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藤忠雄作品的分析
2011-04-14李嘉乐
李嘉乐
0 引言
建筑是一种空间的营造,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空间的功能在不断地变化与更新着,建筑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着,但其宗旨不外乎是为人类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种特定的空间。建筑是一门艺术、一种语言、一段历史。景观建筑是在户外环境中由人工建造的能够满足不同实用目的的构筑体和界面,它们在应用材料、结构、建造工艺以及艺术的表达对环境的理念与观念方面享有着与房屋建筑学共有的属性。
1 安藤忠雄的建筑特点
安藤的建筑有它独特的性格,建筑是他表达对这个世界认识的语言,安藤通过他的建筑,向外界传达着他渴望在这种浮华世界中寻求一份内心的宁静、他渴望自然能完美的和他的建筑相融合。清水混凝土是安藤的建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安藤将混凝土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材料来对待,其表面都打磨的像镜面一样光滑,使之失去了作为结构体的重量感与厚重感,使空间产生了某种无重力状态。
安藤热爱混凝土这种材料,他说:“我乐于把混凝土看成一种明朗安宁的无机材料,赋予他一种优雅的表达。”
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这种普通材料的一种精致的表达,它素雅、大方,像一首轻柔的旋律能安抚人们躁动的内心(见图1)。
这种运用手法安藤并不是第一人,但是,安藤将混凝土结构运用的淋漓尽致,然后将这种纯净的表现形式应用于建筑的外立面、室内墙面,使他的建筑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在安藤看来,没有任何修饰的墙面,决不等于粗制滥造,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中,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建筑之间并不矛盾,高超的木模制造工艺、优质的混凝土铸造,以及严格的工程管理,共同造就了“安氏混凝土美学”。
2 安藤忠雄建筑作品赏析
下面通过对安藤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分析,来详细的诠释安藤的建筑理念,表现出安藤是如何将建筑结合自然的。
2.1 住吉长屋
住吉长屋是安藤的成名作,它使安藤一举成名,并且深刻的表达着安藤的建筑理念。
住吉长屋位于日本大阪住吉区,建于1975年。长屋在大阪是一种普通的住宅形式,其特点是狭长、严格对称。住吉长屋取代了一片密集住宅区内三座木制连排长屋之中的一座(见图2)。宽约3.5 m、全长约14 m、高约6 m,共2层,总建筑面积65 m2。住吉长屋的各个立面与平面都由长方形构成,是严格对称的,使得它能很好的融于周围的环境。
住吉长屋和日本传统长屋一样造型简单,都是狭长的长方形体块,在空间分割上,安藤将整个建筑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为内置庭院,首位两部分为起居室、餐厅、卫生间等,中间部分的庭院空间通过屋顶中间镂空,营造出一个半开放的竖向空间,将光、风、雨等这些自然因素引到建筑中来,而通过长屋传统的横向空间,将人的流动与自然因素的流动结合到一起,使居住在内部的人们能更好的与自然互动、感受自然。这体现了安藤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设计理念。
总之,住吉长屋采用日本传统的长屋形式,却表现出令人完全不同的感受,建筑本身给人以清新素雅的感觉。安藤所营造出的空间高雅、深沉而充满诗意,它给了我们一片宁静的栖息地,让我们很好的感受自然,因为我们属于自然。
2.2 光、水、风系列教堂
安藤的教堂系列运用自然元素来命名,安藤将这些自然元素应用到宗教建筑中,在一定的侧面反映出安藤对于宗教的理解,对于自然的认识。安藤认为教堂的神圣不一定要像西方的教堂那样重于形,而自然的一些东西同样能够带给我们肃穆、庄严。
1)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是安藤教堂三部曲中最著名的一座教堂,建于1989年(见图3)。尽管它的区位不如其他两所教堂,而且面积仅为113 m2,只能容纳100多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安藤对教堂的理解、对人性的认识。那著名的光十字让人强烈的感觉到神圣、清澈、纯净、震撼。
光之教堂由一个混凝土的长方形盒子和一道15°的墙体组成,墙体将空间分成礼拜堂和入口两部分。教堂的内部通过混凝土的围合,并没有设置过多的窗洞,营造出一个很黑暗的空间,黑暗使人感到恐惧、不安;由于空间很小,并且教堂的四面墙上只有很小的几扇窗,加之混凝土给人造成的冰冷感,使人感到压抑、封闭。但是,在使人强烈的具备了这些感觉后,一个巨大的光十字出现在正面的墙上,这透过的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这样的象征光明的十字架是否更能震撼前来祷告者的心灵。
