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触角向农村深入延伸——“十一五”安徽省农村科技工作纪实
2011-04-17安徽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
安徽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也是安徽省科技厅“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科技厅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重点,紧紧围绕安徽省省委、省政府的重点任务和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破解农村科技发展难题,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
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农业产业化
为提高安徽省农产品的科技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科技厅与行业部门联手,实施良种优质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通过实行首席专家制,开展跨部门、跨专业,跨区域的省、市、县联合攻关,对一批影响安徽省农民收入、牵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良种优质化重大科技专项 安徽省通过实施良种优质化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项目44个,累计投入专项经费1285万元。据对正在执行项目的统计,选育并经省品种审定通过的粮油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达33个,申报新品种权28个,推广面积4455.7万亩,社会效益24.8亿元。尤其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选育一批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两系杂交中籼组织25个(2个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在安徽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面积2855万亩,种子企业自身获得经济效益1.38亿元。
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 安徽省是一个农产品资源大省,粮食、油料、棉花作物总产分别为276亿~280亿公斤、28亿~29亿公斤、3.5亿~4.0亿公斤,分别居全国第5~6位、第1~2位、第6~7位;蔬菜、瓜类种植面积分别900万亩、317.0万亩,分别居第6位、第2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30%,居全国第10位,肉蛋总产量已居全国第7位,水产品总产量连续四年占全国淡水水产品总产量的10%以上,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畜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和供给省份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基地。
安徽省科技厅会同省农委,组织有关龙头企业和省内外有关专家,在生物质能源开发、大宗农产品精细加工、畜禽肉及其副产品综合利用、果蔬加工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研究,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农民增收,企业增值提供了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共支持攻关项目38项,资助经费达2175万元。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促农增收
“十一五”期间,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安徽省科技厅继续开展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共争取到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项目31个,获得科技部5412万元的经费支持。2007年,按照科技部、财政部要求,省财政厅设立了每年250万元的省级配套经费,目前已累计投入1000万元用于支持试点县建设。
同时,还会同安徽省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安徽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安徽省关于加强和推进县(市)科技进步的实施意见》,指导全省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并为该项工作提供了制度、政策保障。
五年来,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培育和壮大了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如和县的蔬菜产业、谯城区的中药材产业、当涂县与明光市的河蟹产业、桐城市的家禽产业等。各县(市)立足本地资源特色和优势,以项目为载体,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增强了龙头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创造和壮大了县域经济增长点。
二是引进、推广、转化与应用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根据当地支柱产业科技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示范的基础上,向企业和农民辐射推广,使技术成果为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发挥有效的作用,并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县(市)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能力,提高了产业的技术水平。通过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实施,培育壮大县域主导、特色产业31个,全省参与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的农民人数近57万人,辐射带动农民人数87万人。研发新产品新品种136个,引进新品种136个,推广新技术165项,新品种推广面积91万多亩。申报发明专利133项,有63项专利获得授权,有力推动了农业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围绕专项行动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面向企业劳动者的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和技能,培养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全省项目县(市)共培训农民超过15万人次,编制培训教材102种,发放资料54.6万多份,大大提高了农民科学的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
四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公共服务能力。有效引导省级优势科技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充分调动地方科技力量参加项目任务实施,搭建平台,发挥科技信息户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媒介功能,为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完善的科技服务。通过项目实施构建了新型科技服务体系,探索了依靠科技发展县域经济的组织运行模式,为县(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是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有效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建立了富民强县的长效机制。初步统计,全省项目县(市)共新增财政收入81418万元。新增就业人员41450人,农民人均增收1103元。
星火计划项目加速科技要素下移
“十一五”期间,安徽星火计划的工作以推进农村基层科技发展和引导科技要素深入基层为重点,以积极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为主要任务,加速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应用,把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引入广大农村,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一五”期间,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在全省17个市76个县(市、区)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284名,分布在234个乡(镇)、村和343个农业企业及示范基地。2009年,科技部、人社部、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安徽省“科技特派员皖西白鹅产业创业链”、“科技特派员丹凤产业创业链”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
