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城市化带来的种种弊端,其中最为严重的当数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其原因,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远远跟不上城市规模的发展。当代人对自身生存的环境更加关注,营造城市森林,建设绿色晋江市生态城市已成广大城市人民的期望。要建成绿色的生态城市,就要优化城市生态经济结构,做到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而一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坏,景观优劣,取决于“四旁四地”和“三沿一环”等重点区域的绿化程度,它直接关系着城市工业化,城市化转型升级,乃至全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3]。

1 研究区概况

晋江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海岸线长121km,陆域面积649km2,海域面积6345km2。集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于一体。然而,晋江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效益低下、植被分布不均、树种结构单一、生物保护滞后、生态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晋江市是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区域[4]。

2 研究方法

2.1 重点区域造林绿化

重点区域造林绿化是针对生态环境治理而言需要造林绿化的主要地域范围。重点实施“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及“三沿一环”(沿路、沿江、沿海、环城)造林,是晋江工业化、城市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同时结合产业的科技升级,提高科技的创新能力,是建设成综合实力强、民生质量高、发展环境好的现代产业基地、滨海园林城市的可靠保障。

2.1.1绿色城市建设

以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和福建省级森林城市为载体,结合晋江市开展“城市建设年”,利用街道建绿、拆违还绿、拆危建绿、拆墙透绿、屋顶增绿、见缝插绿等方法,高强度、高规格、高质量进行造林绿化,大力营造环城林带、穿城林带、城中森林,在城市中建起绿道、绿带、绿洲。重点突出市区重点区域内的道路、公园、山体、学校、企业、单位、社区(村)的高强度绿化。力争晋江市今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

2.1.2绿色村镇建设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以“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晋江市群众利用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等非规划林地,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以绿化促美化,绿化促文明、绿化促致富。重点推进金井镇、东石镇小城镇绿化工作,建设示范绿色乡镇、绿色村庄。

2.1.3绿色通道建设

以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和新一轮铁路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晋江市绿色通道建设,着力提高各道路、福厦铁路晋江段交通主干线沿线绿化美化水平。根据省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两旁20~30米;铁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道路两旁10~20米;县、乡道路沿线两旁3~5米以上范围内,有条件的地段全面进行造林绿化,建成沿线绿化带。

2.1.4绿色屏障建设

大力推进晋江市“三沿一环”造林绿化建设,在沿路(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一重山)、沿江(重点流域沿线一重山)、沿海(临海山地一面坡;沙岸从海水高潮位起向陆地延伸200米,泥岸从海水高潮位起向陆地延伸100米)、环城(城市周边一重山)进行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积极营造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继续实施沿海风口造林,填平补齐基干林带,将沿路、沿江、沿海、环城打造成具有保持水土、减灾防灾、美化环境等多功能的绿色屏障。

2.2 绿化存在问题

2.2.1城市绿地质量不高

如何解决城市森林建设和发展,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根据已经制定的城市林业发展计划,到21世纪初期,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7平方米以上;到21世纪中期,人均公共绿地的面积达到25-50m2范围[5-7]。但是晋江的森林、树木和绿地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特别是城市公共绿地低,远远落后发达城市的水平,无法满足长远发展的要求。绿地建设滞后于城市整体规划,城市林业的发展滞后,城市中绿地和森林被征占和破坏的情况比较严重。

2.2.2城市森林的结构单一

城市森林结构单一,特别是树种配置单一,景观单调,立体绿化效果差,综合效益差,城市绿化的经营管理粗放,特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差、稳定性差自我再生能力差、抵抗能力差、对外界的承受能力不足,导致的病虫害发生频繁,养护管理成本增加,部分地区植被稀疏,植物种类单调,一些绿化场所的植物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局部地区人工栽植物数量多,过于密集,造成林木争夺水肥阳光,树势弱,病虫害发生频繁,养护管理成本增加;部分地区植被稀疏,部分活动场所浅根性树种过多,随着树龄的增大,台风天气树体易倾斜,倒伏,枝干劈裂坠落频繁,影响安全,部分强阳性小灌木种植在速生乔木下,因光照不足而生长势弱,部分苗木枝条柔软,生长不充实,台风天气枝干易劈裂;部分场所在绿化树种选择时过分强调景观效果,忽视了绿化的生态效应,反而抹杀了地方特色景观的形成,不利于造景植物形成稳定的群落。此外,个别公园规划时没有遵循适地适树原则,花费重金从外省购进名贵大苗,结果引种没有成功,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和财力[8].

