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5例疗效观察

2011-04-17何德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花素灯盏天麻

何德功

河南省扶沟县中医院心脑血管科,河南 扶沟 46130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老年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表现为突发性、剧烈性眩晕并伴有头昏、恶心、呕吐、肢体无力及复视等症状[1],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由于治疗缓解慢、复发率较高,造成临床诊治颇为棘手,且随着国内人口的趋于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近年来我院采用天麻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130例,均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男62例,女68例,年龄38~77岁。其中伴发糖尿病16例,高血脂52例,高血压47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情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灯盏花素50m1加入5%葡萄糖液250m1中静滴,1次/d,疗程/10d;观察组采用灯盏花素50m1及天麻素注射液600mg分别加入250m1生理盐水静滴,1次/d,疗程/14d。

1.3 疗效判定 治愈:眩晕及其他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程度及发作频率减少60%以上,其他伴随症状显著好转;有效:眩晕程度及发作频率减少60%以下,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总体疗效的比较采用Wi1coxon秩和检验,药物起效时间用t检验,不良反应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0.77%和90.7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Z= -3.793,P=0.000);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药物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

2.3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糖、血脂等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出现1例皮肤瘙痒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两组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患者病因多样,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脑血管痉挛、颈椎病、高粘血症、劳累及紧张等因素引起[3]。由于椎基底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造成相应供血区出现神经功能紊乱,常发生突发性、剧烈性眩晕,并伴有头昏、恶心、呕吐及四肢无力等,症状常反复发作,患者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机理为内耳前庭对缺血、缺氧较为敏感,轻微的供血不足即可发生眩晕。患者常发生于椎底动脉硬化基础上,由于动脉痉挛及微栓子栓塞致小脑前下、后下动脉、迷路动脉和内耳血流量下降,使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缺血,导致局部组织尤其是平衡器官出现供血不足[4]。因此尽快解除血管痉挛及致病原因,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极为重要。目前常规治疗以扩血管,改善血流供应,降低血液黏稠度为主,提高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及改善细胞代谢,促进脑功能恢复。

天麻素是从天麻中提炼的具有活性成分的有效单体,具有镇凉、滋阴、熄风及养肝等作用。药理学研究证实,天麻素可增加中央和周围血管顺应性,扩张血管,降低血流阻力,从而增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此外天麻素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脑细胞,清除细胞内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及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环节,从而消除由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及平衡障碍等症状[5]。

灯盏花素为从菊科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多种化合物,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等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液灌注量,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促纤溶活性,降低血纤维蛋白,防栓溶栓;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全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减轻脑水肿,延缓缺血性脑细胞死亡,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等作用。此外灯盏花素为蛋白激酶抑制剂,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对脑缺血伴微循环障碍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6]。

作者通过对两组130例患者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及药物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表明天麻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且患者用药后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往常多发于老年人群,但作者近年来发现,患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在40~50岁甚至低于40岁患者中发病并不少见,因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天麻素联合灯盏花素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吴冬云,柳晓泳.倍他司汀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7):937-9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4-26.

[3]赖呈谋.倍他司汀与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比较[J].华夏医学,2009,22(4):639-640.

[4]王建娜.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0,30(8):54-55.

[5]郑秀莉,张怀东.盐酸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9):55-56.

[6]杨丽梅,顾军,林明建,等.灯盏花素的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0,22(1):56-60.

猜你喜欢

花素灯盏天麻
灯盏乙素对OX-LDL损伤的RAW264.7细胞中PKC和TNF-α表达的影响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灯盏花素DSPE-PEG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研究
黑暗中的灯盏
灯盏花素分散片溶出度检测方法的改进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10种成分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