为深入推动工作的开展,安徽省科技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农委、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联合制作了《安徽省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科农社[2007]13号),与共青团安徽省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好﹤农村青年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通知》(皖青联[2010]12号),为该项工作提供了制度、政策保障。
五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成功构建了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长效机制。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机制牵动,企业和技术服务拉动,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扎根基层,初步构建起新型的社会化、市场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全省涌现出如怀远石榴新技术应用协会、宿州市兴强养禽专业合作社、皖西白鹅养殖原种厂技术中心、舒城县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贵池区富硒稻米产业等一批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的先进典型。
二是有力地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六安市科技特派员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61个,实现了以项目为载体的创业行动,带动项目投资8067万元,实现利润2700万元。全市在册的408名科技特派员分布在137个乡(镇)、293个村,共开辟了366个创业点,辐射带动9万多农户,30多万农民受益,成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三是探索出科技服务的多种有效模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生力军。各地科技特派员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服务运行模式,如“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农户”、“中介组织+科技特派员+农户”、“协会+支部+基地+农户”等的运行模式,实现了科技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有机结合,初步构建起了新型的社会化、市场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安徽省探索出科技服务的多种有效模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生力军。各地科技特派员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服务运行模式,实现了科技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有机结合,初步构建起新型的社会化、市场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四是建立“中介组织+科技特派员+农户”的运行模式,推动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发展。六安市科技特派员顺应市场需求,成立了“六安奶牛技术服务中心”和“六安奶牛协会”等科技中介组织,创建奶业基地,做大、做强乳制品加工企业,带动了养殖户的发展。
五是建立“高级专家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通过高位嫁接提升技术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望江县水产养殖产业在科技特派员刘智的积极运作下,以协会为载体、以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养殖大户为骨干,以外聘水产养殖专家李启洛和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储张杰为技术顾问,在每年的农闲和生产的关键时期开展各种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普及推广相关技术,帮助养殖大户攻克各种养殖技术难关,带动了广大养殖户学技术、用技术,共同发展网箱黄鳝养殖,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
除此之外,“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还形成了省级专家大院引导、市级专家大院遍地开花的全面推进、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安徽省共有省级农业科技专家95个,市级专家大院269个,涉及粮油作物、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畜禽、水产、食用菌、中药材、茶叶、香料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各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专家大院依托的企业获得经济效益32.8亿元,带动社会效益45.7亿元,带动农户765万户,人均增收1345元。共研发新品种430个,推广新技术539项,获得专利授权146项,新增就业108243人,培训农民33万人次。
一是拓宽了产学研合作领域。专家大院是新时期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为省内外优质科技资源与农业生产一线需求对接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为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服务农民提供了便利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也为地方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找到了可靠的技术依托,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引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专家、教授将多年来研制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不仅检验了成果的先进性,而且通过应用又发现了生产中存在的新问题,反过来再进行研究又促进了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为解决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开辟了一种有效途径。
二是加速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各市专家大院在首席专家的带领下,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对策、建议和关键性技术措施,帮助企业建立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加大了名优特产品的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特色种植养殖业,是保持各地农业专家大院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提高名优特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培育名优特农产品市场,提升名优特农产品附加值,是农业专家大院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重要思路。淮南市家禽健康养殖科技专家大院抓住我国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结合淮南地区养殖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淮南麻鸡改良型肉鸡养殖的标准化配方与企业标准,户均增收4000~6000元。
四是推动了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各市的专家大院通过一批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技攻关、传授农业技术、培训科技人才,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不少农技人员当上了专家们的助手,提高了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成为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播者。肥东县富源猪场建设的草庙乡养猪小区专家大院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推进科技基地与科教单位的紧密结合,先后培训养猪技术人员200多人(次),推进了当地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在科技部支持下,安徽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也走到了全国前列。
一是制定了《安徽省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建设方案》。围绕“推广新技术、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模式”的思路,构建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地开展农村信息“零距离”服务,从而不断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
