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句与济慈十四行诗
2011-04-13金晓琳
金晓琳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0)
1 圆周句的文体特色
圆周句通常“是作者反复斟酌、再三推敲,以便通过语言和读者建立联系的一种手段。它的运用及其效果是多种多样的,因为语言环境,表现的主题,创作的目的,以致语体等方面的不同因素,都会对圆周句的使用产生影响。”[1]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信息焦点常常借助语言成分的不同安排来表达。这种安排的一般原则是末尾着重(end-weight),即把一个句子里有分量的成分,最重要的、最想说的话放在句子末尾,形成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效果。前面的句子是为后面的主要意思铺路,从而形成一种高潮,使句子显得生动有力,这种句子更能制造一种悬念,一种气氛。运用这种语言成分安排的句子叫做圆周句(the periodic sentence),也称作掉尾句。
比如:The people here are mostly,though not all,diligent.
If she has enough money,she will go abroad.
在Jane Austen的Pride and Prejudice里,作者一开始就使用了圆周句: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句话中的前半句让人以为要说十分正经的事情,后半句的出现则达到幽默的艺术效果,一下就吸引了读者。
如果在口语或演讲中能适度使用圆周句式,能够使语言显得更加幽默或者有气势。2008年6月3日,时为参议员的奥巴马在演讲中说道:
“So I’ll say this-there are many words to describe John McCain’s attempt to pass off his embrace of George Bush’s policies as bipartisan and new.BUT CHANGE IS NOT ONE OF THEM.”
奥巴马的最后那句话在圆周句的修饰下说得气势坚定、掷地有声。
许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曾运用过圆周句这种文体。
比如,在Gibbon的Memoirs中,有这么一句话:It was at Rome,on the 15th of October,1764,as I sat musing amidst the ruins of the Capitol,while the bare-footed,fryars were singing vespers in the Temple of Jupiter,that the idea of writing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city first started to my mind.
又如,在Henry James的The Ambassadors中,他这样写道:At the end of the ten minutes he was to spend with her his impression-with all it had thrown off and all it had taken in-was complete.
一般来说,复合句中的从句是为主句服务的,从句可使主句要表达的思想更为突出,主题更加鲜明。但是,上述两个圆周句中,从句被放在了句首。作者似乎故意把最重要的事放到最后说,同时强迫读者在从枝叶叙述到主干的过程中累积记忆。因此,读者了解的信息越多,就对这句话的主要意义越好奇,越迫切地想知道作者到底要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到句子末尾时谜底才揭开,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小小的高潮也随即产生。这样一来,对推进作品情节以及主题的发展、渐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圆周句中,作修饰语的成分可以是词组,比如介词词组和分词词组等;可以是状语从句,比如条件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或时间、地点状语从句等;也可以是其它结构,比如不定式结构等。因为主要成分迟迟不显露,这就给先行成分留下了余地,为它们提供了自由伸缩和展示的空间。先行成分和主要成分在圆周句表意时两者各有侧重,但都统一于句子的整体意义。从语法上看,圆周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语言单位。将圆周句用于不同文体或语体中,通过对句子结构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可以收到不同的交际、修辞或是艺术效果。而在诗歌中,诗人为了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描写、抒情时常有大片的铺开,对自然景物、人物心态、诗的气氛等以浓墨渲染,句子结构趋于复杂多样,往往一句就持续数行,经过一番周折后才点明诗意,以达到深化感情、拓宽意境的目的。
2 济慈十四行诗“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中的圆周句
“创作字字珠玑,读后口舌生津、颊有余香”[2]1的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诗人济慈就十分善用圆周句。他的十四行诗“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整个其实就是一个圆周句。
该诗原文如下:
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
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
Before my pen has glean’d my teeming brain,
Before high piled books,in charactry,
Hold like rich garners the full ripen’d grain;
When I behold,upon the night’s starr’d face,
Huge cloudy symbols of a high romance,
And think that I may never live to trace
Their shadows,with the magic hand of chance;
And when I feel,fair creature of an hour,
That I shall never look upon thee more,
Never have the relish in the fairy power
Of unreflecting love;——then on the shore
Of the wide world I stand alone,and think
Till love and fame to nothingness do sink.[3]297-298
(January,1818)