2.2.3城市发展和土地竞争严重

城市扩容就会对周围乡镇的土地竞争、人口的增加、产业结构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导致与周边农地、林地、绿地的竞争现象,特别是近20年以来,除了工业和农业争夺土地以外,其他商业、房产业的需求也是愈来愈大,90年代以来城市快速发展的地区发生的土地利用竞争,除了农工争地外,商业、住宅用地的需求亦愈来愈炽。从前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已经转变为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职业的多元化都导致了土地的流失和荒芜[9]。

2.2.4绿化意识有待加强

全民绿化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对绿化的作用还没有引起多方的足够重视,城市绿地和城市森林环境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还没有得到所有民众和社会的认识,这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障碍。

2.3 对重点区域造林绿化提出几点保障措施

2.3.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2.3.1.1强化责任落实

继续深化“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全省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泉州市林业工作会议和晋江市“道路整治、景观提升”、“重点区域高强度绿化”工作动员部署会的具体行动,切实把造林绿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地块、苗木和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2.3.1.2强化部门联动

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各镇(街道)负责辖区内“四旁四地”及校园、厂区及乡村道路绿化;农业部门负责对造林绿化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技术指导,抓好“三沿一环”造林绿化;市政园林部门主要负责市区、广场、主次干道绿化及公园建设等高强度绿化;交通部门负责辖区内高速公路(晋江段及两个高速路出口)、国省道、县道等道路绿化建设;水利部门负责国有水利设施周边的造林绿化及小流域水土流失区治理,特别做好九十九溪环境整治及绿化工程;教育部门负责校园绿化美化;宣传、财政、经发、国土等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加快全市造林绿化步伐。

2.3.1.3 强化督促检查

针对重点区域造林绿化进行全程跟踪督促检查,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严明奖惩,确保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市委、市政府将组织督查组,对各相关部门造林绿化进度和质量进行督查。适时召开现场会,组织观摩,总结经验。对造林绿化工作完成较好的单位给予奖励,对绿化工作较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2.3.2加大投入,多元筹资

加大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投资,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以政府为导向,市财政要把造林绿化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列入基本建设规划,安排足额的绿化专项资金,银行为补充的投资政策,同时可以建立城市生态建设基金,建立相应法规和法律来保障和支持城市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对“四旁四地”及学校新造绿化苗木,继续按购苗款的40%给予补助(单株苗木价格最高以100元计补),造林所需苗木由各相关单位组织供苗,对造林绿化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全社会为基础,丰富义务植树形式,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资、认养、栽植纪念林、建绿化基地、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投资绿化。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镇(街道)、学校和广大农村(社区)开展创建“园林式单位”、“生态型企业”、“绿色校园”和“绿色村庄”等活动。充分发动辖区内企业加大投资厂区绿化,提升品味,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鼓励工商企业界踊跃捐资、捐苗绿化[10-12]。

2.3.3广泛发动,全民参与

紧扣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活动的部署要求,综合运用新闻报道、社会宣传、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引导广大市民树立“爱绿护绿、从我做起”的观念,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绿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活动顺利推进营造浓厚氛围。

2.3.4严格管理土地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容,导致城市对周围边缘的土地的价值不断攀升,尤其是市区土地和周边土地价值的差距从数倍至数十倍甚至百倍都有可能发生,这种差距导致了巨大的利益,很多开发商就很可能设法将用于周边绿地规划的土地变更为城市商品房的建设,而市区内地价和审批的原因不易操作,这就导致城市的周边地带很容易就成为了优先变更的对象。土地管理部门应该关注土地使用的情况,对不同地段、地块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分区规划和利用,严格把关,杜绝违规占地、征地此类现象的发生。以英国的农地保护政策为例,在伦敦地区农业地带与都市地区兼有一缓冲带(Green Belt),其使用型态为公园游憩地、森林绿地、公众运动场所使用,以防止都市化侵入蚕食周边的生态环境资源,此一缓冲区由政府运用公权力购买之。绿带一可使城市保留自己的特色,二可促进原都市更新,维护都市本身的环境品质,三可达到维护农地的自然环境避免自然环境的破坏[9,13-14]。

2.3.5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政府倾向大量释出农地以振兴产业经济,并能降低取得土地的成本,所站的立场仅止于当前发展的需求,完全没考虑到科学发展运用资源公平性的问题。如果政府释出未开发的土地速度放缓,并采以量制价,因为量少得以价高,有能力者大可高价购得土地,而政府亦可增加国库收入,并致力于研究发展城市更新和就现有的建筑用地不断挑高建筑物高度的技术,反而使现有都市内的土地利用达到最集约和最有效利用的效果。

