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复康胶囊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2011-04-17刘君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疫毒阴转率阳性者

刘君花

湖南省隆回县中医院,湖南 隆回 422200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约有1.2亿,其中慢性肝炎患者约3000万,这些患者中约25%~40%发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1]。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嘱目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难题。中医药治疗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上具有巨大优势。我院运用名老中医宁俊华教授肝复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6例均为门诊病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中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排除合并其它嗜肝病毒感染;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伴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内科疾病患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嗜酒或烟者。经乙型肝炎五项检查确诊,其中男50例,女36例;HbsAg阳性者86例,HbsAb阳性者2例,HbeAg阳性者83例,HbeAb阳性者19例,HbcAb阳性者46例。将86例患者随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

1.2 治疗方法

在注意休息、平衡饮食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肝复康胶囊 (黄芪、板兰根、灵芝、太子参、蒲公英、六月雪、制首乌、虎杖、朱砂莲、丹皮、蛇舌草、马鞭草、丹参等共十九味组成,本院自制,规格0.25g/粒)治疗,每次4粒,每天3次,连服6个月。对照组采用甘利欣 (江苏正大开晴药业有限公司)治疗,口服,每次150mg,1天3次,连服6个月。

1.3 疗效观察

1.3.1 疗效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3个月、6个月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测肝功能 [ALT、AST、球蛋白 (GLB)、γ-谷氨酰转肽酶 (GGT)、总胆红素 (TBIL)]、乙肝两对半定量、HBV-DNA阴转率、乙肝e抗原 (HBeAg)阴转率等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检查肝、胆、脾、胰B超。

1.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6个月检测血常规、凝血三项、肾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HBeAg转阴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HbeAg阳性45例,治疗后14例转阴,阴转率31%。对照组治疗前HbeAg阳性38例,治疗后11例转阴,阴转率29%,两组HBeAg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2.2 两组HBV-DNA转阴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HBV-DNA阳性46例,治疗后16例转阴,阴转率34.7%。对照组治疗前HBV-DNA阳性40例,治疗后13例转阴,阴转率32.5%。两组HBV-DNA转阴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两组ALT、AST、TBIL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GLB、GGT变化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的比较 (±s)

注:△P<0.05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LT(U/L) 82.65 ±28.37 42.03 ±14.28△95.42 ±26.13 40.83 ±6.25肝功能指标 对照组 (n=40) 治疗组 (n=46)△AST(U/L) 106.42 ±16.15 32.18 ±6.31△76.83 ±18.64 34.16 ±3.17△GLB(g/L) 36.21 ±9.36 31.26 ±8.24 36.24 ±7.28 32.18 ±2.12 GGT(U/L) 66.03 ±17.21 57.62 ±11.16 62.13 ±15.12 57.26 ±4.57 TBIL(μmo1/L) 26.32 ±5.18 16.53 ±6.72△31.16 ±7.04 14.53 ±2.18△

2.4 症状变化

治疗组胁肋胀痛、倦怠乏力、纳食减少、脘闷腹胀、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尿黄、苔黄腻、尿黄等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或P<0.01);对照组仅纳食减少较治疗前改善 (P<0.05),余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0.05)。

2.5 两组肝功能复常情况

治疗组治疗前ALT异常46例,治疗后复常42例,复常率为91.3%;对照组治疗前ALT异常38例,治疗后复常35例,复常率为92.1%,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2.6 治疗安全性

两组治疗开始后6个月随访,血常规、凝血三项、肾功能均无异常。

3 讨论

乙型肝炎若按中医理论分析,与中医学的疫毒、湿热之邪致病特性相似,故中医认为乙肝的病机主要在于湿热疫毒、蕴伏血分。根据临床观察,HBV复制活跃的程度和湿热疫毒的轻重有关,即HBV复制活跃者湿热疫毒愈重,说明清热解毒是治疗乙肝的重要环节。本方采用益气扶正,清热解毒,佐以活血化瘀。经观察表明本方能够较快的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或体征,降酶退黄,提高白蛋白和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恢复,提高肝脏储备能力,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抗病毒作用,且有较好的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中丹参等养血柔肝,黄芪、灵芝、太子参等健脾渗湿,白花蛇舌草、丹皮、朱砂莲、马鞭草等解毒利湿,全方共奏益气扶正,清热解毒之功。同时丹参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肝内微循环,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及粒细胞聚集,改善血流变性及肝细胞代谢,调整免疫功能,有抗氧自由基、抗纤维化作用[3]。黄芪、灵芝补气扶正,有免疫促进作用,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诱导干扰素生成增加的作用。黄芪还具有类似激素样作用,有抑制过敏反应的作用[4]。太子参含有太子参多糖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搭配、微量元素等[5],同时太子参还有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黄芪既有增强免疫功能的效应,又能够促进白蛋白的合成[6]。白花蛇舌草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细胞免疫有促进巨细胞吞噬功能,提高吞噬细胞数,同时对自身免疫异常增强者具有抑制作用,使之达到自我稳定,从而使肝细胞免遭损害[7],同时对乙型肝炎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以,本方治疗乙型肝炎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研究表明,肝复康胶囊在抑制HBV-DNA,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疗效。

[1]Maddrey W C.Hepatit is B:An important pub1ic hea1th issue[J].J Med.Viro,1 2000,61(3):362-366.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3]陈立新.白贯羚胶囊治疗乙型肝炎89例[J].中医研究,1999,12(1):34.

[4]危北海.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现状与展望[J].中医杂志,1993,34(1):52.

[5]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00,89,279,316.

[6]何立鳌.失正祛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6例[J].江苏中医,1998,19(4):16.

[7]马铭安.中医治法与免疫学的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7,(2):29.

猜你喜欢

疫毒阴转率阳性者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酶联免疫检测情况分析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肌炎特异性抗体亚型在多肌炎/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中的价值
惊闻疫毒(新韵)
两手
王檀教授从气化顿滞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84例典型副肿瘤抗体阳性者肿瘤诊断率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状况分析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利福喷丁每日疗法治疗肺结核:一项随机、剂量范围探索的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