这首诗最初出现在济慈1818年1月31日给雷诺兹的信中。这是诗人首次运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格律(abab cdcd efef gg)书写而成的诗歌。全诗由一个圆周句组成,其语义核心在第十三和第十四行。这首诗的第一行至第十二行为交韵,即abab cdcd efef,共分三节。第十三和第十四行为随韵,即gg。济慈为什么会使用圆周句来写作这首十四行诗?诗人想通过这种文体形式向读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要解答这些问题就不得不提到济慈的出身以及济慈写下这首诗歌的背景。
济慈出身于社会底层,父亲是一位代养马匹经营者。身为长子的济慈有3个弟弟(其中一个在婴儿时期夭亡)和1个妹妹。在他8岁那年,父亲坠马去世,14岁时母亲死于肺病。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济慈曾在私人学校学习,15岁离开学校,在监护人的安排下做了一位外科医生兼药剂师的学徒。19岁的济慈进入了伦敦盖伊氏医院学习,20岁时当上药剂师。面对温饱无虞的医生职业,济慈发现那始终不符合自己的志趣,真正主宰自己精神世界的是诗歌。于是,他弃医从文,专注于诗歌写作,但他的生活、心情一直都不轻松。责任感极强的他在父母和外祖母相继离世后,承担起照顾弟妹们的职责,经济拮据的他不得不靠文字工作来弥补家庭收入的不足。这首诗写于1818年1月底,其时济慈正着手修改《恩弟米安》第二部,同时也在构思创作《海披里昂》。对于能否将手头的工作如期完成,济慈感到十分茫然和焦虑。这时,济慈的小弟托玛斯染上肺病,病情每况愈下,一直在经济上资助托玛斯的济慈还要亲自照顾他。然而,在这期间,济慈自己也得了肺结核病。同时,济慈的诗集还遭到保守党派的批评家们的恶意抨击。体弱多病的诗人面临着生活贫困、恶疾缠身以及不公正评价等重重困扰。在《夜莺颂》里诗人吟唱道,他希望“忘掉世上的疲倦,病热,烦躁”,忘掉“人们对坐着相互听呻吟,瘫痪者颤动着几根灰白的发丝,青春渐渐地苍白,瘦削,死亡”[4]12。这些正是他亲身经历的困厄、苦难的生动再现。
想到自己有可能诗名无成身先亡,爱果未尝人早逝,济慈不禁黯然神伤,嗟叹命运。于是,这位“敏感又深思的诗人”[5]375写下了这首十四行诗来抒发他当时的心情。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触到济慈对于死亡这一主题,与其说是恐惧,不如说是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诗的第一节实际上是一个由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其中包含两个由before引导的从句:
我恐惧,我可能就要停止呼吸,
而我还没录下我的丰富的思想,
还没能像谷仓那样,使稿本山积,
在字里行间把成熟的谷粒收藏;
在这一节里,济慈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使自己迫切想要创作出华丽诗章的渴望跃然于纸上。这个主题通过对想象中丰收的描写加以形象化,其中“成熟的谷粒”象征有价值的作品。同时,诗人渲染了其惶恐不安且悲伤的心境,他害怕自己的诗歌道路过早结束,没能实现自己“稿本山积”的宏伟抱负。
诗的第二节为一个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这个从句又由一个and连结的并列句构成,并列句的后半段里是一个宾语从句。在这一节里,诗人写道:
我见到大块云,高贵传奇的象征,
在繁星闪烁的夜的面孔上现出来,
我自觉不久于人世,将不再可能
点铁成金地描绘那云块的异彩;
在这一节里,济慈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对自然进行描述,揭示了诗人对客观世界的挚爱,将现实生活融进其诗句里。诗人在仰慕史上伟大诗人的同时,表露出无尽的担忧,担心自己不能像他们一样“点铁成金”地留下优美动人的诗歌。
诗的第三节也是一个由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从句包含一个宾语从句。在这一节里,诗人写道:
我感到——你瞬息即逝的天生佳丽!
我将永远不可能再向你凝视,
再在那没有回音的爱情的魅力里
陶醉沉沦;——于是,我一人独自
在这一节里,济慈描述了想象中的爱情。当诗人回忆起曾经惊艳一瞥的美人,当他感到生命不再,“永远不可能再向你凝视”时,内心是那样的哀伤无助。
济慈用了三个when引导的排比结构,使诗歌所蕴含的感情一步一步得到升华。直至全诗的第十三和第十四行,主语“I”和两个并列的谓语动词“stand”和“think”才映入读者眼帘。同时,就在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主句中,诗人还把介词短语——“of the wide world”——摆在了主谓语之前。在这两行里,诗人写道:
站立在广大世界的涯岸上,思考……
等爱情和名誉沉降为虚无缥缈。[4]78
直到此时此刻,整个句子的中心,也是诗人刻意制造的高潮出现后,读者才恍然明白诗人当时那种低沉、悲观的心情,以及诗人对诗歌的无比热爱。之前的所有渲染、铺垫,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中心句。在诗的结尾处,诗人不悲也不怒,那“独自站立”而“思考”的剪影犹如大理石雕像屹立于读者眼前,并为其胸襟的博大与广阔所折服。这样一首实为一个圆周句的十四行诗,在诗人巧妙文体手法的表述下,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也为后人留下了得以模仿的楷模。
3 结束语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名作之一,十四行诗“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是一首散发着忧伤的诗歌。在诗人看来,名誉和爱情都会随生命的早逝而化为乌有。前者一直是诗人热烈渴望和追求的,而后者无论是对诗人的创作生涯或人生幸福,都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在圆周句这一文体的巧妙运用下,延绵跌宕的诗句经过一番周折后才点明诗意,诗歌结尾的对句揭示了诗人无限的孤独和对爱情、名誉的顿悟,以致王佐良发出这样的感叹:“其意境有似雪莱的《悲歌》,却用静默代替了呼喊。”[6]304后来的事实确如诗人在这首诗里曾经的担忧:英年早逝的济慈果然未能享受其诗歌最终为他赢得的无上荣誉;果然未能同他热恋且订婚的女子范妮·布劳恩结为伉俪。这样的结局为这首诗更添了几许凄楚、哀怨之情,让今天的读者对济慈当年的境遇感概不已。
[1]孙生茂.英语“圆周句”的运用及其效果[J].外语研究,1994(2):5-8.
[2]傅修延.济慈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Miriam Allott,ed.Keats the complete poems[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0.
[4]济慈.夜莺与古瓮[M].屠岸,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5]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6]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