2.3.6落实管护、提升绿地质量

各有关部门要严把规划设计,保证苗木质量、挖穴标准、栽植技术和浇水培土等技术关,提高造林绿化成效。加强对造林绿化质量的监督,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从规划设计到种苗调运、整地栽植、管护等工序都必须严格把关,做到“一次种植、一次成活、一次成景”。并下派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把好质量关。按照“三分造,七分管”的要求,坚持“造、管”结合,谁造谁管,合造共管,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加大对乱征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毁坏森林植被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扎实做好防火和林木病虫害的检疫和防治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各镇(街道)要成立专业管护队,划分管护责任区,落实管护责任。各村(社区)要结合卫生整治,成立专门管护队伍,加强管护和抚育[15-16]。

3 结论与建议

1)要广泛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加大对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的教育宣传,逐步建立城市林业的公共教育制度,让公众能全面了解城市林业的重要作用和多种功能,提供全社会对城市林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民众参与到城市的美化和绿化中来。

2)要扩大城市中森林和绿地的面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布局将城市森林景观结构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将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统一的管理系统,协调分工,以确保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持续有效地进行,如德国的公园把城市建设的主要精力放在以绿取胜,大力植树栽花植草,用大小不同的公园将政府行政区建筑群、住宅建筑群相连接,得到别具风情的城市效果、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态平衡[17-19]。

3)重视对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健全科研机构,掌握具有园林和传统林业科学技术,掌握先进的城市生态建设理念和技术的林业设计、管理队伍。可以研究本地区的天然分布树种,根据城市绿化的特点,对于一些引种期长、生长良好、已经经过本地区的极端环境考验,到达引种成功标准的树种,也可以作为乡土树种使用,按照适地适树,相地造景,依山建景、引绿入城的原则,加快和提高城市林业中森林的整体质量。

4)提高城市的生态建设和城市的产业升级并举,用高起点,高标准进行重点区域造林绿化,保护原有生态环境,保障晋江的湿地公园,力争晋江市今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初步形成“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化格局,争创省级绿化模范城市。用工业来反哺农业,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群的建设,逐步发展科技产业,提高科技在城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而真正将城市生态建设和科技发展同步起来,做到环境优美的改革先行区域的改造任务,才能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参与城市发展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1] 沈茂成.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城市[J].国土绿化,2002(1):18.

[2] 钱能志.城市绿化[A]//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五十年(1949-1999)[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3] 谢怀建.城市绿化的生态和文化原则[J].生态经济,2001(7):83—85.

[4] 郑爱榕,蔡阿根.市域环境区划和用地生态适宜度分析方法——以晋江市市域环境区划为例[J].台湾海峡,2000,19(4),15-23.

[5] 车生泉, 王洪轮. 城市绿地研究综述[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农业科学版, 2001, 19(3): 229-234.

[6] 李锋, 王如松.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3): 527-531.

[7] 沈德熙,熊国平. 关于城市绿色开敞空间[J]. 城市规划汇刊, 1996(6): 7-11.

[8] 王保忠, 王彩霞, 何平, 等. 城市绿地系统研究展望[J]. 湖南林业科技, 2004, 31(3): 33-35,44.

[9] 韩乾,周惠文,都市扩张用地与农地竞用冲突现象之研究——以台中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1996,11(6): 18-19.

[10] 宋治清, 王仰麟. 城市景观及其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2): 97-106.

[11] 欧阳志云, 李伟峰, Juergen P, 等. 大城市绿化控制带的结构与生态功能[J]. 城市规划, 2004, 28(4): 41-45.

[12] 岳徳鹏, 王计平, 刘永兵, 等. GIS与R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西北地区景观格局优化[J]. 地理学报, 2007, 62(11):1223-1231.

[12] Swanwick C, Dunnett N, Woolley H. Nature, role and value of green spaces in towns and cities: an overview[J]. Built Environment, 2003, 29 (2): 94-106.

[13] Kong F H, Nakagoshi N. Spatial-temporal gradient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s in Jinan[J].China.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 78: 147-164.

[14] 张浪, 李静, 傅莉.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进化特征及趋势研究: 以上海为例[J]. 城市规划, 2009, 33(3): 32-36, 49.

[15] Chen H Y, Jia B S, Lau S S Y. Sustainable urban form for Chinese compact cities: Challenges of a rapidly urbanized economy[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8, 32(1): 28-40.

[16] van Langevelde F, Claassen F, Schotman S. Two strategies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 human-dominated landscap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2, 58(2-4): 281-295.

[17] Benjamin M T, Sudol M, Bloch L, et al. Low-emitting urban forests: A taxonomic methodology for assigning isoprene and monoterpene emission rates[J]. Atmosphere Environment, 1996, 30(9): 1437-1452.

[18] 马建梅, 张俊霞. 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规划[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6(4): 102-104.

猜你喜欢

晋江市造林绿化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晋江市实验小学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让每处校园成景——晋江市第一中学简介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