二是构建安徽星火科技1239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科技部支持下,2008年正式开通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系统。以安徽星火网、安徽农网、安徽先锋网为依托,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省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集农业信息查询、农科热线、远程视频诊断、技术推广、农业灾害预警、远程教育、供求配对、村务公开、公共事业;集部门网站、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广播电视、电话语音、手机短信等多种媒体和手段等为一体,覆盖全省、服务到人、互联互通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用户拨打数平均每天突破1万人次,为“三农”服务的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安徽星火网经过不断完善,建成省、市、县、乡镇、村五级信息站点,开发13个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了互联网、广播网、电视网、电话网和无线网的“五网合一”,注册会员达到20多万人,日点击率超过5万次,访问用户遍及96个国家和地区,促成网上交易额超过100多亿元,被广大农民誉为“致富金桥”。
三是通过示范推动,开展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县建设。为完善原有乡镇、行政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内涵建设,拓展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做好示范县建设的各项工作。2010年3月29日,组织召开了省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工作专题会议。会议讨论并研究了肥西、铜陵、绩溪、定远和黄山区等首批省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县(区)的实施方案和相关工作,同时在上述5个县(区)首批选择有代表性的50个行政村为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全部配备电脑、星火科技自助终端等设备;每个县选择1~2个行政村配备星火科技语音播报终端,延伸至自然村;每个县选择1~2个专业协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配备星火科技智能信息机,延伸至农户,以发挥农户现有家用电视机、手机、有线电话的功能。所有终端产品都标有“安徽省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字样,电脑安装“中国搜农”搜索引擎。
四是研制推广“星火科技”农村综合信息自助终端。在乡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设置“星火科技”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终端。通过该终端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建立多功能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终端。通过星火科技自助终端,实现自助终端与信息服务平台的互动,满足动态化的信息服务需求,有利于及时快捷地把信息送到千家万户。
五是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专题教材制作。“十一五”期间,安徽省遴选出500多项具有技术含量、符合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教材要求的选题。2009年度,安徽省共完成科技部远程教育专题教材节目共1700分钟,完成远程教育节目时长为全国第一。其中,有四部节目被评为科技部远程教育优秀节目。2010年上半年安徽省又新申报选题150多个,通过专家组审核通过选题100多个,目前已完成专题教材制作180多分钟。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也是安徽省科技厅“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
安徽省科技厅与省财政厅建立了密切配合、协调的组织申报体系,将符合市场需求、成果成熟度高、创新性强的项目推荐到科技部,既提高了安徽省项目的立项率,又保证了项目推荐工作的公平、公正。2010年,安徽省获得科技部立项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数已上升到全国第一位。“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共争取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85个项目,获得5570万元的资金支持。2009年省科技厅联合省财政厅参照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方式,制定了《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每年财政资助经费500万元,设立了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五年来,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促进了安徽省粮食生产科技综合能力的提升。安徽省粮食类科技项目在农转项目中占一定比例。尤其是2004年度安徽省有9个项目是水稻、小麦良种良法转化项目,这对于保持和提高安徽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主产区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通过农转项目的实施,共开发农作物类新品种28个,示范推广面积达1068.5万亩。
二是扶持了一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加快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民营企业承担农转项目共54项,占项目总数的63.5%。由于农转项目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调动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成功申报了“防伪型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两优6号中试”项目,获得科技部100万元资金资助。由于缓解了资金压力,使得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发展,2010年5月,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三是促进了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由芜湖市星火农业技术研究所,通过“高产、优质、早熟、直播型早新品种皖稻143中试”项目的支持,形成了以皖稻143号品种为主的早晚连作直播和免耕、化除、机收等轻型栽培相配套的技术规程等安徽省地方标准,示范带动直播种植面积64万多亩,比非示范区增产稻谷3320万公斤,增加产值7100万元,平均增产12.18%。
四是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十一五”期间,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共培养专业人才266人,技术人员和农民57.2万多人次;新增就业岗位2.4万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不仅改善了生产条件,经济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改变了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粮食科技增产示范工程保障粮食安全
安徽省是我国粮食重要的生产和供给省份,为使安徽省粮食持续增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科技厅在“十五”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的工作基础上,将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与省政府组织实施的小麦高产攻关行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农业部高产创建等紧密结合,全面推动了全省粮食丰产科技进步,实现了粮食生产连续增产。特别是在2009年、2010年两个严重的气象灾害年度,粮丰工程建立的百亩连片高产攻关田、建立万亩连片核心区、示范区以及辐射区面积都取得较高产量,为全省粮食生产树立了样板。“三区一田”总面积达6401.13万亩,其中水稻面积4443.09万亩,小麦面积1958.03万亩。总产3250.56万吨,其中水稻2334.74万吨,小麦915.82万吨。
制定相关文件,指导科技增粮工程。根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增产220亿斤粮食的目标任务,与省农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扎实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的意见》(科农社[2009]106号)。并参与了科技部《农业和粮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已进入科技部粮食发展重点省份。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科技厅将“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科技专项与国家粮丰工程课题并轨实施和管理,开展了稻、麦生产共9个专题研究与技术攻关,实施了200余项田间技术试验。在15个核心县开展“三区一田”集成技术示范,向23个县进行辐射应用。形成了4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制定了稻麦生产技术规程40余项,制定(已颁布)省级技术标准31项,鉴定科技成果25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励4项,获得专利授权6项。选育作物新品种2个,研发新产品(农药)1个,新装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