安藤在黑暗与光明的对比中,激发了人类情感上的共鸣,这是否就是安藤理解的宗教带给人的力量。它不像传统教堂一样有尖尖的屋顶,而是很简单的混凝土材料加上对自然光巧妙的应用,使信徒有一种能接近上帝的感觉。此外,安藤强调人人平等,将神父站立的位置下沉,使神父与坐着的信徒在同一高度上,这也是安藤对宗教的认识。
2)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位于日本北海道的群山之中,建于1988年,旅行的人很少能不经意的发现这里,但到过这里的人得到的是一种安宁与美好的享受,这座教堂大多用于婚礼的举行,因为通过一段长途旅行,到达这里发现原来人生的归宿可以如此纯净而安静,是一种别样的感受。
安藤设计了一个90 m×45 m的人工水池,水池很浅,通过特殊的设计这个水池能感受到周围微风的吹拂,荡起涟漪。水池的中间是一个白色的钢十字架(见图4)。而参观者则需要通过一个黑暗的旋转的楼梯才能到达这里,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沿着水池的一边可以进入教堂,在行走的过程中,听着水发出轻轻的声音,看着水面淡淡的涟漪,这是一个从现实到非现实的过程,这也是一种哲学。
在水之教堂中,安藤通过对水、光的自然元素的应用,营造出一种简单、纯净的环境,是一个能净化人类心灵的地方。
3)风之教堂。
风之教堂位于日本神户六甲山,建成于1986年,教堂建在海拔800 m的临海峭壁之上。风之教堂是安藤的教堂系列中的第一座教堂。
风之教堂最著名的应该是它的风之长廊,这也是风之教堂取名的由来(见图5)。连廊为直筒形,尽端通向峭壁与海洋,在尽头的右侧,用一种非常隐讳的方式连接进入教堂主厅,这是运用大气的连通手法。海风从长廊贯穿而过,能让人感觉到海洋的性格、感受到自然的力量,这也是风之教堂名字的由来。
教堂是一个简单的立方体,内部三面都是清水混凝土墙面,只有一面开了窗,呈现出一个十字形,透过窗可以看到外面自然的环境。在风之教堂中,十字的表达降到了最低,“影之十字”只是为光影服务,也只是一些功能性的作用。在这里,宗教被淡化,建筑成为通灵的媒介。
风之教堂更注重人们感官上的感受,通过感受自然的海风与阳光,来体验生活的哲学、信仰、哲学,更加注重人性的思考。
2.3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建于1991年,位于日本淡路岛,建在日本古建本福寺后的山丘上,建筑造型很别致,建筑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得淋漓尽致(见图6)。
安藤在建筑的顶部设置了一个莲花池,整个建筑采用下沉式,从外部只能看到一个莲花池,想要进入水御堂,需要通过莲花池中央的台阶下去,就像由路面慢慢进入水中。常见的宗教建筑大多是向上走,以表达宗教修养的提升和对上天的接近,而水御堂的设计,则是通过一片纯净的莲花水池向下沉,有洗涤心灵的意味。莲花池畔宁静中带有禅意,神寺里又透露出一股不可侵犯的庄严。而从下面的台阶向上看,两面混凝土墙围合出的是一片清澈的蓝天,也让人感到心灵的清澈。
御堂内部运用红色这种强烈的颜色与外部环境产生强烈的对比,建筑的墙呈圆形,一样是简单的几何形体,通过与自然元素的结合,却体现出别样的禅意与境界。
3 结语
安藤的建筑很纯粹,都是很简单的几何体的组合,但是安藤却总能通过这些形体表达出他的思想。有人说安藤的建筑一向给人以“封闭”的感觉,因为总是能见到清水混凝土墙围合出一个内部的空间,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安藤的本意,他是想寻求城市外的另一片区域,一片能让人放松心灵的地域。
安藤的建筑外形都不复杂,因为他更追求精神的满足,安藤认为建筑师主要任务是创造建筑空间以供人体验,他善于利用光、水、风等这些自然元素,通过纯净的建筑材料,加上各种自然元素的叠加,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
安藤说:“我思想中的自然是与原生自然不同的,对我们而言,神圣空间所关联的是一种人造自然或建筑化的自然。当绿化、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时,它们即趋向精神性。”
安藤通过他对建筑与自然的理解,给我们创造了一种空间,一种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识平凡、重新回归心灵深处所追寻的那份平静。这就是建筑的力量、自然的力量,建筑结合自然的力量。
[1] 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J].世界建筑,2003(6):95-98.
[2]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M].白 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谢彦峰,张小迪.评析光之教堂[J].山西建筑,2009,35 (2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